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华儿女,要爱祖国,爱家园,爱自己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创造出光辉灿烂、享誉世界的中华文明,也塑造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形成了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这一传统,贯穿在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中,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之一。古圣先贤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动力、精神支撑。
  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都强调要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重视发挥人的精神的能动作用,发扬光大了中华民族重精神的优秀传统。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就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终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的高度,明确指出民族复兴不仅表现为经济腾飞,更要有中国精神,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组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提振全民族的精气神,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时代精神则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并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同时,一切时代精神都将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融入民族精神之中。
  二、爱国主义核心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既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传统,也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
  爱自已的骨肉同胞。对骨肉同胞的爱,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中华民族的利益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和最高利益,这种利益高于各个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始终紧紧地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都是同我们的国家相联系的。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
  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人,应该成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社会,依赖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祖国给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对个人创造的成果作出评价,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指明方向。
  三、感悟人生真谛创造价值
  人的生命过程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以一定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赋予人生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贪图私利甚至卑部邪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道路崎岖不平,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所作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正是对人生价值评价根本尺度的一种具体化。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在手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四、总结价值做优秀的儿女
  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打下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功底。知识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非学无以广オ,非志无以成学。”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大学生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要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
  在幼儿园做的工作是琐碎的、细致的、要面对一群孩子,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样,我与刘老师还有王老师对于不同的孩子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还要面对不同类型的家长,经历了很多事情,两位老师对我就像大姐姐一样照顾我,告诉我遇见事情要怎样处理,三位老师为了这个班集体,为了我们的小朋友都是十分用心。教育改革的深化,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付出总是有回报的。
  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努力掌握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真才实学,让勤学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主体---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当今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为了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等,多媒体教学手段逐渐运用于语文教学当中。它信息的大容量,手段的多样化,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时间的利用率,增大了教学传播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培养了思维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因此,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更重视多媒体与小
期刊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心灵家园的守护者和培育者。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活动,是用一颗心灵去震撼另一颗心灵,使之产生火花,有所作为的行动。如果教师只会传授知识,那么只能称“匠”,不能称“师”;如果教师既会传授知识,又会引导学生去探寻知识,更会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影响学生,使学生高尚起来,这才能称“师”,才是名副其实的教师。要做到这样,单凭课堂上的45分钟时间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多渠道的了解学
期刊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期刊
每个学校都有这么一批学生,他们或者学习成绩不好、或者严重偏科、或者不遵守纪律,这些学生通常被叫做“差生”,事实上,有的学生虽然暂时学习成绩不好,但在其他方面却有天赋,称其为“学困生”要更准确一些。学困生的帮教与转化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困生的学习困难一般在英语上体现尤为明显。英语的词汇量大,还有大量的句型、短语以及语法需要掌握,再加上平时缺少语言环境,学生学起来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很
期刊
培养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轻视核心素养的培养。素质教育下,对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一些初中生数学成绩差,不是智力有问题,而是核心素养导致的。相关的研究表明:同样的条件下,一个人是否能取得成功不仅与智力水平有关,更与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有关。初中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是他们的情感、兴趣及个性品质迅速发展形成的阶段。所以,这个时期也是培养学生核
期刊
摘要:学前教育是人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塑造人的品性、培养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将德育渗透到学前教育中,能够让幼儿的行为思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对幼儿良好道德思想、正确观念的形成培养,可见,德育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因此,文章将从学前教育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展开探究,进一步提出德育渗透策略,旨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几点教学建议,实现对幼儿的综合素质培养。  关键词:德育教育;学前教育;
期刊
摘要:孩子的教育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父母通过自身的影响并培养孩子,选择正确的读物从而获取更丰富知识,培养兴趣,适当灌输,在玩中捕获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 榜样 书 兴趣 读  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础,才有可能建立起事业的大厦。现如今,如何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已然成为教育当中重要任务,我个人就当前农村小学生之现状提出以下拙见。  一、榜样的力量  现如今孩子的教育来自家庭、学校、社会,
期刊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所以班主任要加强安全教育,保护好孩子们的生命。班主任如何配合学校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以及从哪些途径去入手教育,内容包括排除隐患、告知、营造氛围、演练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反复强调,防范于未然,杜绝一切不利因素,培养安全意识。还要联合一切力量来确保学生的安危,呼吁社会各界共同营造平安学校。  有资料显示,全国平均每天有40多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失去他们如花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到学生现今的的生活状态及未来发展的教育,当今农村中学生心理障碍呈现新的特点和动向,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明显滞后于时代的要求,出现了不少亟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他们心理上一旦产生障碍,便容易焦虑、厌倦、自卑与压抑,甚至出现厌学、弃学等现象。如何及时诊断此类学生的心理障碍,矫正他们不良的心理,本文就此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 策略  一
期刊
21世纪对我们来说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一个时代,如何切实的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转变相结合,已经成为实践创新的一大新的要求。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会发现教师的通过“口讲手写”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引进新媒体,能切实起到改变目前的根本现状的作用。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何为“创新”,何谓“创新教育”,其实我们一直都在不断发现与探索的路上。宏观的来看,在知识信息化时代,创新决定着一国民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