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教学数学概念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ke111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或结构关系的特征概括,是对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真实反映。数学概念的教学既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又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所在。因概念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不容易记住,于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显得非常重要,良好的教学方法可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的数学概念。
  [关键词]数学概念 有效教学 策略
  数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或结构关系的特征概括,是对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真实反映。数学概念的教学既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又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所在。因此概念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概念教学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数学概念的合理引入
  概念的引入是进行概念教学的第一步,这一步走得如何,对学生学好概念至关重要。如我们可用具体实例、实物或模型进行介绍。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首要条件是获得十分丰富且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密切联系概念的现实原型,使学生在观察有关实物的同时,获得对于所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例如,在引入“函数”概念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炮弹发射时,炮弹距地面的高度h(单位:m)随时间(单位:s)变化的规律h=130t-5t;(21温州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1990-2008年梧田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规律。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数学概念的建立和形成
  数学概念是多结构、多层次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应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因此, 一个数学概念的建立和形成,应该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主动构建,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式,揭示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形成完整的概念链,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形成数学思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给予指导。
  1.分析构成概念的基本要素
  数学概念的定义是用精练的数学语言概括表达出来的,在教学中,抽象概括出概念后,还要注意分析概念的定义,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含义。如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函数概念,我们必须揭示其本质特征,进行逐层剖析。对定义的内涵要阐明三点:①x、y的对应变化关系。例如在“函数的表示方法”一节例4的教学中,教师要讲明并强调每位学生的“成绩”与“测试时间”之间形成函数关系,使学生明白并非所有的函数都有解析式,由此加深学生对函数的“对应法则”的认识。②实质:每一个值对应唯一的v值,可列举函数讲解:y==2x,y=x■,y==2都是函数,但x、y的对应关系不同,分别是一对一、二对一、多对一,从而加深对函数本质的认识。再通过图像显示,使学生明白,并非随便一个图形都是函数的图像,从而掌握函数图像的特征。③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构成函数的三素,缺一不可,但要特别强调定义域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式较早,比较熟悉,他们往往因只关注解析式,忽略定义域而造成错误。为此可让学生比较函数y=2x,y==2x(x>o),y=2x(x∈N)的不同并分别求值域,然后结合图像分析得出:三者大相径庭。强调解析式相同但定义域不同的函数绝不是相同的函数。再结合分段函数和有实际意义的函数,引起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抓住要点,促进概念的深化
  揭示概念的内涵不仅由概念的定义完成,还常常由定义所推出的一些定理、公式得到进一步揭示。如三角函数定义教学中,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诱导公式、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规律、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都是由定义推导出来的,可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概念是学习其他知识的依据,反过来又会使三角函數定义的内涵得到深刻揭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增强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提高认识,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逐步深人展开对它所反映的数学模式作深入探究,以求更深刻地认识客观规律。
  三、数学概念的巩固与运用
  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是为了能够灵活、正确地运用它,同时,在运用过程中,又能更进一步地深化对数学概念的本质的理解。为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运算、推理、证明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形成之后,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概念。这将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巩固及解题能力的形成。如在“等比数列”中设置问题:
  例:已知{a■}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请你构造出新的等比数列,并指出它们的公比。
  变式:已知{a■},{b■}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公比分别为p,q,请你构造出新的等比数列,并指出它们的公比。通过讨论与辨析,学生对等比数列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总结,有效教学数学概念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教学条件和环境,采用适合学生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教学,从而帮助学生真正把握数学概念。
其他文献
[摘要]外语思维与母语思维一直备受外语界的关注与研究,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总是倾向于使用母语去思维,本文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外语学习者的思维模式以及母语思维与外语思维的特点三部分进行探究与分析,阐明在不同语言环境与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母语思维存在的合理性,并表明我们应该科学看待外语思维的培养与使用程度,为外语学习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语言 思维 母语思维 外语思维  语言与思维之间有着密
[摘要]好的美术教学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中获得自己的感受,并能得到快乐。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更强调有效教学。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美术教师将如何掌控有效课堂教学呢?  [关键词]掌控 有效 课堂教学  从大学毕业至今一直从事着美术教学,曾经听过许多公开课、示范课,从教学道具,到多媒体课件,到相关的教室布置,无处不显示了教师的精心准备。一节课也许可能要花一个星期或更长的时间来准备,一节课可能要一
新课改下,高中各学科高考方向都在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其中尤以历史变化最大.综观近几年的江西高考文综试题,可发现历史已经成为最难的一门科目,历史试题更加注重学生对史料
目的:通过对胎膜早破(PROM)孕妇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胎膜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测定,来探讨ICAM-1,sICAM-1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随机采集临产前
[摘要]新课改下,初高中数学都更加重视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学生唯有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方能真正掌握数学,进而爱上数学课。  [关键词]新课改 提高解题能力策略  新课改下,初高中数学都更加重视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学生唯有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方能真正掌握
众所周知,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班级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甚至整个学校的校容、校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主任应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一工作性质决定了班主任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深人细致地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工作。我结合平时的工作经验,点滴积累,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了
[摘要]情景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与兴趣而设计的相关情境,能够在教学中起着激情、引思、过渡、强化等作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 情境设计 探讨  情境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与兴趣而设计的相
[摘要]新课改下,地理教学大纲已明确提出了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尤其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但当今地理教学中,因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大多数地理教师更加洼重的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而忽略了情感目标,未真正贯彻地理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也没有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试结合当今地理教学现状,来探讨如何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理教学 现状策略  新课改下,地理教学大纲已明确提出了地理教学的三维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正确把握识字与写字的课程目标,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而且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我努力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汉字是“因义赋形”创制的表意性语素文字,量多形繁,音义繁杂。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心理特点,恰当运用多种识字的方法,逐步
十几年来,历经“应试教育”“愉快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的洗礼,如今又出现“翻转课堂”。不同机会的培训、学习,给我的启示非常深刻。语文教学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会听、会读、会说、会写”。这四个“会”需要我们教师好好学习,用心琢磨,细心体会,真心实践,根据自身条件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我连续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十多年,发现有—部分孩子越来越不喜欢课外阅读,更喜欢沉迷网络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