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的艺术特色探究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琵琶行》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枚闪闪发光的钻石,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是浔阳江头一情景,这是一篇长篇的抒情诗,其中有着很多的艺术特色,包括诗的语言、描写手法、词句的应用等,本文则要着重分析一下《琵琶行》,即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行探究和赏析。
  关键词:《琵琶行》;语言;音乐;艺术特色
  一、《琵琶行》的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1.语言以通俗明快为基本风格
  白居易的诗都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相传白居易在写完每首诗以后都会念给他旁边的婆婆听,如果婆婆听懂了,白居易则认为这首诗是好诗。《琵琶行》的语言也是通俗易懂,诗中运用了我们很多常见的一些语言,从这些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是人的真情实感。例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句,不仅仅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抒发作者内心感情的高潮之处,同时接近白话,大多数人都可以读得懂,体会到其中的感情,作者通过这一句把自己和琵琶女的命运联系到了一起,在人们感叹琵琶女命运悲惨的同时,也使得人们不禁对诗人被贬不得志的遭遇产生同情之心。作者在抒发内心的悲痛的时候,并不是一味的描述自己的感情,只有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大部分是通过对周围景色的描写来衬托整首诗的感情色彩,“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作者在琵琶声中的回忆,说“杜鹃啼血”“猿哀鸣”来传达给读者此时内心的想法。
  2.叠字的巧妙运用
  《琵琶行》中多处运用叠字,也是探究这首诗艺术特色重要的一部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其中的“嘈嘈”“切切”就是诗中叠字运用的靓丽之处。首先,这两个字可以认为是形声词,是对声音的描写,分别表现了大弦和小弦在音色上的差别;其次,“嘈嘈”“切切”叠字的应用,表现出了所弹音乐的节奏感,更加形象的表现了琵琶词的美感;最后,“嘈嘈”“切切”的声音映射出作者内心愤慨、郁郁不得志的心情。还有其他的叠字“弦弦”“声声”“续续”等,不仅在语法上,而且在神韵上都得到了后人的广泛认可,可以说,叠字使得这首诗增润了很多,使这首诗的认可度得到了更高的提升。
  总之这首诗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上都有着非常高的欣赏性,文字运用的优美是本首诗能够流传的重要原因。
  二、《琵琶行》中的音乐艺术特色分析
  1.通过音乐传达感情
  在《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是其另一艺术特色,通过音乐的描写来传达感情是《琵琶行》中的独特之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一句,前一句通过对琵琶女的所演奏的音乐的描述,表现了琵琶女内心的悲伤,而后一句是作者的揣测,“似诉”一次说明作者对音乐听的并不是太清晰,但是作者说其是“平生不得志”,表现了作者的真实感情,那就是被贬的凄凉。“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首先作者对琵琶女的描写细腻到位,渲染悲凉气氛,表现琵琶女的命运悲哀,其次,通过对琵琶女的描写,也流露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心情,作者此时不得志,内心的悲伤不禁随着琵琶女而流露出来,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现了作者将自己的命运和琵琶女的命运做了对比,进而将自己的遭遇和琵琶女放到了一起,认为都是苦命之人,在对琵琶女表现出同情的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无奈。
  2.多种演奏风格对比
  《琵琶行》中多处在描写声音,而多种演奏风格的对比也是非常突出的特点。第一是有声和无声的对比,“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后边的三句是前面“弦凝绝”的一种延续和回味,虽然无声实有声,虽然无情实有情。第二是演奏内容的对比,《霓裳》和《六幺》,一个是帝王所做,一个是民间相传,这两个作对比的作用有两个,其一是表明琵琶女演奏的技艺高超,其二是表现了作者的内心的感情,分别寓意着作者的得志和不得志的处境。第三是音色的对比,“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则是大小弦音色的对比。第四是演奏节奏的对比,“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前面是欢快的节奏,后边则是舒缓的节奏,也能体现出作者内心的悲怆。
  总之,诗中运用多种演奏风格的对比,不论是在表达情感,还是为诗本身润色,都起到了非常独到的作用,为《琵琶行》提高了可赏析度和美感,这也是这首诗广为流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结语
  《琵琶行》是一首感情丰富并且鲜明的诗,不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描绘的手法上都有着很好的赏析性,这首诗通俗易懂,能够启迪我们如何运用文字和描写来传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可以学习到艺术创作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能够领略到我们国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体会唐朝文学创作的风采,对当前的文学创作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丰镜. 漂浮与融合——从诗人仕途心态看《听颖师弹琴》与《琵琶行》[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6) .
