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形势下煤炭中职学校的转型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煤炭中职学校一般隶属企业,以为煤炭企业培养一线技术工人为主要任务。近年来,煤炭市场受国家政策、供需关系等因素影响,出现持续下滑的势头。这对于以培养煤炭技术工人为主的煤炭中职院校来说,要在困难形势下生存,就必须冲破旧的思维模式,打破传统的办学观念,闯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充满生命力的新路子。
  关键词:煤炭 中职学校 生源困难
  一、煤炭中职学校面临的问题
  1.生源困难
  山东煤炭技术学院录属于淄博矿业集团。长期以来,学院都是以为矿企培养煤炭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一直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变招工为招生”的号召,主要为煤炭企业“量体裁衣”式地培养后备劳动者,而学生也是大多为了就业而入学。但是面对煤炭市场不景气的现状,集团公司从2013年开始提出了人员零增长的政策,导致一年以来学院定向淄矿济北、内蒙、陕西等矿区的学生迟迟得不到安置。毕业生得不到有效安置,招生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以致各矿区煤炭专业生源中断。煤炭专业一直以来是山东煤炭技术学院的主要专业,主要专业生源短缺,生源困难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原本面向本地企业的机电一体化、数控加工等专业的本地区生源,由于淄川区对于初中毕业生分流生的地区性保护,大多数分流初中毕业生都是直接升学进入地方性的中职学校。对此,企业煤炭技工学校也有先天的劣势。
  2.学习质量差
  受传统升学读大学的影响,进入技工学校的一般都是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升学无望的学生。他们普遍文化素质较低,不爱学习,加上一些专业课程理论性强、枯燥乏味,且无法与实践相联系,也更加导致他们无心学习。即使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但面对枯燥乏味的专业课理论,跟当今满天下泛滥的智能手机游戏、小说比起来,根本无法收回学生的玩心。于是到毕业时,大多数学生只是在学校玩了几年手机游戏,看了几年小说,学到的东西寥寥无几,更别说是技能操作了。这也是现在技校生的一个通病。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替代”途径——职业培训的“替代品”
  根据上级集团公司经营思路的变化,笔者认为,山东煤炭技术学院应及时调整招生思路,建立由过去“以煤炭专业招生为主带动全面招生”向“以煤炭专业和社会通用专业为主”的招生新机制,大力发展当前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努力实现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这里提到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替代”途径包括学徒制、企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短期培训班等。在这一方面,职业学校应充分与国家政策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家对技工院校学生免学费的政策优势。中等职业学校有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学生们如果按学制学习,可不必自己缴纳学费。这是中等职业学校与其他培训学校在学费竞争上的最大优势。但培训机构是短期的,针对性强。职业学校要想实现完美转型,也必须做很大的调整改革。
  首先,职业学校要把这一系列培训转化成各门专业,形成学制,再把学制尽量缩短,一切本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在学校由专业教师进行讲授,并大力发展实战性培训,完善各专业的实习场地,让学生真正学到本领。其次,进行一段时间的学校学习后,学校可与各企业单位签订实习合同。在实习期间,学生既可以获得少量报酬,又可以边学边干,直至熟练掌握一门技能。目前在许多行业中这种替代性培训是大量存在的,而且大多在易从业、易创业的领域,如建筑、修理、服装、木工、美容美发、营销等。这些专业具有明显的成本低、见效快的优势,也能使学生真正学到一门技术。这方面应该引起中等职业学校“正规军”的重视,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对于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他们本来对继续读书并不奢望,但既能解决学费问题又能学会一门技能的优惠条件对他们应该有很大诱惑力。中等职业学校只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做到使学生能真正学到一门理想的技能,对于以就业、创业为目标的生源的吸引力将会大大提高。这也是在当前情况下能够解决困难的一个契机。如果能把握好这一契机,煤炭中职学校在当前状态下平稳过渡便不是问题。
  2.借鉴国内外职业技工学校的学习方式,创出自己的路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香港的职业培训制度和德国的双元制教学给予我们的经验是:应该控制的是学习的内容,而不应该限制其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期限。与其把学生困在教室里玩手机、睡觉,不如把他们放出去,到实验室,到实训室,到实习场。本着中职学生的好动、贪玩的特点,从成功实现一些电路功能中让他们找到成就感,在实践探索中找到理论变应用的乐趣,最后在实习中发现理论带来的实际好处。
  三、小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变革下,以煤炭为主专业的中职学校要在困境中求生存,就必须冲破旧的思维的困扰,打破传统的办学观念,闯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充满生命力的新路子来。要想做到这一点,在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上必须有所创新。
  (作者单位:山东煤炭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毕业设计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关键性环节,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更是实现计算机专业学生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环节。那么如何引导计算机专业学生搞好毕业设计呢?笔者将从七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引导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    在技校中,很多专业都有对应的企业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学生在顶岗实习或毕业时都可以在该单位上班,如笔者学校的数控、石油炼制、电梯、
