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钱穆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对钱穆不以为然,尤其是他身上有种老派的不现实。
  这种不以为然也许能追溯到小学,在杨绛的散文《车过古战场》中,我第一次读到了钱穆,他看起来是个一肚子典故的固执老头儿,贫困,自尊心强。
  与杨绛同车上北京的他,始终不愿吃一口她给的饼干。为维系困窘中的尊严,宁愿趁人不注意时去站台上胡乱买些食物。一个在20世纪90年代初商品经济的浪潮中成长着的小孩,怎么能理解钱穆这种书呆子气的自尊心呢?
  那年头,经济迅速发展,万事都有新景象,老规矩彻彻底底过时了,不懂变通的人是被嘲笑的对象.这篇平淡的散文,也很快被我置诸脑后。
  再听闻钱穆,就是上大学之后。我无比惊讶地发现,在港台教授的世界里,“钱穆”是一个崇高的名字,代表着某种我们并不熟悉的信念。
  譬如我在学校的方柱子上磕破了皮,有人建议我向校长反映此地设计的不合理,并相信一定会得到解决,因为“你们的校长,那是钱穆的学生啊!”
  再譬如来自香港的郭校长,每逢学校里有个大小事,他总爱在演讲里回忆在新亚书院讲课的钱穆:当年,在一座破房子里,先生和学生都穷得没饭吃,但即便这样困窘,为了传统文化的使命,钱穆先生还是穿学士袍来授课。
  所以校长深有感触:“知识是有生命的,钱穆的《国史大纲》是在战乱中写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有血有泪。书院的重建也是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用生命去支援生命。这样学生在畢业的时候,带走的就不是学位,而是一生要走的方向……”
  他讲得动情,教学楼外的建筑工地也正一片热闹,学院的教学楼只建造了一半,无人知晓它能否坚持下去。报考的学生,多是奔着这里国际化的“全英文教学”与一纸港校文凭而来,学校最热门的专业是商科,大家最大的目标,无非练好英文,顺便从苛刻的教授那里争取好一些的成绩,以后上外企找份光鲜的工作。
  这时候,竟然有人来跟我们讲,学位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化,是从钱穆那里传来的书院教学的理念?!一个大一新生从人群中冒出来,带着老成的姿态对郭校长说:“您现实一点儿好不好?”
  说到现实,我们这些十八九岁的学生,看起来可比年过六旬的校长更现实。入校第一年,能让大家联合起来嚷嚷的事,是让学校引进英文四六级考试——因为有四六级证书,求职才保险。后来学校增设了党支部,尽管只在五楼的一溜教师办公室里占了一间,计划去体制内的同学便安心了,能体会港式大学教育,而又不耽误入党,国内国际两周全,于是皆大欢喜。
  我也不例外,上大学是为了一个好出路。我喜欢的是中国的文史,喜欢中文的写作,但那又怎样呢,准备出国,学好英文,这才是正经路途。梦想,又不能当饭吃。
  很长一段时间,我犹豫于是否应该遵从自己的心意追求未来的道路:要不要出国?是不是从此走在英文的世界里?
  一度我对此毫不抱希望,但读着钱穆的书,我还是动了心。他想必也曾饱受质疑与挫折,也是在疑惑与动摇后找到自己最终想走的路。这个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接受了新式教育,在常州读中学时,还曾与瞿秋白一起带头闹学潮的乡间少年,最后却长成了传统文化的维护者。在95岁高龄时,就因为有人质疑其享受特权,钱穆便搬出住了三十多年的素书楼,他也只说一句“人各有志,余亦惟秉素志而已”。
  这份固执,让我想起在火车上婉拒杨绛的钱穆。合上书本,我只能深深叹一口气,相信自己绝没有这么彻底的孤高的心。
  本科毕业时,尽管一位教国文的老教授建议我“试着去写点儿值得成为铅字的文字”,我还是选择了一条更实用更保险的道路,出了国,继续读国际新闻的专业。
  可是,即便身处伦敦的课堂上,我也常常想起钱穆。这里的师生会为着资本家掌握媒体对言论自由的损害而激辩,痛斥着“默多克与卡梅伦要好得共进晚餐”的传媒现状,那情状,竟像极了老辈人笔下的“东林风韵”:一党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曾以为钱穆对主流的不妥协是一种偏执,原来,英国的知识分子也一样。
  在英伦三岛的雨雾中浸淫,看着这里高校中知识分子对自由与真理不松懈的追求,我明白了20世纪50年代的钱穆,在饭都吃不饱的景况下,还穿着学士袍去上课的意义所在。那是在花果飘零的绝境中,依然要守护知识尊严的努力,是到困窘之际,也依然心怀天下的属于知识分子的傻气。
  他们不向现实投降,不向污浊妥协。因为即使整个世界都贫困无力,只要教育还在坚持着对人类灵魂的关怀,不放弃激发学生更高贵品性的可能,社会总有希望。
  要读过这些书,走过这些路,见过这些人,我才终于相信,坚持自己的信念,并没有那么古怪;追求自己的梦想,也并不一定那么不现实。相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现实,生活才有这些美好。
  终于有一天,处理完课业后,我打开文档,决定学学钱穆的“傻气”,开始写一些自己内心真正想写的话,把对现实的考虑都扔一边去。“不论未来如何,我都想在符合自己信念的道路上走下去”。
其他文献
弟子问大师我想知道人类最古怪的地方是哪儿  大师答说他们的想法总是很矛盾——  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  他們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  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  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时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期刊
