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渗透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hensh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以德为先。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中学生,他们的鉴别和自制能力欠缺,很容易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十分必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网络道德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0-0036-03
  
   引言
  网络日益深入校园生活,并逐渐成为中学生传播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网络极大地促进了中学生形成自主、独立、创新等健康的人格特征;另一方面,如果长时间接触网络,又缺乏正确引导,很容易形成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地给塑造健康人格带来新的严峻挑战。由于中学生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使他们在琳琅满目和鱼目混珠的信息面前,出现了种种道德失范问题。处在教育第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网络、理解网络,培养他们的信息道德意识,以此来规范学生行为。下面笔者就多年来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剖析信息技术课堂中呈现的一些网络道德现象,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剖析
   现象1: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偷偷使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
  分析:现在一种普遍现象就是,不管自己家里有没有电脑,中学生几乎都申请了属于自己的QQ号码。中学生在充满竞争和学习压力的现实生活中缺乏交流,他们感到内心的孤独和无聊,但又不满足于以往那种封闭的交往圈,他们渴求结识更多层面上的朋友,由此他们将目光投向网络,显然,网络可以提供他们想要的。另外目前QQ农场、牧场非常盛行,学生都乐在其中。
  后果:网上的这种人际交往必定会对中学生各方面造成影响,其中包括心理健康、情绪、学习生活、性格等。学生只是跟一些不知真实年龄性别的网友进行交流,甚至有些只是来回对骂,言语随意放纵,讲一些不文明的话。报告显示,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的调查显示,有6.6%的学生出于好玩或表现个性;有21.3%的学生是由于发泄的需要;有5.2%的学生是因为大家都用,所以自己才用。以上数据表明,当今的中学生因网络而价值观念模糊,没有意识到欺骗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观念意识淡薄。另外,网上聊天常常引发网恋,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很弱,很容易上当受骗。
  现象2: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
   分析:针对学生深陷在网络游戏中难以自拔的原因,笔者认为是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的网络游戏都是针对青少年好奇冒险的心理特点设计的,有的游戏中增设了大量暴力、色情内容,这对青春萌动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具有强烈的诱惑力。玩者往往在这样的虚幻世界里,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久而久之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另外现在的中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一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情况,特别是那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有机会接触网络游戏很容易达到痴迷的程度。
  后果:由于痴迷网络游戏,学生荒废了学业。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游戏中不健康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诱使青少年心理畸形发展,道德认知被模糊。网络游戏的内容不外乎升级和买装备,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多,上网费也在不断增高。而且,玩游戏所需的游戏卡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充值。学生又无经济来源,这在无形中给中学生增加了经济负担。当学生为此负债累累、无法承受负担时,就会走上杀人、抢劫的犯罪道路。
  现象3:有些学生盲目上网,浏览垃圾网站
  分析: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生理和心理正在发育成长并逐步走向成熟。强烈的好奇心造成了一些学生对网络的神秘感和极度的向往,而网络内容的丰富性、新奇性和神秘性正迎合了广大中学生心理的需要,使他们一旦陷入便不能自拔。
  后果:对于心智不成熟、自控力和责任感比较弱的中学生而言,网络既是一扇通往神奇世界的大门,也是一个无限巨大的“垃圾场”。网络的开放性使任何国家、任何组织、任何人都可以将各种各样的信息发送到网上,这些信息中不乏宣扬色情污染和暴力问题、网络恐怖和欺诈问题。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近年来,由于浏览色情网站,使青少年杀人、抢劫、骗财及骗色等犯罪案件已是屡见不鲜。
  
  二、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方法
  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是由于上网而产生的,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阵地”。所以,信息技术课将成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战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担负起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任。下面具体谈一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一些做法。
  1.在教学目标中要明确网络道德教育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它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作用和评价功能。在课堂教学目标中明确网络道德教育目标,有助于教师对网络道德教育的调控和强化。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第二章《信息获取》和第七章《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涉及网络知识较多,我们不妨因势利导,在网络知识教学的同时增加或加强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
  例如,在讲《文件的下载》这一节时,学生徜徉在网络海洋中,网络的共享功能给我们查找或下载某个资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我们在使用网络资源的时候一定要遵守网络道德。在这一课里,笔者就制订出明确的网络道德方面的目标:①尊重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防止侵权行为。②注重计算机安全意识,防止病毒的感染和黑客的破坏。③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做到不阅读、不存储、不传播。
  又如《信息交流》这一节,讲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E-mail、BBS、QQ等,在教学目标中,笔者增加了反垃圾邮件、论坛交流要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以及QQ防盗方法等网络道德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2.在教学内容上渗透网络道德教育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体现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可以加强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首先,要围绕网络道德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在网络知识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中已经体现了网络道德方面的内容,我们就要重点向学生介绍网络道德方面的知识。例如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第二章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是向学生介绍搜索引擎的相关基础知识以及搜索技巧。由于学生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具备一定的上网搜索实践基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奋点,因此,对于搜索活动本身他们往往更感兴趣,甚至在活动中会不知不觉地偏向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有的学生沉迷网络聊天、游戏、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对学生上网的目的做出严格限制和引导,主要是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指导他们学会用正确的客观的态度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使他们更好地利用好网络信息,促使他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思维的偏差,让他们主动思考“为什么上网、能上什么网、应该上什么网”等问题,从而真正增强自我防御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
