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学习中听力对大多数学生来讲较难。每次考试或者放录音做练习,学生总是抱怨录音读得太快,听不懂。考试时,对话和根据所听短文填空成了失分较多的题目,尤其是现在学习的牛津版本,词量大,句式多,很多学生都头疼不已。在教学过程中,我陆陆续续总结了几条提高听力的“诀窍”,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地提高听力。下面,我就是谈谈我总结的“诀窍”。
一、注意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
听,是人类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也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想要和别人进行有效地交流,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许多学生为了提高英语听力,坚持不懈地听录音或收听VOA或BBC等英语广播,可是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热情。他们没有弄清楚,听说读写是英语这辆车子的四个轮子协调使用,才能把车子开得又稳又快。因此,我们应教育学生从基础抓起。首先要学会正确的发音。每个单词能够正确地说出来,音标和重音都没有错误。然后句子中单词的重读和弱读,以及句子的升调及降调的正确辨别,对听力的影响都非常大。这是一项长期工作,平时在学习中要敦促学生多听录音,模仿学习正确的发音并经常练习把它们读出来。只要不断坚持,学生在掌握正确发音的同时,还培养了很好的语感,许多经常朗读的句子和单词就能脱口而出。自己都会说了,还怕听不上来?其次是阅读和听力练习同时进行。很多同学都有过类似的体会,当听力材料是自己熟悉或者是阅读过的内容时,听力一下子就变得容易多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自己就知道呀,讲到光合作用,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因此,我们应告诫学英语的各种题材、体裁,熟悉不同情景,不同场合,如购物、访友、就餐、运动旅游、求职、上课等使用的套语,引导学生把这些套语、词汇加以归纳整理。
如果学生能把这些套语和词汇熟练掌握和运用的话,当听到有关这方面的话题,感觉肯定会很棒!小菜一碟嘛!还有,在阅读的时候,还应训练学生声音给我听听搜集归纳一些谚语和习惯用法的意识,让他们养成多背多记的习惯。诸如:dog/cat之类的,a lucky day(幸运儿)rain dogs and cats (倾盆大雨)like dogs and cats(鸡犬不宁的),还比方说be in the air(没有确定,悬而不决),到处传播的)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be on one’s ball(谨慎小心的)等等。
写作对于听力来讲,可以用爬梯子来形容,写作能力好的,听力才能进行到更高层次。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运用句型、句法和语法来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向,那么在做听力时,由于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感觉和经验,听的效果肯定会更好,更容易抓住说话者的观点和意向。
那么在做听力的时候,该注意哪些呢?
a、注意某些英语单词的弱读,如介词of,它的音标是[ov](0=hot中间的元音),但它通常被弱化成[ev](e=maker 的第二个元音),有时甚至被弱化成[v]或[f]。
b、某些英语单词的连续,如在听一个生词,发音好像是notatal,不像是外国的人名、地名,而且《英汉词典》里边查不到。这时,应该考虑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的连读,这样就猜出它是not at all。
c、某些单音节的英语单词。如:foreign, minister immigration等,由于音节多,很容易听出来,相比之下某些单音节单词如:did was him等,只有一个音节,发音时间短促,很容易被忽略。
d、在听的过程中,不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把它们翻译成中文,而是要集中注意力抓关键成分和关键词。因为听力一般不会出现过于书面的语法或过于复杂的句式结构。关键成分和关键词主要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包含关键信息的成分和词语,也可以称之为意群的捕捉,即6w(when who what where why how);二是能体现和反映说话者态度、意向的词语,如一些连词、语气词等。另外对于经常在口语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倒装结构,成分不全的结构及口语中的插入语,也要注意。
二、运用语法知识
1、在听力过程中,经常会有漏听的现象。漏听了,我们可以通过知道功能词的作用和大部分短语规则,通过听到一个词来预测下一个词。例如:
a、如果听到一个限定词(a, the some等),便可知道是名词短语的一部分。一个名词短语很可由限定词+形容词+名词来构成。所以,如果有一部分词没有听到,便知道漏掉的部分是什么词类。
b、如果听到个介词(to, at, in, on等),便可知道这是个介词短语的一部分。介词短语一般由一个介词和一个名词短语构成。
2、我们还可以使用语法和构词规则。听错了或听漏了一个词,但听到了后缀,仍然可以辨别该词的词类,再根据语境辨别词义。
a、如果听到……a……inviteation或……she was the most…ing in the corner,很有可能漏掉的是一个动词。
b、如果听到……a-invitation或……she was the most-tive woman I have ever seen. 漏掉的一定是形容词。
c、如果听到……the,--ation is completed或……your—ness won’t be forgotten,漏掉的一定是个名词。
3、某些内容词、尤其是动词,也能经前后出现的提供一些线索,这种信息也帮助学生们识别漏掉的词。例如:
a、诸如hit catch 一类的及物动词后会有一个名词短语。
如:They didn’t catch the ball.
b、如give, buy之类的动词,后面接双宾。第一个是有生命的,第二个是具体的。如:She gave the man a coin. c、像put这类动词,前面会有一个名词短语,后面有两个名词短语,其中一个是地点。如:They put it on the floor.