海南岛很早就有人住,这些人能很早就与大陆有过往来,往来过程中有过友情也有过怨仇,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在漫长的时期中,不管是海南岛还是南粤基本上都处于荒昧状态,荒昧中为数不多的先民保持着一种我们今天很難猜度的原始生态。战国时的《尚书·禹贡》和《吕氏春秋》中所划定的九州中最南的两州是扬州和荆州,可见海南还远处于文明的边界之外。战国顾名思义是政治家和军事家特别繁忙的年代,而在海南岛,只听到一个个熟透的椰
期刊
在晚清的时代巨变中,知识分子的人生观念悄然发生着变化,自我价值在革命进程中的确立和消解促使每个人思考如何对待个体生命和社会理想两者间的关系。烈士化心态的出现是晚清知识群体的重要心理特征。  历史的脚步迈进20世纪的大门,虽然中国依然没有摆脱国贫民弱的困局,《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署更令本已岌岌可危的时局雪上加霜,知识分子却表现出亢奋的精神状态,飞扬的文字间充满了自信的豪情。光绪二十四年(189
期刊
国学究竟应当如何学?具体来讲,它应当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知识层面。从知识谱系上看,国学以经、史、子、集四部为主干,涉及哲学、史学、文学、戏剧、书画、音乐、兵家、农家、医家、法家、杂家、星象、数术等等。从内容上看,国学大致涉及学术和技艺,包括我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门类,从上层精英传统到民间习俗文化,都可看作国学的范畴。从根本上说,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集中反映,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因此,国学不适
期刊
清代的陋规名目繁多。  京官的陋规大体可分为放差和坐京两种。放差陋规是指京官奉派出京办事时,由沿途或办事地点官员馈赠的盘费,雅称“钦差程仪”。每逢钦差大臣莅临本土,地方官为了联络感情,经常趋迎馈送,而钦差大臣也往往来者不拒。坐京陋规,是京外官员以各种名目向中央政府官吏进奉的钱物,大体分“部费”和“礼费”两类。部费是指地方官向中央申报某些待审批的项目、待报销的经费、待核准的政务时,奉送给主管部门的“
期刊
臣等謹按:《家范》十卷,宋司马光撰。光所著《温公易说》诸书已别著录,是书见于《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者,卷目俱与此相合,犹当时原本。自颜之推作家训以教子弟,其议论甚正,而词旨泛滥,不能尽本诸经训。至狄仁傑著有《家范》一卷,史志虽载其目,而书已不传。光因取仁傑旧名,别加甄辑,以示后学准绳。首载《周易》家人卦辞、《大学》、《孝经》、《尧典》、《诗》思齐篇语则,即其全书之序也。其后,自治家至乳母,凡十
期刊
每次讀到《三国演义》里秋风五丈原一段,总为孔明最后的遗言而唏嘘。“费文伟可继之”,普通的一句话,放在生命的尽头,则别有意义。死亡可以让一切坚固的畛域——家、国;公、私;义、情——烟消云散。面对死亡,孔明其实可以不必再是大汉丞相,可以随性地想想黄氏,想想瞻儿,然而直至此刻,他心之所系,仍是蜀汉的未来、光复的大业。公而忘私的事迹说来并不罕见,单提这句话,在于它让人看到死亡刹那的屈服——那一刻,信念战胜
期刊
第一等好事是讀书然而书海茫茫并非所有人都能似硕学鸿儒那般畅游其中需先有一引路之路标这路标便是教科书教科书很不起眼但即使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当初也是以此为起点对于那些不喜读书之人教科书更可能是其唯一的文化滋养如果说那些皇皇巨著反映了精英阶层的智识教科书则影响到整个国民的素质在我国近代那个革故鼎新的时代新一代教科书更是以其开启民智灌输崭新观念之功用推助着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
期刊
司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住在城郊西北一个小巷中,居所极为简陋,仅能挡风遮雨。夏天为避暑热,他请工匠挖地丈余,用砖砌成地下室,读书写作其间。大臣王拱辰当时亦居洛阳,所建宅第凌天高耸,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邵康节则打趣说:“一人巢居,一人穴处!”  司马光不收任何人送给他的礼,就连皇上的赏赐也不受。仁宗皇帝临终前立下遗诏,赐予司马光等
期刊
在笔者收藏的名人墨宝中,有两轴郭沫若行书八言联。  对联上联为:谋在于众,断在于独;下联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落款郭沫若,下鈐篆书“郭沫若”白文印,“鼎堂”朱文印。  郭沫若,号鼎堂,是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大师和“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周扬语)。他不仅在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开拓了一代新风,而且在历史考古、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研究诸方面也有特殊贡献。与近代国学大师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