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质量监测数据,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的福田经验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573346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通过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应用,在教育发展中做到管理有依据、办学有方向、教育有方法、质量有提升,促进了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具体措施包括通过打造“数据玩家”和构建“结果应用体系”,从人才和机制两方面入手推进质量监测结果的研究和应用;通过综合研究、对比研究、个体研究,助力区域实现基于数据的精准施策;通过梳理问题清单,激发教育改进行动.
其他文献
给个体呈现一副正视前方的眼睛线索,会使个体的行为发生明显的变化,即出现眼睛效应.以往研究发现,特质公我意识较高的个体在眼睛线索下会表现出更多利他行为.本研究采用句子
已有研究发现品质/外貌自我评价与外显自尊密切相关且受性别的调节,而内隐品质/外貌自我概念是否与内隐自尊相关以及其中的性别差异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多因素特质内隐联想测
决策信心是个体对自身决策正确性的主观评价,是对决策过程的元认知体验.决策信心校准指决策信心水平与实际的决策正确率之间的匹配程度,其指标有信心水平和决策正确率的相关
本研究基于简单阅读观理论,以两个样本共计666名大班至四年级的汉语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索了识字量和词汇知识在儿童阅读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对重要性的变化.结果 显示,在阅读
为考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就业压力和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职业成熟度量表等对7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显示:(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
教师支持是师生关系的重要指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学生的学业和行为特征会影响教师支持,但是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学生个体特征的影响,极少考察学生所在小群体的作用.本研究
摘要“1 3”培养试验项目是北京市教委扩大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石景山学校连续招收四届试验班,探索实践“1 3”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培养具有“健康身心、科学思想、人文情怀”的综合人才为育人目标,打通初高中学段,优化课程结构,创新学生学科实践和评价方式,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范例与模式。  关键词“1 3”培养试验;人才培养模式;初高衔接;核心素养;量规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
以0~7岁学前儿童为样本,采用元分析方法考察父母教养方式(积极和消极)与幼儿焦虑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检索,共获得26项研究,含136个独立效应量,被试总数达13565名.由于部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