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z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必须改革旧的教学观念,真正确立起与课程改革目标相适的教学观念,并探讨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方向。
  【关键词】体育教育课程改革 ; 目的 ; 方向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68-0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高新技术科技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每个人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对人才及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良好的身心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也必然要从单纯的追求体质发展和技术传习向新的健康观转变[1]。
  一、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体育课程的基本内涵
  学校体育主要由进行健体知识和运动技能知识传授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构成,而课外体育活动是巩固课堂体育教学内容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练习及活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2]。因而,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其体育情趣,锻炼其坚强意志,塑造学生优良的社会情感,并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3]。具体来说,可分成以下四个目标:1.良好的身体及心理发展;2.正确、合理的运动技能;3.科学的運动健康知识;4.健康的社会情感。
  体育课程基本内涵的理解应是多角度的,具体来说,其应包含以下方面[4]:1.应有体育课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2.体育课程不能局限于简单的说教,而应包括动态的学习过程;3.体育课程应包括其他与之相应的活动;4.体育课程还应有内容的安排、进程、时限等。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课程目标、内容、体育课时限、体育课、课外锻炼和课余训练等,它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服务的课程。
  二、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体育教学在创新中逐步完善,取得了一些进步,如终身体育思想进入教学。然而,在体育教学及课程设置中仍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5],影响着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不利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如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成绩评定不太科学;体育教学在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终身锻炼习惯及提高终身体育能力等方面,缺乏很好的措施与办法,体育在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方面还只流于形式与口号;有效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比例小,不能较好的影响学生思想,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尤其缺乏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等[6]。
  三、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
  体育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学理念与策略、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快乐、健康、幸福地生活,充分感受人的生命活力,体验情感,增强意志力[7]。
  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8]:1.倡导和谐、全面的发展,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2.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内容过多的现状,满足不同地区及学生发展的差异性需求;3.课程内容体现现代化,关注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4.改变课程强调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5.正确的评价,改变评价过分强调运动成绩,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四、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为满足教育发展对体育课程建设的需要,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应把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作为课程改革的总目标[9]。
  1.从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角度,把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定位于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上。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在空间上,应从单纯追求外在技能、技术水平转向全面追求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上;在时间上,首先要完成学生在学校期间生成发育技能的培养、知识传授的任务,同时培养对体育爱好的兴趣、习惯、能力,为其终身体育能力打下基础。
  2.以人为本,确立终身体育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体育观念的转变是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和先导,由学科结构向学习结构,由仅仅重视技术、技能、体质向重视技能、技术、体质、能力、个性协调发展的终身体育思想转变正是人本主义课程观在体育教育课程中的体现。
  3.立足课程目标及学生需要重构课程内容。体育教育课程内容应服从于课程目标,并充分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要考虑体育运动对生理改造方面的价值,又要注重体育文化价值和养育价值,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道德的形成。
  4.增大体育教育课程的灵活性。课程结构要多元化,不搞整齐划一,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主张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多边互动,真正发挥体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师对这种学习行为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力生.以终身体育为主导深化大学体育改革.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增刊)
  [2]王则刚.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人民出版社.2006
  [4]钟玉明.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体育的培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
  [5]程毅撰写 《论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观念变革》2007.9
  [6]新课程教育网《转变观念加强体育教学改革》2005.10
  [7]吴锦毅、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8
  [8]金钦昌主编.学校体育学.人民教育出版,1986.7
  [9]《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出版社,2004.3
其他文献
风幕(亦称空气幕)在国外已用于矿井通风的风量调节,我国一些科研、院校以及生产单位曾先后进行过风幕的试验研究。我局根据局属各矿山通风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尤其是自动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日趋增多,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脑网络、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等,都在不断地给人们提供各种知识和信息。当今阶段的初中生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不再拘泥于教师的课堂说教和课下的图书阅读,他们也紧跟信息潮流,“拥抱”网络、“依偎”电视、“亲吻”手机。他们虽处少年,但却早已成为信息成果的“享用者”。因此,语文教学也不能局限于课内教材,也应积极从课外教材搜集
【摘要】本文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和本人的一些教学经验,阐述了运用现代电教手段教学,对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多媒体教育 ; 学习兴趣 ; 知识理解 ; 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60-01  电化教育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以形、声、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60-02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关系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
【摘要】教学充满美,发展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学的迫切要求。那种以单纯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视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为目的的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语文 ; 审美 ; 素质 ;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62-02  教学必须审美化,才能达到艺术化的境界。只是过去学校美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58-02  近年的中考中,语文考试的分数是所有科目中最低的。可是我们的语文课教改是喊得最响的,同时我们语文教师遭受的指责也是最多的,心中有倒不完的苦水。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否和谐共振?  语文教学的“瓶颈”在哪里?语文教学高效的秘诀又在哪里? 以下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语文教学的源动力——
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和6-4光产物(6-4PP)是两种主要的UV-B诱导的DNA光损伤产物。利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研究了温度对UV-B诱导的烟草叶圆片DNA损伤的影
顶柱占有矿块的一大部分矿量,其回采是关系着国家地下资源回收的大事,方法直接影响贫化损失率的指标,它一直为采矿工作者们所重视。我们总结了沿用的空区处理前中深孔或深孔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52-02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要讲究提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究新意,做到激发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下面,我就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一谈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艺术性提问。  一、矛盾
【摘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制力较差,上课容易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课堂表现。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更不能像传统教学法“手背后、背坐直”般死板的教学方式来教导学生,应该结合多样化、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效率,进行授课。  【关键词】小学英语 ; 提高效率 ; 课堂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64-01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