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临其境》赵立新:大器晚“红”的超级“声霸”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q2004_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个进入瑞典皇家大剧院的中国人


  赵立新1968年出生在郑州,因父亲在新华书店工作,他从小就接触到了大量书籍。大概从初中开始,就阅读了徐志摩、北岛、舒婷等名家的不少作品,是个“特别文艺”的人。
  读高中时,赵立新开始陶醉自己的声音。“当时谈不上接触戏剧,只是喜欢把莎士比亚里面特别华彩的段落背下来,然后录着自己听,学校的一些演出也会经常找我去朗诵,就演点小戏,站在舞台上就特开心。”
  赵立新18岁考入中戏。由于声音比较好,所以成为一名配音演员,经常和师兄张涵予一起在学校担任配音。那时他最欣赏的就是孙道临的配音经典《哈姆雷特》和《基督山伯爵》,并将其作为偶像。因为成绩优异,大二结束时,导演系要派一个人去莫斯科的全苏国立电影大学深造,他被选中。
  语言天赋是赵立新一直引以为豪的能力之一,他从小就特别喜欢模仿各种地方方言,外语是同理。而就是这么一个喜欢语言的人,最开始对俄语的抵触情绪很大。赵立新说他是个学习语言讨厌严谨的人,太精密的语法他接受不了,但俄语恰好是一门语法极其细腻的语言,比如“我”在俄语里有6个不同的说法,你用错对方就听不懂。当地人又特执拗,不会也不讲英语,这令他苦不堪言。
  “到了俄罗斯简直成了白痴”。这种心理落差,让赵立新产生了抵触情绪,最严重时甚至装病不去上课。“其实肩上的压力很大,我被派到这里求学,如果语言通不过,连考俄罗斯戏剧或影视专业大学的机会都没有,要被送回国,那就丢人丢大了。”
  不服输的个性不时敲打着赵立新,也正在这时他遇到了前妻,对方是莫斯科电影学院的大提琴手,成了他的兼职“俄语老师”。很快,赵立新的俄语有了飞速的进步。到莫斯科的第二年,俄语讲的已非常纯正。
  从中戏毕业后,赵立新又报考了莫斯科电影学院导演系,受到了主考老师的青睐,成功入学就读,1995年毕业并获得该系硕士学位。
  赵立新在俄罗斯学的是故事片导演,上学期间他曾经去北欧旅游,也在那里拍过纪录片,对瑞典这个国家非常喜欢。“这里诞生了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戏剧大师奥古斯特·斯特林堡,以及诺贝尔都在这里出生。”
  于是从莫斯科电影学院毕业之后,赵立新带着导师的推荐信,来到斯德哥尔摩,考入瑞典皇家大剧院,成为该剧院成立以来登上舞台的第一位中国演员。当时,他们正在排演西班牙名剧《塞莱斯蒂娜》,但艺术总监兼导演非常看重赵立新,在角色已经排满的情况下,为他破例在剧中增加了一个全新的角色——“魔鬼”。正是这个魔鬼,成了他登陆瑞典戏剧舞台的第一个作品,也让他的表演实力获得了瑞典剧评界的高度认可。
  令人惊讶的是,期间短短4个月时间,赵立新就搞定了瑞典语。接着,凭借五幕话剧《幸福大街13号》,赵立新在瑞典戏剧界打开局面。那时,他还全世界跑着演戏,也因此学会了至少十几种语音。

