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巴赫小提琴《恰空》的创作手法及演奏技巧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2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巴赫其音乐展现出了理性与逻辑的深刻思想造诣,其创作体裁丰富多样,《恰空》则是他被誉为“小提琴曲中的圣经”的经典曲目。
  巴赫在《恰空》中两方面上发展了小提琴音乐,主题旋律性风格以及和声上多声部风格,演奏出了庄严华丽的旋律。简单的主题及材料融入各种变奏手法中,将小提琴在复调的多声部音乐表现出精湛的演奏技巧,极大发挥了提琴的独特气息,并感受着多把提琴的幻象。演奏者在演奏时想象各声部是不同的乐器演奏着不同音色,原本枯燥的音符也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
  从演奏技术上来看,巴洛克时期小提琴的制作以及对演奏者的扎实基本功高要求,以上两种情况决定了巴赫只能在多声部音乐上进行钻研创作及发展,演奏者也无法像演奏之后时期音乐作品一样演奏巴赫时期作品。因此,如何在多声部和声中演绎音乐中清晰的旋律线条、发挥娴熟的演奏技巧,是对现代小提琴演奏家提出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小提琴;巴赫;技巧;局限性
  1《恰空》的创作手法
  1.1作品曲式的浅析
  小提琴的《恰空》与管风琴的帕萨卡地亚,都源自古老的古舞曲形式,后来都发展成为一个由八小节主题不断重复的四分之三拍的舞曲,有一点不一样的是,《恰空》在这些主题中允许出现在每个声部中,和声形态为Ⅰ-Ⅴ-Ⅵ-Ⅴ;但管风琴的帕萨卡利亚主题舞曲却只能够在低音声部,且最初和声形态为Ⅰ-Ⅳ-Ⅴ-Ⅰ。
  主题为d小调,3/4拍的连续变奏变奏曲式,8小节的主题乐段,30个主题变奏乐段。采用同主音大小调转换形式,三段體布局构成,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
  主题--Var.15:共132小节,由第二拍进入乐曲主题,以八小节为核心的主题乐段,宗教意味的威严而堂皇壮丽,奏出如管风琴的效果,含有悲伤的色彩;整曲都是从前八小节固有的节奏风格贯穿始终,是以固定的程式化和声进行Ⅰ-Ⅴ-Ⅵ-Ⅴ变奏而来。
  Var.16--Var.20:共76个小节,此变奏由悲伤的d小调进入众赞歌式体裁的D大调,旋律给人带来一股夏日暖阳般惬意,并升华至全曲华彩段落,在第二十个变奏处达到全曲的顶峰。
  Var.21--至主题再现:共49个小节,音乐又转归为d小调,乐章的结尾部分以主题原型再现,从而赋予乐曲以沉静安定,最后短短的五个变奏与第二部分D大调的明朗形成光与暗、激情与暗淡的鲜明的对比,回归到主题信仰之源。
  1.2作品的速度变化
  速度是决定风格的重要因素,从过去文献表明,巴赫从未在手稿中标注演奏速度,但从后期们的演奏大师的处理实践总结,可发现大致对此曲速度的理解,Karl Fleisch建议我们用行板(Andante)即60次一分钟来演奏,小提琴家 Auer则用庄严地(Grave)演奏,也都符合巴赫时期音乐特点。通过欣赏不同演奏家的音乐专辑及版本,乐曲速度的概念,在演奏中,应当注意细节变化,在乐句进行中思考,在部分变奏的结尾与衔接处,因为情绪或表现的需要,乐句在节拍中合理的拖长。
  1.3作品的旋律体裁
  三种类型的旋律线条体裁贯穿整曲:众赞歌、抒情诗、以及托卡塔。
  (1)在主题运用的众赞歌加入旋律,并在第一部分最后和全曲结尾处以变化形式再现一下,众赞歌源自于圣咏,即在宗教活动仪式上信徒们一起咏唱对的音乐歌曲,采用四声部合唱形式,使得《恰空》主题更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2)在第三变奏第25-32小节运用类似抒情诗体裁,其特征是旋律线条突出,有螺旋式起伏的旋律性,主要源自古希腊时期的民歌,一般伴着音乐歌唱、吟唱诗歌性的旋律,运用至曲中使得《恰空》具有抒情诗般诗意和人文色彩的音乐特征。
  (3)第十一变奏第89-97小节运用了托卡塔式的旋律,其风格属于热情自由、充满了活力,一般速度比较快,节奏紧促。除此以外,《恰空》作品中还呈现出了宣叙调诗意般朗诵,华彩段落庄严灿烂的旋律线。
  2《恰空》演奏技巧的透析
  2.1左手音准的保持、手型的调整
  在演奏《恰空》时,需要我们重视音准问题。此曲为多声部复调音乐,是由多个声部横向同时进行的,首先需要听辨出全曲主要旋律线条,在阅读谱面时先在脑子里或钢琴上模拟横向声音的音高,确定旋律线条,这时要求我们放慢速度,同时把握纵向音准,控制手指按弦的最舒适触感和位置,最后再强调横向旋律线条与纵向和弦的总体音准,慢速练习是让头脑清醒地控制肌肉并解决困难点的最佳方法。
  在演奏巴赫的音乐中,保持自然状态演奏是一定的,复杂的乐句也要求腕关节和指关节都非常的轻松,手指弯曲的弧度要足够的大,触弦十分轻巧,手指第一个关节在飞速活动,在抬落手指过程中只离开琴弦的一点点距离。手指在按到琴弦底部后会停顿片刻,才慢慢抬起,贴在琴弦上升的一个过程中,指尖稍稍会往手掌内侧方向往里勾,这个动作会让琴弦的震动、发声的时值长短得当,处理的声音,会变得温润有致、余韵悠长。
  2.2合理的演奏音响的控制
  在演奏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中,一个乐章需要用一个力度统一的音色,在任何乐章都是如此,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单调乏味,而在音色的总体范围内,我们也要用一种深度的,做出一些有说服力的细微变化来表现整个乐曲的细节,大多和钢琴作品情况一致。
  现代琴码弧度较大,当同时拉奏两个以上的音时需要用分散和弦形式,在旋律声部时弓身尽量多停留一会。把低音演奏成类似装饰音的感觉,演奏时需控制在节奏前,同时把上声部的音卡在正拍上,在换弦时以中间弦为中心加一点弓压。
  2.3主题旋律声部的节奏律动
  主题的重音随着作曲家巴赫安排在强拍上,在巴赫作品中要注意重复节奏型的准确性。主题《恰空》是在弱拍上、从第二个四分音符开始的,重复出现的八分附点音符时值要拉够,否则会在听觉上与随后简短音符产生三连音的误会。切分的特性,几乎在所有变奏中都得到了体现,第十一变奏至第十四变奏中,各种连音的节拍要准确无误,要能使听众明确感受到变奏中丰富多彩的复调和声的变化;第二十九变奏中,在演奏三连音时注意时值的平衡,以及右手换弦的控制和力量搭配,所以节奏的准确性及规范性才能表达出巴赫创作音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德]Michael Wersin.聆听巴赫.漓江出版社,2014.
  [2][德]阿尔伯特.施韦泽.论巴赫.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美]Craig.Wright.聆听音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作者简介:段舒芸,性别:女,出生年月:1996年05月31日,籍贯:湖南省株洲市,职称:研究生,研究方向:小提琴演奏。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语文是初中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以及语言运用等能力均有积极影响。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形式也趋于灵活,在新课标教学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初中语文生态课堂,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体验更好,进而表现出良好的语文学习持续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态课堂;引导性  引言  生态课堂的构建基础是良好的授课内容,而授课内容作为师生交流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的范围较广,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包括政治引导、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怀等。