4、运用主谓宾之间的搭配。在平常的语法作业中,学生们都知道主词是三单,谓语也是三单。主语是复数的话,谓语就用复数或者原形。如All over the world People-sports. Sports-for people’s health。
三、利用语境
要理解讲话人的意义,就要运用到情景线索。如所谈的主题,讲话人是谁,谈话的地点等。语境对理解说话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在给学生听力材料前,把语境交待清楚。(在考试前,也要教给学生利用试卷上听力材料的信息,来猜测语境)告诉学生材料的主题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谁对谁在讲话,这也正是听母语时他们都具备自然的知识。如果知道这些的话,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知讲话人要说的话。
如:听短文和问题,选出能回答,选出能回答所提问题的正确答案。
1. A. Autumn B. Summer C. spring
2. A. Spring B. Autumn C. Winter
3. A. Throwing B. Swimming C. Skating
4. A. Less interesting than swimming
B. More interesting as swimming.
C. As interesting as swimming.
5. A. It is too hot, but not too cold.
B. It is the harvest time.
C. It is neither too hot not too cold.
通过以上答案,我们便得在这是一段讨论季节和在各个季节进行活动的一段对话,有了这个语境,我们在听的时候就相对容易多了。还有,告诉学生在听听力时,听错或漏掉一两个词,并不用担心,因为在听母语时,这种情况常发生,我们也照样能够听懂说话者的意思。例如,在下面这份材料中,有五个内容词抹掉了,可能会有歧义,但是很多学生发现他们仍然能够听懂。在学生听之前,先把这三个问题发给他们:
a. Where did the man/woman need to go?
b. Why?
c. Why couldn’t (s) he get there?
短文:I went fishing down the river this morning and suddenly rememered that I need to go the bank. I knew I’d have……if I ran along the bank to the city centre and then……the bridge. But I’d forgotten that the……was being repaired, so I couldn’t get across there and so I reached the bank just too……. So now I’m a bit short of ……, Could you pay for the meal?
学生们通过三个问题,可以预测到这是一段有关一人要去某地但是没能去成的一段话。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会有很多猜测。然后在听听力时,下意识地去留意,就会很容易地抓住了听力材料的内容。
四、注意检查
很多人认为,做听力没什么可检查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如果是选择题,可以不检查,但若是填词就必须查。在查的时候,可根据上文提过的运用语法知识、运用情景来检查答案的对否,及时订正。因为在听力中,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名词的复数形式、名词所有格、动词的过去式都有可能漏听,这时运用上文提供的“诀窍”,一定是万无一失了。
所谓学无定法,教无法定,听力是个综合性质的考查,既有听,也有读写包含其中,我认为只要做到多听多练,结合运用以上“诀窍”,那么英语听力就会像许多学生认为的难于上青天了。
一、注意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
听,是人类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也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想要和别人进行有效地交流,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许多学生为了提高英语听力,坚持不懈地听录音或收听VOA或BBC等英语广播,可是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热情。他们没有弄清楚,听说读写是英语这辆车子的四个轮子协调使用,才能把车子开得又稳又快。因此,我们应教育学生从基础抓起。首先要学会正确的发音。每个单词能够正确地说出来,音标和重音都没有错误。然后句子中单词的重读和弱读,以及句子的升调及降调的正确辨别,对听力的影响都非常大。这是一项长期工作,平时在学习中要敦促学生多听录音,模仿学习正确的发音并经常练习把它们读出来。只要不断坚持,学生在掌握正确发音的同时,还培养了很好的语感,许多经常朗读的句子和单词就能脱口而出。自己都会说了,还怕听不上来?其次是阅读和听力练习同时进行。很多同学都有过类似的体会,当听力材料是自己熟悉或者是阅读过的内容时,听力一下子就变得容易多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自己就知道呀,讲到光合作用,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因此,我们应告诫学英语的各种题材、体裁,熟悉不同情景,不同场合,如购物、访友、就餐、运动旅游、求职、上课等使用的套语,引导学生把这些套语、词汇加以归纳整理。
如果学生能把这些套语和词汇熟练掌握和运用的话,当听到有关这方面的话题,感觉肯定会很棒!小菜一碟嘛!还有,在阅读的时候,还应训练学生声音给我听听搜集归纳一些谚语和习惯用法的意识,让他们养成多背多记的习惯。诸如:dog/cat之类的,a lucky day(幸运儿)rain dogs and cats (倾盆大雨)like dogs and cats(鸡犬不宁的),还比方说be in the air(没有确定,悬而不决),到处传播的)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be on one’s ball(谨慎小心的)等等。
写作对于听力来讲,可以用爬梯子来形容,写作能力好的,听力才能进行到更高层次。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运用句型、句法和语法来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向,那么在做听力时,由于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感觉和经验,听的效果肯定会更好,更容易抓住说话者的观点和意向。
那么在做听力的时候,该注意哪些呢?
