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推进“金融战略自主”前景如何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zz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名为《欧洲经济和金融体系:促进开放、实力和韧性》的通讯文件,为欧盟特别是欧元区的金融和货币治理架构改革绘制新蓝图,其中有关提升欧元国际地位的论述特别引人注目。这份文件是欧盟近年来“战略自主”理念在金融货币领域的体现,对于欧洲提升财政和金融治理水平、拓展国际经济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欧元国际影响力的新路径


  欧盟长期致力于拓展欧元国际影响力。2018年12月,欧委会曾发布《欧元:迈向更强大的国际角色》政策文件,以期拓展欧元国际交易与结算功能、完善欧元区治理机制。这一文件在部分领域设定的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比如欧盟国家进口天然气的欧元结算比例从2018年的38%升至2020年的64%。欧委会提出的最新文件则在继承了2018年文件整体思路基础上,根据欧盟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新发展路径。
  依托新冠疫情救助计划推进机制建设。为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社会冲击,欧盟提出“下一代歐盟”大规模财政支持计划(即“恢复基金”),以欧委会的名义发行以欧元计价的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欧盟共同公共债券。“下一代欧盟”计划意在展示欧盟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挑战的决心,同时推动欧元区危机应对和财政治理机制建设,提高欧元债券在主权债券市场中的分量。欧委会还提出要进一步推进欧洲银行业联盟、资本市场联盟等此前欧元区机制改革未完成的规划,使欧元区在金融市场发展、危机应对机制等方面更加接近主权国家市场,增强投资者对欧元的信心。
  借助绿色转型增强欧元国际交易功能。当下,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全球主流认知和新发展方向,欧洲在这一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19年12月,欧委会发布《欧洲绿色协定》,规划了欧洲实现能源转型和“碳中和”(即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蓝图。此次欧委会关于欧洲金融自主的新文件则致力于构建欧元国际化和绿色转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绿色金融领域,欧盟欲依托“下一代欧盟”计划发行“绿色债券”,总额达到筹资目标的30%,以强化欧洲在绿色债券市场中的地位。同时,欧盟还试图依托其全球最大的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地位,加强欧元在碳排放权计价、交易和结算中的地位,并促进开发相应商品指数和金融衍生品,抢占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在商品结算领域,欧盟也试图依托自身新型能源资源市场——如欧盟正大力推动发展的氢能源产业,增强欧元在这一领域中交易结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相关金融衍生品、指数和交易所等。此外,欧盟还计划进一步增加欧元在天然气贸易中结算的比重。
2021年1月11日,“同一个地球”峰会在法国巴黎召开,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等政要与会,还有30多名政府首脑、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以视频形式出席。

  欧委会还在文件中就一系列重大议题做出了规划,如采取措施缓解英国脱欧给欧元区带来的冲击,同时寻求吸纳从英国转移出的金融资源;发展欧元数字货币以拓展全新的交易和结算渠道;推动落实欧盟零售支付战略、数字金融战略、可持续金融战略等金融现代化规划。

