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应用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ju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生必修的主要课程之一,对每个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进行高效的语文教学就成为了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本文立足于当今的时代背景,从激励教育的定义出发,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激励教育的意义及方法,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激励教育;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应试教育的地位逐渐被素质教育所取代,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语文作为日常生活中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门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通过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激励教育的价值
  激励教育可理解为通过对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管理学中的理论的合理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其最终的目标则是,让学生成长为可以服务于社会的可用之材。激励教育的手段主要包括教师的激发、鼓励、唤醒和表扬。小学生处在心智不断成长的阶段,他们需要我们给予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而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我们只有让他们形成内在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才能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激励教育的大力推行和普及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采取激励的教学方法,对于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是非常有利的,而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途径。其次,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教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激励,可以使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一鼓作气,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而对学习成绩稍差的同学进行激励,则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再有,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师生平等的理念渐渐取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通过激励的方法可以快速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另外,我们的激励教育也是鼓励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和提高成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自我意识,习惯畏首畏尾,那么,他们很难在学习中有攻坚克难的信心、耐心和方法。
  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激励教育的方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学习参与课堂,能够发挥主动性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提升能力是课改下教师的一项很重要任务,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运行激励教育,要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并创新教学。
  1.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
  在传统教育的观念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并且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多是严厉的,比如当学生出现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准时完成作业或是无法回答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时,教师就会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样做会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情绪。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位置日趋平等,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通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秀之处,并且加以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想要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把激励学生作为一种习惯,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2. 教师需要因材施教。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水平都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过于关注成绩优异的学生,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教师应当适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激励方法。例如,对于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学生,教师应该针对他们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激励方法,而对于性格内向、安静的学生,教师应当把加强与他们的沟通放在首位,在慢慢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之后,再针对每个学生的优秀之处选择激励方法;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表扬和激励,而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同样应该针对他们身上的优点进行激励,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3. 创设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轻松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谐的环境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轻松愉悦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写一些激励的话语贴在黑板上或是墙上,这样当学生懈怠的时候,可以通过看这些标语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斗志和积极性,当然,除了教师进行激励外,学生自身的激励在教学过程中同样重要,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绘画、手工或是其他方式进行一些积极向上的创作,以此达到在学生间互相激励的效果。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通过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双重激励,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另外,开展多样、丰富多彩实践活动。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年龄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有针对性的改变教学方法,开展一些小竞赛或其他活动,例如,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在进行语文课文的学习时,通过背诵课文、默写生字和生词的方式在各個小组之间展开良性竞争,并且对成绩优异的小组的同学实行奖励制度,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在良性竞争的氛围内主动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总之,激励教育在课堂上的成功应用对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任务中的首位,通过激励的方法树立学生的信心,从而使他们主动对语文进行深入的学习,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淑艳.浅析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5,(20):215.
其他文献
摘要: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对受教育的对象要信任、尊重、赏识。因为赏识教育可以创设宽松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人尽其才;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赏识教育;鼓励、尊重、欣赏、赞扬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到一所学校参观,老师请他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学生,专家就随手在学生中指了几个。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聚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培育理念和精神,全面推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使小学数学教学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之下,教师要充分发现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更好地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和质疑思维,在和谐、快乐的数学课堂上,更好地生成数学核心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之中,要致力
摘要: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阶段,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入门以及认识自然科学,感受自然科学,建立数学学术思维等过程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互动环节的设置与效果一直是广大小学数学老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就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一个综合论述,并且希望能以本文提高数学老师的课堂提问互动环节的有效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
研究背景及目的: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以华南地区发病率最高。现对于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是以放疗和铂类为基础化疗的联合运用。然而,部分患者经标准治疗达完
多数广亲和品种具酯酶同工酶特征酶带,并在其杂种雌雄配子体中得以表达。比较于普通籼粳杂种,广亲和种质的杂种雌配子体发育正常,花粉发育中内容物积累迅速,暗示其花粉同步发育的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的氛围,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多媒体的使用给初中数学课堂带来了活力,受到了很多学生和老师的喜爱与关注,不但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高,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方便和突破,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但是,新型设备的使用也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使得多媒体的功能发挥受到影响。对此,本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
数学作为初中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是很好的锻炼,在夯实基础的阶段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得学生能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内学术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也有着极大的兴趣并不断使其精华得到发扬。怎样巧妙地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高中的学生在其小学和初中的语文基础教育中,已经具备一定的傳统文化基础,所以,高中的语文教学就要对其文化底蕴的培养高度重视,使其文化素养水平不断提高。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小组的合作学习比传统的集体授课制度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而小组的文化建设是否做得好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着文言文课堂学习的成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巧妙地利用小组文化建设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成效是个值得探討的问题。  关键词:班级小组文化建设;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班级环境;学习小组;合作小组  在全国开展高效课堂的形势下,广西百色田东
摘要:学校教育不仅是指导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具备多样的知识技能,还担负着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文素养;初中語文;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钟声的想起,全面发展成为学生阶段的重要任务。初中三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学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