a、注意某些英语单词的弱读,如介词of,它的音标是[ov](0=hot中间的元音),但它通常被弱化成[ev](e=maker 的第二个元音),有时甚至被弱化成[v]或[f]。
b、某些英语单词的连续,如在听一个生词,发音好像是notatal,不像是外国的人名、地名,而且《英汉词典》里边查不到。这时,应该考虑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的连读,这样就猜出它是not at all。
c、某些单音节的英语单词。如:foreign, minister immigration等,由于音节多,很容易听出来,相比之下某些单音节单词如:did was him等,只有一个音节,发音时间短促,很容易被忽略。
d、在听的过程中,不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把它们翻译成中文,而是要集中注意力抓关键成分和关键词。因为听力一般不会出现过于书面的语法或过于复杂的句式结构。关键成分和关键词主要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包含关键信息的成分和词语,也可以称之为意群的捕捉,即6w(when who what where why how);二是能体现和反映说话者态度、意向的词语,如一些连词、语气词等。另外对于经常在口语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倒装结构,成分不全的结构及口语中的插入语,也要注意。
二、运用语法知识
1、在听力过程中,经常会有漏听的现象。漏听了,我们可以通过知道功能词的作用和大部分短语规则,通过听到一个词来预测下一个词。例如:
a、如果听到一个限定词(a, the some等),便可知道是名词短语的一部分。一个名词短语很可由限定词+形容词+名词来构成。所以,如果有一部分词没有听到,便知道漏掉的部分是什么词类。
b、如果听到个介词(to, at, in, on等),便可知道这是个介词短语的一部分。介词短语一般由一个介词和一个名词短语构成。
2、我们还可以使用语法和构词规则。听错了或听漏了一个词,但听到了后缀,仍然可以辨别该词的词类,再根据语境辨别词义。
a、如果听到……a……inviteation或……she was the most…ing in the corner,很有可能漏掉的是一个动词。
b、如果听到……a-invitation或……she was the most-tive woman I have ever seen. 漏掉的一定是形容词。
c、如果听到……the,--ation is completed或……your—ness won’t be forgotten,漏掉的一定是个名词。
3、某些内容词、尤其是动词,也能经前后出现的提供一些线索,这种信息也帮助学生们识别漏掉的词。例如:
a、诸如hit catch 一类的及物动词后会有一个名词短语。
如:They didn’t catch the ball.
b、如give, buy之类的动词,后面接双宾。第一个是有生命的,第二个是具体的。如:She gave the man a coin. c、像put这类动词,前面会有一个名词短语,后面有两个名词短语,其中一个是地点。如:They put it on the floor.
4、运用主谓宾之间的搭配。在平常的语法作业中,学生们都知道主词是三单,谓语也是三单。主语是复数的话,谓语就用复数或者原形。如All over the world People-sports. Sports-for people’s health。
三、利用语境
要理解讲话人的意义,就要运用到情景线索。如所谈的主题,讲话人是谁,谈话的地点等。语境对理解说话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在给学生听力材料前,把语境交待清楚。(在考试前,也要教给学生利用试卷上听力材料的信息,来猜测语境)告诉学生材料的主题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谁对谁在讲话,这也正是听母语时他们都具备自然的知识。如果知道这些的话,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知讲话人要说的话。
如:听短文和问题,选出能回答,选出能回答所提问题的正确答案。
1. A. Autumn B. Summer C. spring
2. A. Spring B. Autumn C. Winter
3. A. Throwing B. Swimming C. Skating
4. A. Less interesting than swimming
B. More interesting as swimming.
C. As interesting as swimming.
5. A. It is too hot, but not too cold.
B. It is the harvest time.
C. It is neither too hot not too cold.
通过以上答案,我们便得在这是一段讨论季节和在各个季节进行活动的一段对话,有了这个语境,我们在听的时候就相对容易多了。还有,告诉学生在听听力时,听错或漏掉一两个词,并不用担心,因为在听母语时,这种情况常发生,我们也照样能够听懂说话者的意思。例如,在下面这份材料中,有五个内容词抹掉了,可能会有歧义,但是很多学生发现他们仍然能够听懂。在学生听之前,先把这三个问题发给他们:
a. Where did the man/woman need to go?
b. Why?
c. Why couldn’t (s) he get there?
短文:I went fishing down the river this morning and suddenly rememered that I need to go the bank. I knew I’d have……if I ran along the bank to the city centre and then……the bridge. But I’d forgotten that the……was being repaired, so I couldn’t get across there and so I reached the bank just too……. So now I’m a bit short of ……, Could you pay for the meal?
学生们通过三个问题,可以预测到这是一段有关一人要去某地但是没能去成的一段话。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会有很多猜测。然后在听听力时,下意识地去留意,就会很容易地抓住了听力材料的内容。
四、注意检查
很多人认为,做听力没什么可检查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如果是选择题,可以不检查,但若是填词就必须查。在查的时候,可根据上文提过的运用语法知识、运用情景来检查答案的对否,及时订正。因为在听力中,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名词的复数形式、名词所有格、动词的过去式都有可能漏听,这时运用上文提供的“诀窍”,一定是万无一失了。
所谓学无定法,教无法定,听力是个综合性质的考查,既有听,也有读写包含其中,我认为只要做到多听多练,结合运用以上“诀窍”,那么英语听力就会像许多学生认为的难于上青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