浅析移动支付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来源 :中国国际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ue_wang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日常消费中,人们越来越多地用移动支付代替了现金支付。由此可见,移动支付对我们的生活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移动支付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也会对银行的各项业务产生较深的影响。本文从移动支付对银行客流量的影响,到银行资金成本与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再到对银行卡市场的影响,进行简要地分析。并且根据这些影响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关键词:移动支付;银行业务;影响
  现如今,人们对于手机支付的方式十分热衷。在消费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移动支付,这对人们的日常消费是一件极为便利的事。但是与此同时,人们在消费中也会减少纸币的使用,这对于银行来说势必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从移动支付对银行业务的各种影响着手,并且为银行提出了几条具有可行性的应对措施。
  一、移动支付对银行客流量的影响
  首先从移动支付的使用主体上看,能够使用移动支付的基本上都是会操作移动终端的人群,因此都较为年轻,并且从文化水平方面看,会使用移动终端的客户基本上都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移动支付方式的兴起会吸引大部分有文化的年轻客户群。这对于银行来说是一种挑战,银行的客户量会随之减少。银行的网点和人工服务已经被智能化、网络化的移动终端所取代。由此可见,银行会因为移动支付的形式丧失很多潜在客户和已有客户,与此同时自身的业务内容也会遭受到一定的冲击。
  移动支付方式主要是借助于第三方平台,这样的操作流程会使得银行失去获取市场数据的机会。银行在很多方面会受到限制,在市场拓展方面也会受制于市场信息。由此可见,移动支付对银行客户量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二、移动支付对银行资金成本的影響
  移动支付直接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资金在流转方面会受到限制。银行只是作为一种担保机构的身份,因此并不能接受客户的第一手信息,也很难收到流入的资金。银行的资金流受限自然会影响自身发展,在贷款与利益差额之间的限度也会收到影响,运营资金成本会随之增加。因此,银行在资金方面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三、移动支付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
  移动支付的主体——第三方平台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中间交易的微薄收益。其最终目的是更多的进军金融的各个领域。因此在其不断拓展自身业务的同时,会与银行的传统业务相重复,消费者会在银行与第三方平台间抉择。第三方平台有着更便利、更快捷的自带优势,因此会更加吸引消费者。在一些交易金额较大的客户中也不乏有一些对于网络金融比较热衷的群体,由此会将更多的资金投向于第三方平台。移动支付的不断拓展,使得其市场占有率增大,信誉度增高。将更多的优质客户带到新的平台上,用户的很多传统资金业务也会连带着转入三方平台,银行的传统业务会遭受极大的挑战。
  四、移动支付对银行卡市场的影响
  移动支付在借助第三方平台时,经常采用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在原本的交易行为中,除了现金支付以外,还有刷银行卡的支付方式。现如今,移动支付已经严重影响了银行卡在市场的使用率。“刷卡”的潮流已经过去,扫码的风气已经袭来。移动支付与银行卡之间在市场中展开了一场博弈。银行卡其实在很多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但是在其业务的设置以及服务的类别上需要进行调整,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五、银行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首先,银行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将自己的业务范畴进行调整,服务形式进行创新,符合市场需求,才能收获更多的客户。在宣传上更加贴合优质客户的消费心理,才能提高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的积极性。
  银行应该积极与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流与合作,在合作中求得共赢。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具有自身的弱势,而这些弱势恰好也是银行的优势,银行具有较高的信誉度和较大的资金储备。二者如果可以在业务上进行合作、求取共赢,则可以在整个市场的竞争浪潮中寻求一丝新的生机。
  银行可以更加重视农村地区的营业点,农村地区更加具有经济发展潜力。农村地区的潜在性需求比城市高出很多倍。与移动支付相比,农村的消费群体会更加信任传统的银行,并且更加愿意使用现金进行交易,银行会获取更多的机会。因此,银行应该重视原本经济薄弱的地区。
  银行也可以探索与国外经济团体合作的方式,全球性的经济不能仅仅把业务限制于国内。也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金融经验,并且与本国国情和市场现实相结合。
  六、结语
  从整体上看,我们在经济活动中更新了消费形式,这是经济的历史性进步。我们需要正确看待这样的潮流,银行在这样的挑战下,虽然面对了很多压力,但是只要在压力下更新发展观念、加快发展速度、与时代和市场相接轨,则会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张爱军.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2016,(11).
  [2]杨城.浅议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卡业务的挑战[J].国际金融,2016,(03).
  [3]黄慧.我国移动支付商业模式的比较研究[J].金融经济,2015,(10).
  个人简历:
  刘艺晴,女,汉族,辽宁省鞍山市人,高中学历,研究方向:经济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家货币政策的变革,使得一些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模式被压缩。商业银行不断发展的同时,影子银行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但影子银行的发展,对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国影子银行具有独具一格的业务和风险。本文将主要阐述影子银行的主要内容,现今面对的风险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我国影子银行;业务风险;控制分析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提升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着影子银行的发
期刊
摘 要:本篇文章首先对新医改政策的相关要求进行阐述,从绩效考核缺少合理性、缺少统一的量化模式两个方面入手,对医院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新医改政策下医院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的优化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新醫改政策;医院;绩效考核;薪酬设计  近几年来,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全面实施,这给我国医疗领域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进行经济改革,在新财务制度下事业单位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根据新财务制度的具体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其资产管理水平。本文对新财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提出有效策略提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  關键词:新财务制度;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优化策略  一、新财务制度下优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意义 
期刊
摘 要:互联网金融自身不具备增加风险的能力,传统金融具有的风险,互联网金融同样具有,只是在表现的形式和特征上不同,并且促使风险更加的复杂。互联网金融具有相通性,促使风险也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促使风险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扩大。同时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操作和信用风险进行精密化的管理,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发生。风险是随着互联网金融出现的,相关管理机构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对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金融业服务模式逐渐发展成形。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服务创新和经营转型都带来了一系列的巨大机遇和发展挑战。商业银行方面,理应从服务创新、服务管理、服务体验等多方面完善其自身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进而全面提高商業银行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的商业竞争能力。文章从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进行展开,通过对商
期刊
摘 要:一个企业或者集团要想实现财务的集中分配并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那么将内部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就是一个很好的策略。而资金集中管理就是指将整个集团的资金归纳集中到总部,由集团的总部来对资金进行统一的分配管理并实时监管调配。而集团也能通过资金集中管理的办法来提高集团资金的可利用率,加大现金的流量,实现资金的再创盈利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集团面临的财务风险。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目前形势对集团实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基于此,本文中首先论述了人力资源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接着主要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经济发展  引言  现如今,在国际竞争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即对人才数量的竞争。在人力资源竞争的过程中,各个国家都在人才的培养上加大
期刊
摘 要:互联网金融在为高中生提供消费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中生超前消费、非理性消费的不良后果。鉴于互联网金融对高中生消费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家庭、学校、社会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纠正高中生的错误消费观念与错误消费行为。发挥互联网金融对高中生理财观念的有利影响,进一步深化高中生对理财的认知,引导高中生进行科学的理财尝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高中生;消费行为;理财观念  随着“互联网+”计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对企业投资渠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对企业投资造成影响。因此,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投资的渠道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加强企业的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全面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两种渠道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投资的两种主要渠道,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企业投
期刊
摘 要: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金融形式,深入的渗透到了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之中。虽然说,其确实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宏观信贷体系造成了影响,并作用于宏观效率。文章主要基于金融创新的角度,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宏观效率。  关键词:金融创新效应;互联网金融;宏观效率  引言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的宏观经济造成了非常大的实际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