“欧洲主权”的金融延伸


  近年来,大国竞争日趋激烈,欧盟面临的内外挑战也日益严峻。特别是过去四年,特朗普治下美国滥用手中经济、货币、军事权力,严重损害欧洲利益,使得欧洲增强自身战略能力的呼声不断高涨,“欧洲主权”的概念应运而生。欧委会前主席容克将之定义为“使欧盟在全球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并能对其加以塑造的能力”,强调欧盟应当在防务、科技、经贸、货币等关键领域增强自身能力和实力。其中,货币金融领域与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之间具有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维护和延伸欧元的国际影响力关乎欧洲的切身利益。
  提升欧元国际化水平是欧盟维护自身利益,加强“欧洲主权”的重要一环。当前,美元是全球货币体系中的核心,这赋予了美国低廉的公私融资成本、几乎为零的交易成本和外汇风险以及在全球大规模资本输出等红利,同时也使美国把持着全球外汇交易、金融结算、跨境支付以及大宗商品交易的枢纽。过去四年,特朗普治下美国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作风凸显,美元体系频繁被用作打击对手、胁迫盟友的工具,欧盟亦是最大受害者之一。例如,美国重启对伊朗制裁,令欧洲企业在美国切断跨境银行交易的威胁下不得不放弃在伊朗的商业利益,亦使得欧盟在伊核协议上的外交利益受到损害;美国对参与德国和俄罗斯间“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企业与个人接连施加制裁,损害了欧洲的能源利益,压缩了欧俄关系运筹空间。欧洲对美国的种种霸凌行径却难以反抗,这正是因为欧洲企业在贸易与金融领域依赖于美元体系。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理事会成员丹尼尔·戴亚努指出,欧元在国际支付中使用的不足,已成为危害欧盟“经济主权”的重要因素。
  应该注意到,欧盟推进其货币国际化将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会因国际形势短期变化而动摇。虽然拜登上台后美欧都对缓和跨大西洋关系、恢复各领域合作抱有期待,但欧盟政策界仍普遍认为构建“欧洲主权”是确保欧洲中长期战略利益的必由之路。加之美国大选反映出“特朗普主义”仍然在美国社会具有强大基础,使欧洲更坚定了推进“战略自主”建设的决心。欧委会在拜登上任前一天发布这份文件,也昭示欧盟推进欧元国际化的意愿不为美国政权更替所左右。
  当下,欧盟推动欧元国际化水平发展迎来机遇。在新冠疫情冲击世界经济的背景下,美国抗击疫情失位和经济赈济政策失当,使得美元及其计价资产的坚挺程度受到质疑。在美国抗疫和经济形势难见转机的背景下,美元的避险和保值光环大大褪色。反观欧洲,虽同样经历疫情暴发和经济衰退双重冲击及前期忙乱,但欧盟和各成员国应对举措总体上条理清晰、反应及时,投资者对于欧元区发展状况以及各成员国债务可持续性具备较为充足的信心。疫情后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这也给欧洲探索欧元与大宗商品或金融产品挂钩的新路径带来了机遇,如碳排放配额、绿色债券、氢能产业等绿色经济资产的计价、交易主导权等。
  不过,欧元在短期内获得与美元分庭抗礼的国际影响力几乎不可能。2019年,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中比重达60%,而欧元仅20%。2018年美元计价“安全资产”超过20万亿美元,而欧元计价仅为1万亿美元。美元在各国央行储备、国际金融结算系统(SWIFT)、大宗商品计价权等领域的核心地位未有明显松动迹象。此外,欧元区自身也面临债务和赤字高企以及经济前景不确定等挑战。与此同时,拜登政府虽然有意改善美欧关系,但在捍卫美元主导地位这一美国霸权重要基石方面也绝不会含糊。努力取得阶段性进展,增加自身与美国霸权周旋的筹码,才是欧盟“金融战略自主”的务实选择。
其他文献
2020年8月6日,马克龙在爆炸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抵达贝鲁特,与救灾人员深情相拥。  8月4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区发生的大爆炸,是一次重大安全事故。有意思的是,法国对灾情的关注度超乎寻常。当黎巴嫩总统与总理忙于自我免责和相互卸责、黎政府在抗议示威活动中集体辞职之际,法国总统马克龙迅速抵达贝鲁特,走街串巷,时而与黎民众嘘寒问暖、温情相拥,时而在抗议现场以激昂的言辞回应黎民众的反腐关切,而他访黎收获
2019年12月3日,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携带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会晤。这是布克尔上台后的首次对华访问,也是2018年中萨建交后第二位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萨尔瓦多国家元首。布克尔的访问使一度处于迷雾中的中萨关系拨云见日,为中萨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遥远神秘的中美洲小国  萨尔瓦多在西班牙语里意为“救世主”,得名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经历。
2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会发表了任内第三次国情咨文演讲。特朗普表示,过去一年里,美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签署了新的经贸协定。他呼吁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改善美国的基础设施、提高美国国内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互联网速度等。特朗普抨击民主党主导的“奥巴马医改”方案。他呼吁国会立法对处方药定价机制进行改革。特朗普重申美国应加强边境管控、改革移民制度,呼吁改革后的移民制度体现“能力优先”。特朗普还称将保护美国公民的拥枪
2021年3月3日,此前在尼日利亚西北部一所女子学校被绑架的学生获释后与家人团聚。  近几个月来,尼日利亚武装匪徒多次在境内北部地区袭击学校,绑架学生。2020年12月,尼北部卡齐纳州一所寄宿中学344名学生被绑架,约一周后获释。2月17日,尼中部尼日尔州一所学校遭不明身份武装分子袭击,造成一名学生死亡,42人被绑架,2月27日获释。2月26日,尼西北部扎姆法拉州一所女子中学有279名女生被绑架,
2021年2月5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出席美国黑人商会圆桌论坛。  4月5日,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在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发表演讲时表示,她将呼吁对全球企业征收“最低税率”,相信此举有助于结束“30年来公司税率探底的竞赛”。这是个什么样的信号?本文作一探究。不加税不行  如耶伦所述,之所以要有“全球企业最低税率”,目的是防止企业为了寻找更低的税率而四处搬迁。她说,“我们正在与二十国集团(G20)合
世界各国央行很早就开始关注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相关技术,不同国家开展央行数字货币计划的背景和目的不尽相同。各国央行对数字货币的态度经历了“广泛关注—个别研究—加快推进”的过程。私人数字货币的出现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与现有法定货币形成了竞争,私人数字货币扮演着央行数字货币项目推动者和应用场景、底层技术试验者的角色。  伴随着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的出现,其背后的分布式账簿、数字合约等技术应用于金融场景,可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无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还是“一带一路”的推进和周边外交的实施,都需要我国对世界各大地区和各国有更精准的了解。这种了解不是关于某个区域和国家的概况性知识,而是对这些区域和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外交以及国民性的规律性认知。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适应国家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自从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我国不少高校增设了“一
2021年6月13日,英国康沃尔G7峰会最后一天,美国总统拜登出席新闻发布会。  6月13日,在英国康沃尔西方七国集团(G7)峰会闭幕式上,一项名为“重建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 以下简称B3W)的倡议被写入联合声明。这是一项预计耗资巨大的“全球基建计划”,由美国总统拜登提出,虽以“协助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建设基础设施”为公开宣示的核心目标,背后战略逻辑和意图却
习近平同伊朗总统鲁哈尼通电话  4月2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伊朗总统鲁哈尼通电话。  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伊朗政府和伊朗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示诚挚慰问和坚定支持。习近平指出,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中伊两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充分体现了中伊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中国人民心系伊朗人民抗击疫情,已向伊方援助多批抗疫物资,并向贵国派遣了首个对外抗疫医疗专家组。中方愿同伊方继续加强抗疫合作,
2020年12月3日,韩国大学修学能力考试(即“高考”)正在举行。  最近,在韩国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按照樱花绽放的顺序倒闭”,意思是说,随着樱花的依次绽放,韩国的大学将陆续倒闭。这种说法反映出韩国大学教育的一种严酷现实。韓国“高考”每年年底举行,次年1~2月为大学招生时间。2021年韩国近198所四年制大学中有162所未能达到规定的招生名额,其中90%以上为地方大学。超过30所大学招生名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