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干部”纵队组建前后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ih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下干部”大多都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栋梁之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军事上全面胜利的历史语境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政府控制着全中国绝大部分的战略资源,在军事上、经济上还得到美国的大量物质援助,其相对于人民解放军的武装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由于国民党“失道寡助”,不得民心,尤其是得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致使在战场上节节溃败。
  1947年6月,中共中央确定了全国战略反攻的决策方针。随即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启动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任务。而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以及陈赓、谢富治野战兵团亦大举出击中原,三支队伍形成“品”字形阵势驰骋中原,揭开了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的序幕,并从根本上扭转了全国战局。同时,晋冀鲁豫中央局与华东局即抽调近3000名的党员干部组成南下支队,以支援大别山解放区的政权建设。1948年4月,山东南下干部再组成“解放军中原支队”,经陈毅任校长的随营学校的学习与集训,跟随解放军南下,到苏、浙、皖、赣等地区开辟新的解放区。
  紧接着,战争进行到第三年。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打响了战略总决战,即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到1949年1月31日,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政府已无力进行有效的战略防御;其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等地,也已处于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不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或军事上,国民政府都已面临绝境。
  一方面,辽沈战役后,东北全境宣告解放;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而平津战役使华北地区除却个别隅地外,全部获得解放。可见,全国已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解放全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三大战役的胜利,既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坚实基础,也为“南下干部”纵队的组建与接管工作扫清了军事障碍,于是,“干部南下”提上日程。另一方面,随着解放区的日益扩大,党员干部骨干力量的效能迅速凸现。向这些新解放区输入党员干部以巩固与建设新政权,成为全国解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在新解放区,匪霸尚未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仍然在疯狂反扑。新解放区的这种恶劣形势也呼唤着党员干部责无旁贷的光荣职责。
  此外,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发出了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的号召。渡江战役随即打响,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迅速成功地突破国民政府苦心经营的最后的长江防线。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政府的倒台!新中国政权建设完成基本的第一步。于是,经过学习和整编,“南下干部”纵队迅速随军挺进大西南,开始接管、并开展新政权的巩固与建设活动。
  政治形势与党中央决议的历史语境
  解放战争时期,当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激战的同时,在国统区,人民民主爱国运动也在蓬勃发展。包含工农群众、中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民主爱国人士等在内的社会各阶层都团结在中共领导的周边,从而形成“第二条战线”,使得国民党政府更加陷入到孤立的境地。“第二条战线”不仅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配合人民解放军开展接管城市工作,并积蓄了革命力量,锻炼和培养了干部,使之成为战略决战及建国各项事业中的骨干力量。
  同时,早在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总决战的前夕,为迎接全国胜利的政治形势,中共中央于1948年9月8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九月会议”。会议分析了全国解放战争的政治形势,制定了一系列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任务与战略决策,并讨论了“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由此,党中央要求各部门迅速组织训练好三四万干部随军前进,以便有序稳健地接管新解放区。
  10月28日,党中央根据“九月会议”确定的方针政策,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准备五万三千个干部的决议》。决议指出:“战争的迅速发展,业已将全国政权所需要干部的准备工作紧急地提到了我党面前。如果我党缺乏此项准备,势必不能适应战争发展的需要,而使我党处于被动的地位。”《决议》根据过去发展新区的经验,认为未来新解放区共需中央局、区党委、地委、县委、区委等五级及大城市的各项干部五万三千个左右。这些干部按工作性质区分,包括军事工作、党务机要工作、民众团体工作、经济工作、教育及舆论工作等。五万三千个干部分两期准备完成,并需要在党校进行集中训练,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作好充分准备。
  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毛泽东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贺词,把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推向高潮。2月8日,中央军委发出《把军队变为工作队》的指示,要求“军队不但是一个战斗队,而且主要地是一个工作队。军队干部应当全体学会接收城市和管理城市”。6月11日,中共中央又正式发出了《关于准备三万八千干部的布置》,并下达各中央局执行。于是,在中共中央战略部署的历史语境下,各中央局迅速抽调大批党政干部组成“南下干部”纵队随军南下,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南下干部”纵队的历史贡献