  [2] 李娜. 从《琵琶行》看白居易诗歌创作的内心情感及艺术价值[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07).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还是存在许多不足,高校还处在传统的教与学模式,还没有很好应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创新。而电脑、智能手机、多媒体、网络等在师生和高校中广泛使用,为学习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学习创新;网络综合学习平台;开放式  由于民办高校存在许多先天性不足,更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学习创新。随着电脑、手机、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普及,为民办高校的学习创新提供有力条件。民办高校只有更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教学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的现实条件阻碍了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文章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认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效益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点,其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取得成绩和更好地发展,这里的发展指的是技能、价值观、情感与知识
期刊
摘 要:当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笔者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就如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在现代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许多不良的观念与意识充斥着大学生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导向。高校在就业
期刊
摘 要:铜鼓是木柄瑶祖先从古州八万寨迁出时所携带的宝物,一直被视为神灵。每年农历正月初三,木柄瑶都要跳铜鼓舞,以纪念先人,欢庆节日,祈求健康长寿、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其舞蹈动作是模仿劳动生产中的打谷动作,是木柄瑶同胞最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原生态舞蹈,木柄瑶的农耕文化也随着舞蹈展现出来。  关键词:木柄瑶;铜鼓舞;原生态;农耕文化  木柄瑶铜鼓舞是木柄瑶同胞创造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深受瑶族人民喜爱
期刊
摘 要:当今,中国竹笛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民的关注。本文从竹笛教育体系改革、竹笛作品的新创作、竹笛的本身的改良、女性演奏家的加入以及竹笛材质的探讨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只有将传统与外来相结合才能够使更加推动竹笛向前发展。  关键词:传统音乐;竹笛;作品创作;改革  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竹笛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与文明。在漫漫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韵,赢得了世
期刊
摘 要:随着学分制的改革,大学生班级意识逐渐淡化,大学生公寓成为班级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历来也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公寓平台;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公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继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随着高校教育教
期刊
摘 要:21世纪以来,随着健康生活方式的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运动营养食品不仅为运动人群,也为非运动消费者广泛接受,成为实现健康生活方式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以美瑞克斯在中国的品牌战略管理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美瑞克斯运动营养品牌的战略管理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从其发展历程、品牌定位、品牌架构、营销组合和品牌沟通等几个视角来分析,剖析美瑞克斯在中国站稳跟脚的原
期刊
一、史学动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唱响史坛的社会史,可谓一咱高歌猛进,令人刮目相看。从早期关注日常社会生活、社会结构以及人口、婚姻、家庭史的研究主题到90年代后期“区域社会史”的兴趣,再到新世纪以来特别抢眼的“环境社会”或“生态社会史”与“医疗社会史”的兴起。社会不仅仅在抢滩圈地中占尽优势,而且在“武器”(即理论、方法)的运用上也尽领风骚。今日人文科学跨学科和跨文化的发展,已经导致任何理论创新
期刊
摘 要:关于当代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主体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这一研究是学界的重点问题,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价值主体”时代性的研究对于提升集体主义的接受程度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本文对当代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价值主体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为今后的研究过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价值主体;研究综述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关系复杂化,有人认为:经济利益的多
期刊
摘要:在小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本文从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关键词:阅读;小学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