  其次,在进行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多媒体信息加工等内容的教学时,可以选择网络道德方面的内容作为载体,以渗透网络道德教育。例如在讲文本信息加工时, 笔者选择了美德方面的文章作为加工的内容,这样可以加强和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在讲表格信息加工时,笔者让学生用Excel图表分析中小学学生上网情况数据,通过对“中小学学生上网人数分布”、“上网内容分布百分比”、“上网对学生的影响”等图表的分析、研究、总结以及教师的及时引导,培养了学生正确上网的观念,渗透了网络安全意识。
  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增加网络活动方面的教学内容,如QQ、E-mail、淘宝网等。有许多学生第一次触网经历是从QQ开始的,QQ作为一款即时交流软件,它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网络道德的网络应用之一。笔者就从QQ的出现、发展、功能升级讲起,学生学习的兴致高,课堂气氛容易调动。比如在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碍于情面,不敢面对面地问教师问题,担心自己问的问题是不是过于简单,会不会被教师耻笑、批评,所以笔者和学生通过QQ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教学,既能增加和学生交流的机会,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通过文明聊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养成不使用侮辱性、猥琐、攻击性语言,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慎交网友。又如目前上淘宝网买东西成为一种趋势,我们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网上大型购物网站的一般购物流程,以及每个环节要注意的网络道德问题,如表1所示。这样学生学习到了网上购物时要遵守诚信制度以及养成文明诚信购物的习惯。
  3.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网络道德教育,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变
  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展现出来,再根据上课时学生表现出来的情况略作调整,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开展一些网络化的主题教育,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主题辩论、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精心选择贴近中学生实际的案例,寓教于乐,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懂得一旦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惩处,甚至悔恨终生。例如,“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是第一章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教材中提到了“网络成瘾症”,但作为教学补充资料阅读出现,就可能难以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因此,就“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进行辩论,将对这一问题持相反意见的学生双方分成两组,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理由批驳对方的观点。本案例采用辩论式讨论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竞争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敢于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网络的认识,而且培养了他们表达、交流和评价信息,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结束语
   “你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轻易就把我困在网中央……”网络确实困住了很多青少年学生。教育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获取、加工、传递、评价信息的能力,也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绿色上网”,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件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去探索新方法,更需要你、我、他,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卫红,江圣招.信息技术课堂中网络道德现象的剖析及应对策略的探究[DB/OL].http://www.xxjscn.com/
   jiaoxueyanjiu/lunwen/20091203695.html.
  [2]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教育对策[DB/OL].http://www.no12.zfjy.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198.
  [3]王红燕.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J].发展,2009,(4).
  [4]王金英.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成因、危害及预防[DB/OL]. http://bzr.teacherclub.com.cn/dts/publichomework/
   publichomework!public_homework_show.action?id=2752855.(编辑:王天鹏)
其他文献
门径1997年的春天,我从天津大学毕业,告别了导师邹德侬先生和杨昌鸣先生,因为急着见已经在北京工作的女朋友,4月份就到部院报道了。没想到,正赶上当时已经赫赫有名的崔愷总建
一直以来,电视新闻都是传递信息和交换资源的主要平台之一。新闻演播室良好的建筑空间、环境能够有助于新闻信息的真切传播。目前,新闻、电视节目的制作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主要的老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很好地胜任这个工作。现在基本上父母只有一个孩子,当教育上遇到困难或者困惑的时候,有些家长会显得手
把坡耕地耕层熟土和心土层生土进行五种重量组合,来模拟坡耕地不同土壤侵蚀状况;在五种组合的土壤上,采用盆栽试验来评估遭受不同侵蚀程度下的坡耕地生产力,以及通过施肥来恢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词语,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李白和孟
1997年方案组成立,崔愷40岁,是建设部设计院的总建筑师,还有我们4个二十五六岁刚刚毕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我和徐磊来自天津大学,文兵和水山来自清华大学。那时的我们应该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小学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都发生了一定变化。本文主要从小学体育教学出发,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而为促进小学教学现代化与信息化提供
收到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主编的《守望者的凝思:读懂学校、读懂校长》系列论丛这套书,沉甸甸的厚重之感压在掌心。《守望与凝思之间——北京师大附中教育创新研究》、《格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小露珠无私奉献
全国各地小学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被注入新的元素。传统的课堂教学那种没有活力的氛围也在逐渐地消失,慢慢地变成昂扬向上、富有活力的课堂,这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