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stilomB和mc型胫骨骨折骨固定及组织瓣修复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a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GustiloⅢB和GustiloⅢC型胫骨骨折骨固定及组织瓣修复的方法和时机的选择。方法GustiloⅢB和GustiloⅢIC型胫骨骨折患者136例,男102例,女34例;年龄14。68岁,平均34岁。损伤程度:GustiloⅢB型98例,GustiloⅢC型38例。骨固定修复方法选择:一期行外固定架固定113例,钢板内固定4例;二期行骨固定19例。软组织修复方法选择:一期行带血管蒂组织瓣转位修复创面67例;一期行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瓣修复7例;62例一期行VSD负压封闭一周至数周后,二期行游离植皮9例,胫后动脉肌间隙穿支皮瓣11例,腓动脉穿支皮瓣13例,腓肠肌肌(皮)瓣14例,交腿皮瓣15例。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创面皆完全愈合。术后随访10-24个月,121例患者骨折愈合:12例患者因大段骨缺损,二期行骨移植术后正常愈合;3例患者因感染并发骨髓炎、窦道形成,经再次手术,骨折端延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5-12个月,平均7个月。结论GustiloⅢB、ⅢC型胫骨骨折的一期或二期骨固定及组织瓣修复各有优缺点,如有条件争取一期骨固定及组织瓣修复为最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重建跟骨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足外伤并跟骨缺损、足弓消失的7例患者,均采用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游离移植,血管与胫后动脉端侧吻合,克氏针交叉固定髂骨重建跟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覆盖跟骨,重建足跟皮肤. 结果 随访9~30个月,平均19.5个月.足弓无变形,Bohler角保持在35°~ 45°之间,足弓无塌陷,足
目的 报道应用骨间背侧肌肌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0年6月,以第1~3掌骨间背侧动脉走行体表投影为皮瓣的轴线,根据受区缺损面积大小及形状设计骨间背侧肌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缺损,修复掌指关节附近皮肤缺损、肌腱外露伴空腔形成8例,手背近腕背横纹皮肤缺损伴第2、3指背肌腱外露3例,中指近节指骨皮肤缺损伴肌腱及神经外露1例.缺损面积最小为1.5 cm×3.8 cm,最大为5
目的 探讨手纵形离断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手部纵形离断伤12例,均急诊彻底清创,清除失活的皮下组织及异物,清理出多处离断的神经、肌腱、血管断端,一一进行有效的吻合缝合,克氏针通过指骨髓腔固定指间关节及骨折端,指间关节固定于伸直位,掌指关节可活动以利于术后功能锻炼.术中伤口引流,术后有效的抗感染、抗凝、抗痉挛、对症等治疗.结果 12例患手全部再植存活,根据
目的 探讨利用游离皮瓣联合腓骨移植Ⅰ期修复第一跖骨全长缺损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足部胫侧跖骨缺损的9例患者,采用游离皮瓣联合腓骨移植Ⅰ期修复第一跖骨全长缺损.其中亚急诊修复6例,择期修复3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ALTPE)联合腓骨移植修复7例,采用背阔肌皮瓣(TAPF)联合腓骨移植修复2例.术中根据健侧第一跖骨的长度游离患侧腓骨重建第一跖骨,游离皮瓣同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机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外伤越来越多.长期以来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寻找一种既能使手术简单、方便,又能做到瘢痕少、伤口愈合好,从而避免关节功能障碍的手术方法,成了外科医师的重要任务.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我科对75例因多种原因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带真皮下血管皮片进行移植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期刊
分娩性臂丛麻痹,又称产瘫,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的一侧或双侧臂丛因受到头肩分离暴力作用而发生的牵拉性损伤.历史上产瘫一直被认为是上肢的一种先天性畸形,直至18世纪其病因才得以确认:Smellie于1768年报道了1例分娩引起的双侧臂丛麻痹,Duchenne于1861年证实了产瘫的分娩性起源.1875年,Erb描述了产瘫所致最常见的臂丛上千损伤的典型表现.以后,Seeligmueller (1877)
期刊
临床报道的迟发性血管危象多为术后5~13d,再植1个月以上发生血管危象极为少见[1-3].2002年7月至2009年6月,我们共收治了4例断指再植术后32~50 d血管危象患者,经药物及臂丛阻滞、高压氧等治疗后效果满意。
期刊
深圳南山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成立于1999年4月,以开展手外科、显微外科和足外科为主的科室。在医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科医务人员以团结奉献、开拓创新为发展动力,经过短短的14年,使医疗技术水平得到长足发展。
期刊
患者男,38岁,因左手腕掌部被冲床压挫性离断伤3h入院.检查:左手掌、腕部、前臂远端的皮肤、软组织和肌肉被严重挫压性损伤.近侧断端在腕上5 cm处,为斜行创面,桡侧组织稍多,可见尺骨、桡骨和肌腱以及神经组织外露.尺骨、桡骨远端缺损约3 cm,腕骨全部缺损.远侧断端在手掌部,创面从食指掌指关节桡侧斜向第5掌骨尺侧.第2~5掌骨部分缺损,拇指和第1掌骨毁损,其余4指尚完好.由于部分尺骨、桡骨和腕骨以及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施行输精管吻合和输精管附睾吻合术42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中,36例术后精液可见精子,术后复通率85.7%;配偶已怀孕27例,致孕率64.3%.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输精管吻合和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临床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