陪妻回北京定居,才华渐露


  但就在赵立新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后院却起火,遭受了婚變。持续1年多争夺女儿抚养权的官司,把赵立新折腾的身心疲惫。离婚后的赵立新带着女儿独自在瑞典生活。因为这段破碎的情感打击,他险些一蹶不振。在舞台上频频出错,怎么也进不了状态。于是他干脆向院领导请了长假,整日郁郁寡欢的赋闲在家。
  没想到在逆境中,一个善良淳朴的北京姑娘走进了赵立新的生活。“当时俞岚被派到瑞典工作,也兼职做剧本翻译。当年的斯德哥尔摩国际独白剧戏剧邀请展邀请全世界15个国家参加,也想邀请中国人,然后有人推荐了我,让我用双语参加演出,其中中文的剧本就是她翻译的。”
  经过几年的爱情长跑,赵立新和身材高挑、外形端庄漂亮的俞岚于2006年1月在瑞典步入红毯结为夫妻。赵立新牵着俞岚的手,俞岚一袭洁白的婚纱,女儿赵琨宁,则手捧六朵荷兰的郁金香,献给了“妈妈”。从此,俞岚用足够的细心、包容、挚爱,一方面努力做个好继母,一方面小心翼翼地呵护并疗治赵立新那颗敏感、脆弱、受伤的心。
  婚后的赵立新在家庭幸福的感染下,艺术创作激情迸发,在妻子的鼓励下,他开始筹备话剧《我的秘密生活》,这部戏是赵立新独自编剧、导演和主演的第一部戏。
  随后的赵立新参演了多部影视作品,如《大明王朝1566》、《绣春刀》等。2010年,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演电讯高手李侠,导演智磊之所以选择赵立新来出演男主,是看重他扎实的表演功底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和诠释。
  演戏方面,赵立新没有固定的戏路,他喜欢挑战复杂丰富,不按常理出牌的角色,即便是小人物也不care。他觉得角色之间距离越大,越对演员张力增加难度,也提高了表演乐趣。而完全狗血、穿越的雷剧,或者是插科打诨的口水戏,他最不能接受。
  这些年,我们看到了赵立新一个又一个成功的角色,《芳华》里的宁政委。《芈月传》里超高情商的秦国国相张仪。不管是哪个角色,赵立新都能完美诠释,将戏中的角色刻画的入木三分。甚至还凭借《于无声处》里的间谍“陈其乾”,获得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奖。
  最有趣的是他过人的语言天赋,会几十种方言,演员经历让他每演一个角色就学会一个方言。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中,赵立新饰演一个很接地气的政府官员。冯导最初见他时说:“你这一点都不像政府官员啊,整个一个留洋的。”等到赵立新化完妆往那一站,张嘴一口湖南普通话,“哎哟!就是他,嗨。”冯导一句话,就这样定下了。

