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认证全面取消!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to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5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不再要求参保人员在规定时间段到指定地点进行认证。
  这意味着,退休人员终于不用每年到社保部门报到,“自己证明自己还活着了”。
  目前,各地均已抓紧组织实施,全面停止集中认证工作。
  原有养老金资格认证类似“年审”
  近日,一段“九旬老人社保年审,家人抬着爬上三楼”的视频,引发对退休人员领取养老待遇要进行生存认证的争议。
  这位老人社保年审,家人抬着爬三楼,举着当天的报纸拍照的新闻引发争议,老人辛苦做这一系列的操作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还活着”。
  过去,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类似“年审”,退休人员每年要到社保部门去“认证”,证明自己还活着,这样才能领取养老金,而且每一次“认证”的有效期限为十二个月,如果第十三个月开始没有“认证”了,就自动停止发放养老金。
  这样做的初衷是防止有老年人身故之后,家人没有及时将信息上报,或者故意漏报、瞒报,仍然以老年人的名义冒领养老金。
  事实上,在多年前,各地确实出现过很多这样的案例,老人去世后,家人冒领养老金长达数年,数额多达十几万元。有的还伪造医疗票据,以老人的名义骗取医保基金。
  这种骗取社保基金的行为涉嫌违法,也严重危害了基金安全,对其他参保人员来说也极不公平。
  全面取消集中認证“让群众少跑腿”
  为了杜绝养老金冒领现象,很多地区都要求退休人员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社保部门办理认证,需要采集指纹或者录入面部影像。
  而实际生活中,由于很多退休人员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或者身患重病,去社保部门折腾一趟非常艰难,甚至有被家人抬过去的。
  还有就是不少退休人员或随子女在外地居住,或在其他地区打工,并不在参保地生活。为了这项养老金“年审”,他们要每年专程往返老家一趟办理认证,费尽周折。
  这些现实问题都让人们对领取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屡屡发出抱怨之声。
  针对领取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工作不够人性化的问题,人社部在5日的发布会上表示,全面取消领取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构建以信息比对为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与远程认证服务相结合的认证服务模式,“寓认证于无形”,不再要求参保人在规定时段到指定地点进行集中认证,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目前,各地均已抓紧组织实施,全面停止了集中认证工作。
  今后将推行网上、手机APP认证
  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表示,今后全面取消领取社保保险待资格集中认证,构建信息比对为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于远程认证服务相结合的认证服务模式,“寓认证于无形”,不再要求参保人员在规定时间段到指定地点进行认证。
  人社部社保中心主任贾怀斌解释,今后主要通过信息比对方式进行认证。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要上门服务,对于异地居住人员,将推行手机APP自主认证。
  对于在境外居住的退休人员,目前也正与相关部门磋商,积极推行网上认证。
  对于取消集中认证是否会产生更
  多的冒领、欺诈?人社部表示,取消资格集中认证并不是说就不进行认证了。而是构建信息比对为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和远程认证相结合的认证模式,让群众不用跑就能完成、开展信息比对认证。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堵后门、断后路”。
其他文献
是什么让我热泪盈眶,  因为我看到了梦魂里的故乡。  故乡有我成长的足迹,  故乡有我幸福的怀想,  故乡有我的父老兄弟,  故鄉有我的亲朋街坊。  是什么让我荡气回肠,  巍巍乌蒙耸立凤凰。  我时常在星空望见南斗,  那时节就知道即将迎来东山霞光。  一条小河流向乌江,  一街年市热闹繁忙,  歌声里跳动心潮逐浪,  亭台中汇聚迎春时光。
期刊
70岁的范成芬,本到了应享受天伦的时候,却因老伴的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让她的晚年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15年里,范成芬边照顾老伴边改造各种功能性的照护产品10余种,其中2项产品还获得了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证书。  范成芬与老伴汪爷爷是武汉一对普通老夫妻,有两个女儿,一个在杭州一个在武汉,一家人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2003年,范成芬发现老伴时常犯糊涂,脾气和行为也变得怪异。有天早上,老伴8时出门
期刊
时间不是美丽的敌人,它让美丽从单纯走向深邃。美丽的女子令人喜欢,勇敢的女子令人敬重,当一个女子既美丽又勇敢时,她可以无往不胜!  1973年,董卿在上海出生。父母都是復旦大学毕业的。她的父亲生长在农村,生活穷困,是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成为高材生,改写了一生的命运。所以他对女儿董卿也怀着同样的期望,从小就对她施以严格的教育,希望她能拥有自律、顽强、拼搏的品质。  为了培养董卿的文学素养,父亲
期刊
冰融残梅凋,叮咚溪山坳。  汨汨泉声远,一路逐料峭。  沙堤团云绕,柳舞绿丝绦。  迟日晴方宜,淑女步窈窕。  鸭沐春来早,浅池肥鲤跳。  莺啼歌北里,燕语话南郊。  坡岗靥李桃,接天黄金潮。  蜂蝶花中語,群芳试比俏。  蝈鸣和蛙噪,絮霏伴斜浇。  草色于莲青,土酥笋冲霄。  人勤春不迟,追梦康庄道。  天君拇指翘,最是人间娇!
期刊
结伴游海南,初上五指山。  一块女娲石,丘诗题壁上。  風吹林涛起,清幽自怡然。  青藤缠高树,丛林结花篮。
期刊
红色圣地赤水河畔,以“酱香、窖底、醇甜”三大特点扬名海内外的贵州茅台酒作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工艺独特、香醇沁人。而代代传承的酿造工艺,更是凝结了一代代茅台人的心血和智慧。  我们的主人公——全国劳模黄国刚,就是无数默默无闻的茅台酒酿者中的一员。可以说,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部新中国茅台酒厂的发展缩影。  劳模经历  黄国刚,1954年4月生,茅台酒厂制酒高级技师。199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贵州
期刊
铁翼扶摇万里风,  浮绒悬柱落无穷。  沉吟俯瞰人寰缩,  漫道回眸海市融。  三點昆仑礁塔近,  九重阆苑玉仙匆。  人随鹰降江天际,  回首羲和贡嘎东。
期刊
横空玉骨若为箫,  一曲清吹向遠郊。  依旧浅黄轻冷雪,  苍茫独立赋离骚。
期刊
人,无论多大年纪,只要母亲还在,就会觉得自己在这飘摇的人世是有根的,疲惫的时候,烦难的时候,就是有去处的。  上世纪60年代,爷爷和二爷爷分家,我们从原来那个大家族分离出来另过日子。父亲是爷爷奶奶的大儿子,所以,分家后,爷爷奶奶跟着我们一块过。父母亲生了六个儿女,加上爷爷奶奶,我们家十口人主要依靠父亲每月不到十元的工资度日,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为了让日子过得滋润一些,母亲整日里里外外忙碌着。农活
期刊
记者7月25日从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根据国家相关精神,为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贵州省近日下发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20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8年1月1日起,对2017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将惠及全省104万企业退休人员和38万机关事业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