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和牛产业技术的推广模式

来源 :现代畜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0r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牛产业是一项富民产业,农牧民通过政府、企业,建立起紧密型产业合作关系,实施了5种产业技术推广模式,拉长了产业链条.和牛改良让推广地区农民实现增产增收.每交售一头改良和牛6月龄犊牛,可获利1万元/头左右.比饲养其他品种肉牛,增收3000元以上.饲养一头改良和牛架子牛,可收入6000元/年,饲养一头改良和牛育肥牛,可收入8750元/年.产业扶贫效果显著,受到了国家扶贫办和农业农村部的充分肯定.
其他文献
肉牛是非伤寒性沙门氏菌的主要带菌体和感染源,肉牛沙门氏菌病不仅危害畜体健康,并且给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肉牛沙门氏菌病的防治难点主要在于病原菌易传播,血清型的复杂性,以及养殖、加工和销售中的操作不规范.现介绍沙门氏菌的血清型,沙门氏菌感染肉牛的致病机理、症状、传播因素和诊断技术,旨在为肉牛产业中沙门氏菌病的有效预防和深度研究提供参考.
为了比较不同稀释液对鸡新城疫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120只1日龄雏鸡平均分成4组,采用4种疫苗稀释液对鸡新城疫活疫苗(La Sota株)进行稀释,分别在7日龄和21日龄进行滴鼻点眼.于14日龄、21日龄、28日龄和35日龄进行HI和HA试验监测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效价差异;21日龄和35日龄试验结束时,测定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差异.结果 显示,微乳液组在试验期间有降低料重比的趋势(P>0.05),21日龄开始可以显著提高NDV抗体效价(P<0.05),试验期间对脾脏和法氏囊指数也有显著的增强作用(P<
在解剖教学领域,3D打印技术的出现是一项最新且快速增长的创新,随着临床医学等交叉领域的发展,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技术的结合,教学领域的实训课程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3D打印技术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扫描出的三维立体建模,制作等比或适度大小的模型,合理的手术教育,解决标本伦理问题,为开展个性化教学提供创新思路.目前3D打印技术的发展水平不均衡,没有标准可循,政策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为提高副干酪乳杆菌RS26发酵培养液中的活菌数,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RS26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表明,副干酪乳杆菌RS26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接种量8%,初始pH值为5.3.与初始发酵条件相比,发酵条件优化后,OD660nm值从0.791提高到0.908,活菌数由2.8×108 CFU/mL提高到3.2×108 CFU/mL.优化培养条件后,RS26发酵水平显著提高.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水产疾病防治工作难度增大.熟悉并掌握水产动物常见的疾病发生根源和症状特点,可对其制订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针对此问题,首先构建了水产疾病领域结构化文本语料,其次通过分析语料制定标注规范,最后通过人工标注构建了一个水产疾病语料库.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新生仔猪死亡率高达100%,给世界多国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应用PR基因缺失疫苗,可达到免疫净化的目的 ,试验对不同日龄的猪进行PR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剂量和免疫次数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免疫效果良好,为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湖羊在环太湖流域经过数百年的风土驯化,成为一个适合在我国广大农区舍饲的宝贵品种,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现在在我国农区舍饲养羊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快速普及,若干年后将会完成由种羊向商品羊的转变,进入湖羊“后时代”.养羊企业应未雨绸缪,在湖羊产业新时代大有作为.
以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学为例,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结合生产实际,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结合,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理论学习深度,提升生产实践能力,更好的产学结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具行业竞争力的学生.
中草药在我国具有久远的历史,其绿色、高效、毒性小,可作为禽类疾病防治的首选药物.中药多糖为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耐药性小、毒副作用低、药物残留少、安全性高,作用于禽类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生产性能与肉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疾病.现对中药多糖作用于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为禽类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研发饲料及药物提供新思路.
为全面掌握大通县畜禽养殖种质资源状况及其分布,通过现场核查鉴定,大通县畜禽养殖种质资源丰富,遗传性能稳定,当地品种通过长期改良已经优化培育出了优秀的品种——大通牦牛,为大通县高质量发展畜牧业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