有效的课外阅读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如何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呢?  一、关注课外,拓展阅读的思维空间  有人说,世界上许多最美丽的花,往往开放在无人知晓的地方,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满足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自行去探寻课堂以外的知识。课外阅读的特点是自主学习、自我提高。初中生精力充沛、富于幻想,如果没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注重的是“意识”(如基础知识的积累意识、审题意识、题型意识等)的树立,侧重学生解题基本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一定数量的题目作基础,这是“厚积”的过程,是量变;二轮复习建立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以追求“质变”为目标,以期学生在考场上能够稳定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因此需要侧重于强化学生的理性得分意识,培养其综合把握试题的能力,增强其临场应变能力,这是“登高”的过程,也是“薄发”的体现。  
摘 要:名师是教师队伍的领头雁,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是学校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在技工院校建立名师工作室,是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新模式,打造技工教育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名师 工作室 技工教育 改革创新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知识和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培
在高中作文教学当中,广大教师应该做到“提倡学生自由创作”。我们应该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性格以及兴趣来让学生在作文写作当中自由发挥,使学生的个性、思想在作文当中有创意地表达出来。教师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也就可以说是做到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高中作文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应该提升学生在作文写作当中自由发挥的空间,把写作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沦为考试的机器,为了考试而机械地写作。要达到这样的
摘 要:本文根据笔者在工作中的真实案例,提出辅导员只有尊重、理解、全面关心学生干部,才能在学生工作中处于主动。  关键词:学生干部 尊重 理解 全面关心  学生干部是学生自治、自我管理的执行者、监督者,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出现工作开展不下去的情况。此时,辅导员要尊重、理解、全面关心他们,多和他们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才能做到未雨绸缪,避免在学生工作中处于被动。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的诗歌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极高的审美价值。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也是世界文化殿堂里绚丽夺目的瑰宝,几千年来被广为传唱。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的确,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着民族的魂魄。  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昂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特
托尔斯泰说过:“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与失败。”马卡连柯也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没有责任心就不会有真正的工作。”可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更是每个教师的职责。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
“淮海技师学院的毕业生素质高、思想稳定、技术过关,最受公司欢迎。”说起淮海技师学院,东贝机电(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詹士忠赞美之词溢于言表。为何他对淮海技师学院的学生评价如此之高?答案就是: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淮海技师学院培养出了一批能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淮海技师学院先后与苏州正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南京熊猫集团、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宿迁国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进
一、现象诠释学的课堂交往教学观  现象诠释学认为,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的对话、交流与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拥有不同语言文化和沟通文化的前代与后代,作为成人与成长中的新一代及各自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个体,在沟通与沟通的关系中进行心灵碰撞,提供“回归生活世界”、“发现自我”乃至“互动对话”的契机。现象诠释学将教学定位于自主、平等、和谐的过程,提倡探究教学、体验教学,使教学活动恢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