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思考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sha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当前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提问频繁且显得随意,常常出现“满堂问”的现象。如何改善课堂提问的策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思考。
  一、预设与生成,有效提问
  真实的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具有很大的生成性。要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性,教师就要学会捕捉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或有价值问题的诱因进行点拨提问,加以重锤敲击,从而激起共鸣、碰撞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时间与空间,等待提问
  現实的课堂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非常希望学生能够按教师的设计意图来回答,但没等学生回答,细心的教师就组织语言加以引导,在提问与引导学生回答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0.9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很少能充分思考并构思答案,他们的回答只能是长期学习积累下来的一种本能反应,或是杂乱的语言表达。如果教师能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课堂会发生以下变化:(1)学生回答问题时增强了信心;(2)学生增加了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3)学生的回答更完整;(4)学生学会从其他同学的回答中对自己回答的语言进行改进;(5)学生会提出更多其他的解释。然而,大量的课堂反映,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很少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学会思考,因为感觉上的“冷场”会促使教师重新组织语言加以引导,同时他们也担心,延长回答问题的时间,教学任务会完成不了。
  三、重点与难点,精选提问
  以扣紧教学重点为基点精选关键问题,可以改变课堂教学胡子眉毛一把抓,重点不突出的现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以讲为主为以读为主;可以克服“满堂问”的缺点,切实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四、艺术与实效,共同提问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数学思维。没有数学思维,也就难以谈“创新”,这一目的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提问总是与思维相伴,提问是思维的起因,就像“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样,数学思维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课堂提问”的特点:问题提出要自然,问题背景要清晰,问题进行要有梯度,思考问题要有时间。
  课堂提问要有适当的深度和广度,如果问题过浅,提问所含信息量少,就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如,这样提问:“经过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点,有且只有几个平面?”学生会毫无困难地回答“一个。”这显然信息量过小,没有深度,如果改为:“经过三个点,有几个平面?”学生可能不好回答,要对三个点的位置关系加以研究和分析,着重考虑三个点共线和不共线两种情况。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没有深度,信息量小,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信息量也处于适当的程度,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但是课堂的深度过大,问题中所包含的信息量过多,超过学生力所能及的程度,就不恰当了。因此,课堂提问要适当,提问所含的信息既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只有当学生感到有一定难度,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又能解决,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时,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感叹学生不会提出问题,其实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方式上多下功夫,那么课堂的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所进步和提高。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也会带着问题来又会带着问题去了。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依赖于教师雄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个人性格情操的陶冶等。为了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让我们所有数学教师共同努力吧!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宝应县曹甸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言的表达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增强语言的规范性、趣味性,以提高课堂效率,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从当下美术教师存在的语言问题出发,探究规范美术教师语言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一、美术教师的课堂语言现状及转变对策  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会面对
摘 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可见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兴趣培养和打基础的阶段,小学虽然开设了英语课,但学生真正正式系统地学习英语却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开始出现分化也是在初中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初中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因此,高效的课堂教学实践就变得极其重要,课堂教学既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阵地,也是师生间互动的良好空间。就初中英
一转眼已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多年,在这十多年的工作中曾接触了各种不同性质的班级,听过很多的名师讲座,慢慢地从中悟出了几点班主任工作的感想。对于名师报告,一开始都是照搬照套,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并且老是埋怨专家都是大忽悠,方法不管用;可是后来慢慢一想,不是专家的经验方法不好,而是自己生搬硬套。环境变了,对象变了,而我仍是拿来就用,没有灵活运用。后来我再向专家名师学习时,感觉班主任工作不再是那么复杂,应该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正式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提出来,被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来说,它还是个新生事物,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准确理解、有效实施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实实在在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自主性;合作  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学案例引发我以下几点思考。  一、怎样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摘 要:保證学生在学习时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并保持师生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是上好每节课的关键。可是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式?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  关键词:政治教学;寓教于乐;求知欲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