  “干部南下”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执行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它承载了“南下干部”纵队在全国解放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由于“南下干部”纵队都经过了政治思想与组织的学习与培训,他们进入南方各个地区开展各项接管工作,皆进行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例如在1949年上海市的接管工作中,“南下干部”纵队先在丹阳进行了集训,制定接管方案。5月28日,简单举行了接管国民党市政府的仪式,中共上海市委与接管会即开始办公。到6月2日,在短短数天之内,上海市国民党政权下的警察、党务、行政等各个部门单位均顺利被中共接管。整个上海市政权的接管工作高效而稳健。社会稳定,人心安定,商店照常营业,工厂复工,水电未停,人民生活也未受到严重影响。当时,很多敌对分子狂妄叫嚣着:“共产党打得下上海,但是管不了上海”的预言也随即迅速破灭。
  “南下干部”纵队的历史功勋不仅表现在解放战争时期,更体现在新政权的建设时期。“南下干部”纵队与南方的当地人民融为一体,忘我奋斗,他们对南方,尤其是大西南地区新政权的巩固与建设都作出了重大的歷史贡献。
  仅在湖南,来自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和东北等各老解放区近一万五千名的党员干部、共青团员于1949年7月至1950年6月间,先后从北方各解放区南下进入湖南。从北方到南方,交通不便,碾转数千里,历经艰辛,或有干部因散兵游匪袭击而牺牲,出师未捷身先死。入湘以后,“南下干部”纵队又面临语言不通,环境差异的诸多不便。然而,“南下干部”纵队凭借坚定的革命信念与意志,呕心沥血,在湖南的接管与建设工作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功勋。入湘之初,“南下干部”纵队分赴各地开展接管建政,清匪反特,巩固政权成为首要任务。三湘尤其是湘西,情况复杂,土匪如毛,很多干部在剿匪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与此同时,“南下干部”纵队迅速展开筹粮支前,土地改革,培训干部,恢复生产等工作,巩固了新生的革命政权,赢得了湖南人民的衷心拥护和信赖。形势稳定下来之后,“南下干部”纵队即把湖南当作第二故乡,为三湘四水大地奉献着宝贵的青春与全部的心血和智慧。50年代治理洞庭湖,60年代数百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大规模钢铁工业建设,70年代的湘黔、枝柳铁路三线建设,80年代以来的湖南改革开放等等,无不凝聚着“南下干部”纵队智慧的心血,包含着他们的辛勤汗水与无私奉献。即使现在,仍有一些“南下干部”依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建设发挥着“余热”。
  总之,全国解放战争历史语境下的那些年富力强的“南下干部”,大多都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栋梁之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如今,近六十年的风雨历程过去了,当年随军南下的干部大多已经年逾花甲,甚至已经作古。“南下干部”也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历史名词。然而,“南下干部”纵队那种不畏艰险、敢于献身、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品质,已化作一座座高风亮节的丰碑,必将永远铭刻在祖国人民的心中,永远激励我们奋进。(摘自《党史文苑》)
其他文献
时间不是美丽的敌人,它让美丽从单纯走向深邃。美丽的女子令人喜欢,勇敢的女子令人敬重,当一个女子既美丽又勇敢时,她可以无往不胜!  1973年,董卿在上海出生。父母都是復旦大学毕业的。她的父亲生长在农村,生活穷困,是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成为高材生,改写了一生的命运。所以他对女儿董卿也怀着同样的期望,从小就对她施以严格的教育,希望她能拥有自律、顽强、拼搏的品质。  为了培养董卿的文学素养,父亲
期刊
冰融残梅凋,叮咚溪山坳。  汨汨泉声远,一路逐料峭。  沙堤团云绕,柳舞绿丝绦。  迟日晴方宜,淑女步窈窕。  鸭沐春来早,浅池肥鲤跳。  莺啼歌北里,燕语话南郊。  坡岗靥李桃,接天黄金潮。  蜂蝶花中語,群芳试比俏。  蝈鸣和蛙噪,絮霏伴斜浇。  草色于莲青,土酥笋冲霄。  人勤春不迟,追梦康庄道。  天君拇指翘,最是人间娇!
期刊
结伴游海南,初上五指山。  一块女娲石,丘诗题壁上。  風吹林涛起,清幽自怡然。  青藤缠高树,丛林结花篮。
期刊
红色圣地赤水河畔,以“酱香、窖底、醇甜”三大特点扬名海内外的贵州茅台酒作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工艺独特、香醇沁人。而代代传承的酿造工艺,更是凝结了一代代茅台人的心血和智慧。  我们的主人公——全国劳模黄国刚,就是无数默默无闻的茅台酒酿者中的一员。可以说,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部新中国茅台酒厂的发展缩影。  劳模经历  黄国刚,1954年4月生,茅台酒厂制酒高级技师。199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贵州
期刊
铁翼扶摇万里风,  浮绒悬柱落无穷。  沉吟俯瞰人寰缩,  漫道回眸海市融。  三點昆仑礁塔近,  九重阆苑玉仙匆。  人随鹰降江天际,  回首羲和贡嘎东。
期刊
横空玉骨若为箫,  一曲清吹向遠郊。  依旧浅黄轻冷雪,  苍茫独立赋离骚。
期刊
人,无论多大年纪,只要母亲还在,就会觉得自己在这飘摇的人世是有根的,疲惫的时候,烦难的时候,就是有去处的。  上世纪60年代,爷爷和二爷爷分家,我们从原来那个大家族分离出来另过日子。父亲是爷爷奶奶的大儿子,所以,分家后,爷爷奶奶跟着我们一块过。父母亲生了六个儿女,加上爷爷奶奶,我们家十口人主要依靠父亲每月不到十元的工资度日,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为了让日子过得滋润一些,母亲整日里里外外忙碌着。农活
期刊
记者7月25日从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根据国家相关精神,为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贵州省近日下发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20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8年1月1日起,对2017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将惠及全省104万企业退休人员和38万机关事业单
期刊
7月5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不再要求参保人员在规定时间段到指定地点进行认证。  这意味着,退休人员终于不用每年到社保部门报到,“自己证明自己还活着了”。  目前,各地均已抓紧组织实施,全面停止集中认证工作。  原有养老金资格认证类似“年审”  近日,一段“九旬老人社保年审,家人抬着爬上三楼”的视频,引发对退休人员领取养老待遇要进行生
期刊
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黑龙江哈尔滨市警方最近打掉了一个以字画、纪念币等艺术品投资能够快速升值为幌子,专门游说老年人投资的诈骗团伙。被骗老人大多在60岁到80岁之间,不少老人含辛茹苦一辈子积攒下来的钱都被骗走,有的甚至因此背负了难以偿还的巨债。在得知被骗以后,有的老人一病不起。  令人不安的是,现在在投资市场上,老年人似乎比年轻人更热衷于投资,各种江湖骗子也专门挑选老年人作为诈骗目标。这一代老年人尽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