《声临其境》,“声霸”一夜走红


  去年语言类节目很火,万万没想到2018新年刚开始,第一个爆款综艺已经诞生了,它就是国内首档原创声音魅力竞演秀——湖南卫视的《声临其境》!其宗旨是“用声音飙戏,让耳朵怀孕”。在现在“十部剧九部剧用后期配音”的行业乱象里,它可以说是用声音比拼演技的先锋,和《演员的诞生》用演技衡量演员到底有没有实力一样,它让大家脱去演员的光环后,用声音征服观众。节目首播阵容就非常出彩,赵立新、周一围、潘粤明和张歆艺,四位都是声音大咖。   节目中的配音并不是简单地“看片说话”,必须顾及口型、气息、节奏,做到配音与表演无缝结合。为此,在配音前,演员必须做好准备,熟悉视频和对白、研究演员感情,周一围还有一个小本本专门用来做准备。首期节目中,张歆艺为《甄嬛传》中濒死的华妃配音,连抽泣的气声都严丝合缝。而周一围所配音的《董存瑞》,让现场观众热血沸腾。
  但最让人们震撼的却是老戏骨赵立新。其他人给角色配音,最多换个腔调和口音,他倒好,直接换了一种语言:一来就给经典译制片《魂断蓝桥》配,他扮演男主角罗伊。赵立新嚼着口香糖看似漫不经心的开始了配音,他的声音一出现,仿佛黑白电影的时代感瞬间回来了。观众就高潮沸腾!赵立新的节奏感和台词功力特别强,结合电影片段里的人物表情,示爱中的男主眼神有多灵动,你捂着眼睛都能感受到。那种由内而外的热切和憧憬溢于言表,镇住了所有人。连嘉宾都好奇:“原版就是你配的吧!”
  第二段配《功夫熊猫》,发音方式变“轻盈”,英文流畅如母语,从奔放的青年军官,秒速切换到诙谐的熊猫阿宝。胖胖的熊猫在右边画面里窜跳,赵立新整个人也仿似熊猫附体。他配起音来的气势,连pose都是专业的,而且味道和情节都拿捏的很准。
  之后又应观众要求,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连番轰炸,随意切换。“看得出完全是驾轻就熟,简直就是行走的翻译机。”他会的语言多到汪涵都认输:“毫不夸张地说,赵立新绝对是配音里最帅的演员,演员里声音最好的配音。”
  第二环节,表演形式是播报新闻稿。四位嘉宾都拿到一份没有看过的新闻稿,必須在主持人播报完迅速接上,不能念错,语气和语速还得符合周围环境,如果出错则要重来。这一段非常有趣,赵立新简直就是专业的体育新闻播报者。
  正是因为赵立新出色的表现,所以他第一个就被台前的观众们选了出来,出场后现场表演了一段《父亲》的舞台剧,超长的台词,速度快,节奏好,记忆力强,吐字清晰,情感充沛,引爆全场高潮,这一段简直就是一场华丽的个人秀!
  《声临其境》首播当日就问鼎全国收视榜,豆瓣评分8.6,全网口碑零差评。赵立新当天的搜索量直飙4万。有网友这样评价:他是语言天才,是个注定成功的人。他就是只要一开口,全世界的耳朵都要“怀孕”了!
  在赵立新则看来,声音对于演员是尤为重要的,在欧美,观众很难允许演员在并非使用原声的情况下去获得大奖。“声台形表”这四个字都做到才是表演,而他个人对于声音更加敏感和喜欢。“声音的基础条件、台词的驾驭功力、技巧的掌握和形体的运用,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太重要了。声音可以在形体表达弱、表情不那么丰富的情形下,仍然能够塑造好人物。”
  多年来戏红人不红的赵立新没想到,凭借《声临其境》他被观众誉为超级“声霸”,迅速圈了一大披粉丝,现在虽然快年过半百但终于大火了。
  有网友说,在这个泛娱乐拼流量、全民狂欢的时代里,能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于一件事,苦心修炼的人实在太少了,赵立新的大器晚“红”,向人们完美诠释了一句老话——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
其他文献
近年来,新闻时常曝光某地记者收受封口费,何处教授、作家涉嫌剽窃成被告,哪里的专家、学者到企业兼职,为了一己之利泄露机密给企业,致使国家遭受损失……诸如“封口费”等不良作法,多年前知识阶层的前辈们就遇到或经历过,且看他们如何对待。    梁启超、邵飘萍面对“封口费”    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宝座后,由于野心膨胀和身边人员唆使,紧锣密鼓地筹备“坐龙庭”。本来,梁启超已经从“戊戌变法”时“恨袁
在开放和竞争的21世纪,现代大学的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顺应时代潮流、面向社会办学是时代对观代大学提出的新要求.开放办学成为现代大学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刻把握
21世纪,知识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人们对有效信息的运用,生产日益知识化.知识作为劳动和资本并列的第三个生产要素,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知识经济对会
武汉纺织大学创建于1958年,坐落在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位于中国光谷腹地,有阳光、南湖、东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267.6亩,各类在校生35多人。学校现有51个本科专业,11个硕士学位
第二届英国国际蛋糕大赛在伯明翰举行,来自中国的翻糖蛋糕首次一举拿下了三金两铜,不但让评委们大呼“Amazing”,组委会甚至还特意为其中的一个作品改变了比赛规则。让中国古风美人翻糖蛋糕征服世界的就是“糖王”周毅,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笑得发甜的80后大男孩。每一束火焰都想燎原,每一个猴子都想成为大圣,而每一个做翻糖蛋糕的都想在英国国际蛋糕大赛上取得奖项,周毅带着自己的团队做到了。近日,这个“糖王”又到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如何发展、壮大这门新兴产业,已成为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日前,由上海财经大学完成的2010中国省级行政机关透明度排行榜,以100分为满分计,我国省级部门机关透明度的平均成绩只有3.21分.得分最高的福建也只有16.57分,这说明我国信息透明度情
在分析创业培训的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我们得出创业培训可以成为品牌培训项目的结论,这就更需要我们探讨打造创业培训品牌的策略.
问:  我与陈某于2015年5月登记结婚,婚房是我在婚前所买的一套100平方米房子。婚后,由于我经常与女同事一道出差,陳某很不放心,并且一直想在房产证上加上她的名字。为此,我们于2017年3月签了一份协议,主要内容包括:1.双方必须忠诚对待对方,不得欺骗对方;2.我名下××小区902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1个月内办理加名手续。协议签订后,由于种种原因,妻子的姓名一直没有加上,这也导致了夫妻关系紧
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使文化建设面临新的课题,如何结合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使大众审美文化真正朝看人民的方向健康地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并努力解决好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