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语言规范化若干问题之我见

来源 :修辞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n_lu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观点是:法律语言建设是法制(治)建设的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法律语言文明是法律(治)文明的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法律首先要进行语言规范,然后才能有效地规范人的行为;法治建设时代呼唤法律语言规范研究;规范研究也是语言学学科和法学学科建设的需要。基于此,作者论述了法律语言规范的内容、理论和方法。
其他文献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对“说文学”的贡献在于其对《说文》义例系统而全面的阐发。据统计,其中有二十条是关于“传注”与“字书”的论述,这些论述在发明许书通例的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传注与字书释义的异同。本文试图将其并作系统整理,并加以总结和补充。    一、总结    传注,指“阐释经义的文字”[1],如《公羊传》《汉书注》等。字书,指“汇集文字,解说字义或字形、字源、音义的书籍”[2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常常提醒学生注意语境,即联系上下文理解某一字、词、或某一句话。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还要看到逆向的一面,即通过理解某一字、词、或一句话,来完成对上下文的理解。这是因为言语表达总是线性的,对言语作品的感知和理解必然从一词一句的微观和局部开始,但是整篇作品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阅读理解既要从局部出发,又要在整体着眼,只有理解
<正>~~
期刊
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中,比喻是一种形成最早、运用最广泛、最具有表现力的传统修辞格。以往修辞学界对比喻的研究仅限于对成品的句法结构进行静态分析和鉴赏(鉴赏这个比喻成品运用
<正>《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2月22日刊出&#39;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39;获奖名单。宗廷虎、陈光磊主编的《中国修辞史》(三卷本)获&#39;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39
期刊
广告的语境就是广告所代言的产品及产品所处的市场,在构思广告文案,确立广告诉求点的时候,既要充分考虑产品本身的特点,又要仔细分析目标市场以及目标消费群体的特点,唯其如此。才
【正】今年是我国《汉语拼音方案》行世5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三联书店最近为102岁的周有光先生结集出版了《汉语拼音文化
期刊
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了普遍存在于计算机及互联网术语中的隐喻,并深入分析了各隐喻内部及不同隐喻之间的连贯性。同时还指出,计算机及互联网隐喻的出现有着理论、词汇
《周易》是整体上为后世修辞提供哲学基础的文献,它提出的修身和修言合一的修辞准则,以修辞行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阳刚阴柔并行融合的修辞风格,以及以象言义的修辞认知和阐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