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uojishu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情感的参与。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了情感,才有积极性、主动性,才不感到疲劳,才能把学习行动引向合理的轨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怎样促使学生激发情感呢?
  一、动之以情,以情激情
  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进行感情交流的过程。如果一个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创设一定的情境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能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来体验作者情感,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传授知识,那么学生就不会产生愉悦的情感,自然就毫无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至少效率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用自己丰富的神情和生动的语言去感染学生、燃起求知欲的烈火、点亮他们热爱生活的理想之光。“仁爱产生仁爱”这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论断,教师向学生倾注爱的情感主要靠教学过程来完成。情感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是教与学的桥梁。文学是人学,人是有感情的,没有热情,没有激情,没有感情,怎能讲出作品的情调,何谈以情感人?首先,教师要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召化学生。其次,给知识、文本附加情感色彩,把课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情节等带着浓烈的感情去教,让学生阅读、思考,那么学生的心田必定得到滋润,主动学习的劲头就会增加,学习自然就成为学生乐意参与的事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将自己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注入到教学中去,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巧设问题,引入情境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教师要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主探索,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合理安排提问,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真实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同时,教师还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鼓励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并允许学生在回答中出现错误,给学生质疑、释疑提供较为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自由探究。
  三、教给方法,激发热情
  让学生“会读”。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的语言具有示范性、准确性、严谨性和主动性。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注意克服毫无感情地唱读。当大多数学生对读书产生了兴趣时,整个班级就会形成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这时,教师要趁势交给学生读书的“金钥匙”,变“我要读”为“我会读”。范读引领法是教学中常用的方式,包括老师的范读和录音带,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基本的朗读“模式”,迅速捕捉到朗读的基调和语气。特别是教师动之以情的范读,定会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老师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我也要努力!”的念头。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有恰当的表情,就能读出抑扬顿挫的语气来。
  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开头第一句“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指导学生用低沉的悲伤的语调朗读,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人们对总理的哀悼,以真挚、深沉、压抑的基调,以轻而缓的语言,将学生带入那无限哀思的情景中。第二句中的“挤满”“长”“多”三个词应该读重音,使学生在感情朗读中也和人们一样沉浸在对总理的崇敬、爱戴中。
  四、积极评价,促进情感
  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的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立的见解”“老师还没有想出来,你已经想出来了,真了不起!”等一声声的赞扬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去。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五、注重实践,激活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笔者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了更多有关借物言志方面的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学生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总之,语文课要教出情趣来,教师要做到声情并茂,要体味作者之情,细察作者之意,把浓厚的情感倾注于教学的全过程,要从感情上打动学生,开启学生心扉,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激情,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小学)
其他文献
保护性耕技术的实施,实现了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凌海市现行的农业生产情况下,分析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前景及制约因素,并提出建议。
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首选检索工具Ei由SHE、PIE和Ei三部分组成.SHE通过主、副标题词相互限定与See、SeeAlso、Notes等进一步限制调整的有机结合,保证了把用户输入自由词转化为
教师素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呈现多元化特点,即主导性、示范性、迟效性、个性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性;影响的方式体现于日常教育活动、言教身教和课堂教学多条途径;影响的
1关于小麦滴灌技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微灌技术就是滴灌,滴灌技术融合农业节水理念,采用专门的灌溉设备,通过地下地上的管网络系统,将水分经过滴流或者是细流的方式,灌溉
铁力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常年有效积温在2100~2600℃之间,区域(含四个森工局)耕地面积150万亩,其中大豆面积77万亩。近几年来,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大豆减产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上
任务教学法在强调语言意义的基础上力图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文章从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并以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例讨论了任务教学法对大学英语课堂
广大农民朋友购买一台拖拉机需要很大的投人,往往要用上好几年的积蓄,有的还要贷款。作为生产资料的拖拉机,如果选购不当,就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以下
随着教育改革的学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预示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创造力和个性健康的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实践表明: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整体素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