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探讨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角色扮演法是当前中职教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对广东省连州卫生学校2011秋护理(1)班《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引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学生中扮演社会各种职业的角色,特别是扮演医学类职业角色,学生特别感兴趣,提高学生将来的职业就业能力,在教学中收到较好效果。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职业生涯规划
  传统教学对于“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的认可是根深蒂固的。我们在推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时候经常遇到各种质疑,来自家长的抵触更为突出。“上课当然应该是老师站在前面讲,学生坐在下面听,否则还叫上课吗?”但是我们还应该知道,一个人的注意力是很难长时间高度集中的。一般来说,在上课15-20分钟以后,学生就不可能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准确地说,传统意义的“学”更多是针对学的结果而不是学的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和压抑的,西方称之为“passive leaming”,即是“被动学习”,基本是采取记忆方法为主要学习方法,狂记狂练。刚刚迈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每个人都希望美好的梦想能成为现实,学生认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它不仅能帮助中职生获得成功,还可能成为终身难舍的伙伴;通过角色扮演法的教学,《职业生涯规划》将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从所学专业的角度,了解即将从事的职业,了解今后晋升的路径;从发展的角度,了解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了解就业、创业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作用。
  一、角色扮演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优势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符合社会家庭模式的教学策略,对于老师和学生都具备一些优势。首先,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兴趣可以得到提高。研究表明,将经验学习(也称实践学习)活动带进教室可以提高学生对中专政治课的兴趣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平时上《职业生涯规划》课时教师自己感到课堂非常沉闷无聊,而且不能吸引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法教学,发现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兴趣明显增加了。其次,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学生的投入和参与也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递的知识和技能,相反,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角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角色扮演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再次,在使用角色扮演法作为一个教学策略的时候,学生容易体会和理解什么是“设身处地”,并且学会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一个典型的角色扮演活动需要学生担当不同的角色。行动,思想和语言都要以扮演的角色为标准。角色扮演法倒是一个巨大的教与学过程的转变,这个转变让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重点也从个人的行为转换为集体的合作和交流。
  二、角色扮演法进行的过程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共五个单元,利用角色扮演法教学,通过单元首页图和文字,就能了解这个单元的主题。每课都以一个案例故事开始,其中“心海导航”在案例开头提出问题,浏览故事后通过“人生启迪”能更好地理解正文中的知识和观点。除了每课起始的14个案例故事以外,全书还有34个以上“读读想想”为题的小故事,故事结尾处的“温馨提示”,帮助学生感悟职业生涯发展。
  其次,2011秋护理(1)班(73人)准备角色扮演活动。(1)教师向学生提出关于《职业生涯规划》中一个假设的,虚拟的问题,事件,情况等,但是这些假设能够代表真实现象或情况。(2)明确问题,布置好教学环境,分配好每个同学不同的角色。
  第三,教师给出清楚的指导。(1)教师根据情况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同学以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教师也可参加上述表演)。(2)分组可以是自愿组合,也可以是老师指定。(3)教师当模特示范一下如何根据剧本表演的技能。
  第四,表演。(1)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案例故事、大纲或结构的程序进行表演。(2)教师在学生表演时,最好是在教室来回走动,观察学生的体验和行动,在必要的时候(学生在某个环节卡住了)给予帮助和指导。
  第五,讨论。(1)让学生们交流一下他们在扮演角色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2)让学生分析自己活动中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表现不好,需要下次改进。(3)让学生讨论角色扮演与现实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4)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角色扮演中使用的技能,例如沟通技巧等。
  三、角色扮演法的优点和缺点
  首先,优点: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趣味的活动;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哪怕是那些不太爱说话的内向的学生;时间效率高;实验性学习方法比指导性学习方法更为有效;将复杂的问题通过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来。
  其次,缺点:有的学生可能太害羞而不太愿意参加;对有些学生来说有威胁感;活动趣味性太强而干扰了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过分投入而放松了学习目标;有的学生在表演中过分炫耀突出自己;教师在观察的时候被活动吸引忘了记录;教师在记录观察内容的时候受自己个人立场的影响不够客观。
  新教学模式主张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在课堂上,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既然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主体,教学就不能简单地表现为由一个主体向众多主体单向灌输的活动。强化讨论就是要重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多思考将来的适合职业能力,建构以对话为特征的课堂文化。
  总之,角色扮演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幅提高,增强了学生的人际沟通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是中职学校政治课教学中较为灵活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广东省连州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勍主编.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分析及案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2]王淑锋.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12,(29).
  [3]黄正蔚,姜云涛,梁景平.PBL与CBL结合在龋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医学教育,2012,(3).
  责任编辑 赖俊辰
其他文献
摘 要:词汇学习在英语教学当中处于重要地位,而词汇呈现是词汇教学当中的首要阶段,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介绍了几种有效的词汇呈现方法,旨在提高中职生学习记忆词汇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英语;词汇;呈现方法  语言学家Harmer说过:“如果说结构是语言的骨骼,词汇就是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可以说,没有一定量的词汇,则无法用我们所学的句法结构进行有效的交际。因此,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但由于人们
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获悉,今年全国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开展多项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活动。2012年元旦、春节期间,以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对象,联合残联组
本文针对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内容的重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指导下,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只有具备了专业技能能力,才能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成就学生的专业技能就是
本文从古代的"百越"民族后裔之一的老挝(老龙族)的赛舟习俗着手,对老挝的赛舟习俗中体现的原始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特征及现代的体育竞技和商业文化进行分析、探讨,让人们了解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几个基本要求作为出发点,分析制约中职学生就业时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报税实践操作能力较低,对票据填制和原始凭证的认识不足以及一线生产和管理的脱离是制约其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具体原因,并就中职学校如何培养技能型会计人才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职;会计;技能型;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
收稿日期:2014-04-28  作者简介:梁志美(1984-),女,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助理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中专语文及文书与档案管理教育。(广东高州/525200)摘要:该文通过分析中职学校《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学生操作技能薄弱的原因,结合《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很强的操作性与应用性的特点,探讨了教师在《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以促进中职学生文书与档案管理操作技
中职会计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具有较强会计岗位工作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学中注重创建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等基本的学习情景岗位,改革传统的会计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实业家和教育家。在不断探索“富强救国”之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本文探讨其职业教育思想。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学校语文教育现状,并提出了几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做法,以加强语文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语文;校园文化    中国语文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文化传统,有民族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甚至还有它代代延用的经世哲学。教师教授语文就要把这些精神的东西传承给学生,不仅要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做一个有中国文化思想的人。而学校是塑造人的理想之地,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