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白化病家系的致病基因筛查及表型分析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m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分析6个白化病家系的致病基因类型及表型特征。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6个无血缘关系家系中6例白化病先证者和20名家系成员纳入研究。6例先证者中,临床表型符合眼皮肤白化病(OCA)特征5例,符合眼白化病(OA)特征1例。采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运用全外显子组或Sanger测序技术进行致病基因筛查,重点分析白化病相关基因变异并分析其临床特征。

结果

测序分析于4个家系中发现6个高致病突变,包括2个常染色体隐性复杂合突变[TYR (c.1037- 7T> A,c.925_c.926insC)、OCA2 (c.2359G> A,c.587T> C )]和2个X染色体杂合突变[GPR143 (c.11C> G)、GPR143 (c.333G> A)];其中5个为新发突变。所有突变均由Sanger测序证实,分别代表了OCA1型、OCA2型以及OA1型3种亚型。其中一家系临床表型符合OCA特征,分子遗传学证实为OA1型;其余家系临床诊断与遗传学诊断符合。

结论

6个白化病家系中4个家系具有6个高致病基因突变,分别代表OCA1型、OCA2型以及OA1型3种亚型。

其他文献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疾病,主要累及视杆细胞从而导致夜盲,疾病终末期由于视锥细胞同时受累造成患者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丧失,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但有研究发现,在RP病理过程中虽然丧失了光感受器的功能,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功能以及与视觉中枢的神经连接却得以保存,为光遗传学在其治疗上的应用提供了条件。光遗传学通过在神经元上表达以视紫红质离子通道蛋白- 2为代表的光敏蛋白,控制神经元
遗传性眼底病是造成患者视力不可逆损害的一重要原因,因其预后差、临床缺乏有效干预手段而备受关注。随着大量遗传性眼底病致病基因的发现以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基因与干细胞治疗应运而生,成为治愈这类疾病的新希望。基因治疗更多针对早期遗传性眼底病,以导入野生型基因片段替代突变基因来维持现有的视网膜细胞活力;干细胞治疗则更多地针对晚期遗传性眼底病,以健康的干细胞来置换和填充失去功能的视网膜细胞。虽
目的观察大鼠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外泌体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只Lewis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大鼠。实验组大鼠建立EAU模型,并于建模后第9天单次球周注射外泌体100 μl(含量50μg);对照组大鼠注射相同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建模后不同时间点,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结构,并对其临床和病理进行评分;
目的了解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降低TBI发生率及提高救治效率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 201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TBI数据库内所有TBI住院患者的病史信息,并对其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损伤严重度、患者来源、就诊时间及诊断与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 368例TBI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60岁,且男性患者(1 741)明显多于女性患者(627
目的观察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患者Norrie病(NDP)、卷曲蛋白4 (FZD4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LRP5 )、四旋蛋白12 (TSPAN12)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4个无血缘关系家系的9例FEVR患者的18只眼和5名家系中正常成员纳入研究。详细收集患者病史、家族史;患者以及家系正常成员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
目的观察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泡(hUMSC-MV)对高糖诱导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RGC;超速离心法分离提取并鉴定hUMSC-MV;观察hUMSC-MV与RGC的内化作用。实验分为正常RGC对照组(A组)、高糖对照组(B组)、正常共培养组(C组)、高糖共培养组(D组)进行。A组细胞正常培养,B组细胞为33 mmo
目的检测一回族近亲婚配家系Goldmann-Favre综合征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一回族近亲婚配家系2代4名成员纳入研究。采集患者和其他3名正常表型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高通量测序法筛查、Sanger测序法验证NR2E3基因突变位点。通过相关数据库和PubMed文献检索基因突变位点的致病性报道,通过蛋白质预测软件阐释其功能。结果患者存在NR2E3基因c.925C> T (p.R
目的观察Sorsby眼底营养不良(SFD)一家系的临床表现与基因突变位点。方法一个三代SFD家系4例患者及6名正常家系成员纳入研究。4例患者中,男女性各2例。所有受试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非接触眼压计、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及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观察患者的眼底异常表现。采集所有受试者外周静脉血2 ml,提取全基因组DNA。运用二代测序法对先证者进行眼科疾病相关外显子捕获检测。运用
目的构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重组干扰载体(shRNA ),观察其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内源性CT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人源CTGFshRNA,应用三质粒包装系统获得高滴度的CTGF shRNA慢病毒颗粒。感染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干扰载体中的红色荧光标记示踪并筛选慢病毒的最佳感染复数及起效时间。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感染对照组(Scramble shRNA病毒感染)及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