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质疑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c_0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学则思疑。疑点往往是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关键之处抓住这些疑难问题,深入思考,就会领悟文章的内涵。只有对问题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对问题有较透彻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换言之,阅读课文时,如果能于无疑处生疑,于是疑处质疑问难,并进行分析和解决疑难,就能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同时有效的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敢于质疑问难,从而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加深对课文的认识,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事实上,无论是多么聪明的学生,也不可能对所学课文的字、词、句、段、篇以及标点、语法、修辞、文体等无不通晓,毫无疑问。学生在学习中不提出什么问题,并不能说明其以经明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相反,正说明其读课文未能深入理解,或者还没有掌握质疑问难的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疑点和质疑问难呢?以下是本人在阅读教学中的点滴尝试。
  一、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首先,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设置疑问。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指点代替多讲。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而不是为提问而提问。”如在讲读《瀑布》的第一课时,提问:(1)浪一个接一个涌向岸滩时会发出什么声音?(2)阵阵风吹过松林时又会发出怎样的声音?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探究,展开想象。这样,问题中的两种声音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回荡,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就不难理解了。又如:教学《白杨》一课第二段,可抓住“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话,提问:(1)什么叫“表白”?怎样理解“表白着自己的心”的意思?(2)从课文中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得出爸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逐步回答了这些问题,就可以突破这一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其次,提出的问题要巧妙而有趣,要具有一定的深度。有趣的问题既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又能活跃课堂探究问题的氛围。尤其是提问在点子上,而不是脱口而出的一般问题,要提问经过认真思考讨论才可以解决的问题论文服务。例如,在讲读《李时珍》的第三小节时,可让学生先自由阅读课文后再提问:李时珍决心要编写的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应该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读懂这一段的内容,必须对旧药物书的三条缺点进行概括,然后针对这三条缺点回答完善的药物书应该是怎样的。这样导读,既能激起积极主动思考,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真正做到一举两得。
  二、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多视角点拨,感悟质疑之法
  首先,要激励学生大胆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许是恰当的,或许是不必要的,甚至或许是错误的,教师务必区别对待,不能断然否定。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适当加以点拨,并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归纳,切忌蜻蜓点水,主次不分。
  其次,教师应抓住火候,因势利导,随机点拨,促进学生由不会问到善于问的转化。具体的讲,第一步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围绕课题寻找疑点。课题便是文章的眼睛,要是能教会学生善于围绕课题提问题,就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学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文,可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1)董存瑞为什么要炸碉堡?(2)“舍身”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舍身呢?通过提出这些疑问,并结合课文内容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能感知了。第二步,从字、词、句等方面寻找疑点。课文中有的词句可以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但有的词句含义比较深刻难以理解,这就要通过提出疑问来突破。如学习《鸟的天堂》一课,可启发学生抓住“结尾句”来设置疑问:(1)“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赞美那“鸟的天堂”的確是鸟的天堂呢?通过认真思考回顾全文,学生就不难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及言外之意了?第三步,抓住课文的难点寻找疑点。在阅读中,可以根据课文记叙的重点,通过前后对比,从中发现疑问。例如教学《草地夜行》这一课,可引导学生通过这样比较寻疑:(1)前面说小战士“一步一挨”向前走,后来为什么能“迈开大步”向前走了?(2)前面说“黑暗笼罩着大地”,后面为什么说“看见了光明”(3)为什么说草地是一条“稀烂的路”?通过这样的寻疑解难,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思想及写作特点就会有深刻的理解。
  三、在阅读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互动
  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使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更加强烈,这种方式对一些有思想价值、寓意深刻的,教师引导得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唯有如此,才能很好地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引导学生质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思维的发展,开启创新思维之门。让学生“质疑、讨论”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确立了学生是“语言实践主体”的意识,它有助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的主人。不过,学生的质疑蕴含着创新的萌芽,我们务必精心呵护呀!
其他文献
<正> 许多论著在介绍近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韬时,往往说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而未能考中,如《中国近代史词典》即说他“十八岁考中秀才,后屡试不中。”这种说法影响很大。但细考王韬生平,此说实属不确。王韬于一八四五年以第一名考中了秀才,次年秋去南京应乡试,却未能考中。他本“不喜帖括”,考试失利,更促使他放弃了科举功名之念,转而从事“经世致用”之学。后来,他进而认为科举制度“使英贤杰士壮志销磨”,“不知湮没几何人品”(《弢园尺牍·与杨莘圃》)。其妻兄杨醒逋以“科名者,士子之进身,非得之不足为孝”
<正> 关于清代河运停止的时间,记载与史实出入甚大。如《辞海》在解释“漕运”时说“…同治十一年(1872年)用海轮运漕粮后停止河运”。(见《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第986页)又如《简明社会科学词典》谓:“…至同治年间河运完全停止。”(见《简明社会科学词典》1982年版,第1078页)再如周伯棣《中国财政史》认为,清中叶改行海运后,“由上海雇商船转漕京师,河运自此废置.”(见周伯棣《中
常见再生器检修多为内件更换,再生器壁板更换较少。大连石化2017年检修工程中,14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再生器壁板需要更换。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在再生器筒体切割壁板前
<正> 孙中山在民国初年多次就迁都问题发表看法,主张定都于南京、武昌或开封。孙中山为何有此主张?还须从头谈起。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帝国主义国家封建势力的压力下,新兴的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临时政府内部困难重重,连孙中山的亲密战友黄兴和汪精卫都认为统治中国者“非袁莫属”。于是孙中山表示:“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与袁世凯实行妥协。清帝逊位后,南北统一.1912年2月15日,在南京临时参议院进行临时大总统的选举
介绍了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催化装置再生器改造工程中,为满足检修工期要求,对旋风分离器的更换采用“整体吊装,地面组对”的方法:将8组旋风分离器和上封头整体吊装到地面专用
以天然气TEG脱水橇装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装置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进行分析.开展了橇装装置受到静力、正负加速度力作用的运动稳定性、车辆运输特性研究,
由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防腐保温技术研究所完成的"油田污水储罐防腐蚀新技术研究及应用"日前荣获2015年度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针对国内油气田储罐
<正> 偶合,与巧合、不谋而合、不约而同、殊途同归、异曲同工等是一个意思。它是指两人(或多人、不同群体)对某一客观事物(或规律)、主观意识形态(理论、学说、文艺作品)有相同的结论、看法、创作的一致、符合而又互不相知的一种普遍现象。象崔颢与李白、《屈原》与《李尔王》,勾股定理与毕达哥拉斯定理,焦耳与迈耳,……等都有这种情况。由于把这种现象看得过分神秘,往往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争执。这种智慧的碰撞激起的新波旧澜至今未息,因此有必要从哲学上加以探讨和分析。偶合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现象。动物便没有偶合,
<正> 自从1979年5月人口理论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以来,中国大陆上人口问题的研究以及人口学的重建活动迅速展开,全国性及地方性的人口研究会、研究中心相继建立。有关人口的出版物有如雨后春笋,甚至人口问题的教材也推广到中等学校,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少见的。关于人口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田心源已经在他的《人口学在中国:从零至今天》(1981)一文中作了相当详尽的报导。他在此文里给读者提供的一览文目,包括了中国近年来所有关于人口探讨的刊物。另外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中国人口观察家,埃尔(J·Airl)的《中国人
述了CENTUMCS3000集散控制系统在60万t/a乙烯裂解装置中的应用。结合工艺介绍了裂解炉汽包三冲量控制、脱丁烷塔回流罐液位和出口压力超驰控制、裂解炉COT温度及进料选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