德育教育理应伴随学生一生,而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德育教育单纯依靠德育课程教学显然不够,必须让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科教育中,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让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相互渗透,有效融合,让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共同发展。本文主要就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渗透融合问题进行探讨,明确其融合的重要性,并探
期刊
摘要:现如今,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作文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处在这种环境下只有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综合把握与应用,从而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也能在有效语文作文指导中得到提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指导教学中需要通过提升学生读与写的能力,从而积极推动语言的构建与应用、学生审美能力的锻炼与提高以及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期刊
“主题教育活动的基本含义,是指把具有一定特征的某种基本思想作为核心内容,并在活动中使其得到充分体现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围绕某一个主题或者某系列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情景化了的思想认知教育、道德修养提升和法律意识启发,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和思想对话中进行各种思想体验,促进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发展,具有针对性、适切性、操作性、创新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风趣幽默活动对教学起着重要作用,而教师课堂切入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老师通过精确的切入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趣味,为精彩的语文课堂打下基础。  素质教育观提出教师要与时俱进,多角度探寻文章的切入点,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题目、作者生平、相关作品等为切入点,分析通过这些切入点如何达到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准确切入;高效课堂
期刊
摘要:科学技术极大的都改变了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教育方面也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支持教学的发展。当今社会,电脑、多媒体教学已发展为潮流,越来越的教师也接受、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教学不再停留在黑板、粉笔时代,而是进入了科技时代。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更应注意科技的应用,运用创客教育模式,提高教学的质量,为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提供硬科技的支持。运用创客教育的目的是让当今教学的方式方法更具
期刊
摘要:基于信息技術教育的发展的背景中,要做好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创新思考,要用更全面的地理知识,有趣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出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初中地理的优质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初中地理;信息技术;创新  前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愈发广泛,这也为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初中地理教学作为地理学科的启蒙教育,做好对学生地理认知的启发,成为教师主
期刊
摘要:当下学校的美育教育比较突出的体现在了对于“优美”或“秀美”的呈现上,而对于美之内涵的另一个方面“壮美”却少有提及,本文从对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内容分析,结合一些初中地理教学实例,阐述了地理学科对于进行“壮美”的美育教育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美育教育;地理教学;壮美  学校的美育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正如高尔基在《母亲》这本著作中写道:人们是为着美而生活在真理和自由之中,谁能更虚怀若谷
期刊
摘要:班主任的沟通方法和语言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管理班级的效果和质量。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手段,所以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班主任平时可以使用有效的沟通方法和学生沟通,往往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学习情况,从而构建彼此和谐的关系,进一步推动班级有效的管理。本文就初中班主任管理中语言艺术和沟通方法相关内容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语言艺术;沟通方法  在新的歷史时期,教育
期刊
摘要:历史教学侧重于结合知识,关注每个时间段。可以说,没有时间的故事只是一堆文字,毫无价值。这就是历史时间观念的意义。历史的空间概念要求学生观察和分析特定空间联系中的事物,这是学生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也是他们了解历史所必需的重要概念。  关键词:初中历史;时空观念;培育策略  引言  在历史的五大核心成就中,实现时空观念是基础。历史教学中对时空观念的维护,不仅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有序的历史知识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