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骨间背侧肌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IXIAOFENG2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道应用骨间背侧肌肌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0年6月,以第1~3掌骨间背侧动脉走行体表投影为皮瓣的轴线,根据受区缺损面积大小及形状设计骨间背侧肌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缺损,修复掌指关节附近皮肤缺损、肌腱外露伴空腔形成8例,手背近腕背横纹皮肤缺损伴第2、3指背肌腱外露3例,中指近节指骨皮肤缺损伴肌腱及神经外露1例.缺损面积最小为1.5 cm×3.8 cm,最大为5.0 cm×6.0 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3个月~2年的随访,修复后的皮瓣质地、外形满意,手部关节屈伸功能不受限,活动自如,无手部功能障碍.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10 mm,感觉良好. 结论 应用骨间背侧肌肌皮瓣修复手部缺损创面解剖结构恒定,操作简便,皮瓣成活率高,适宜修复手部比较严重的软组织缺损。

其他文献
尊敬的各位同道:很高兴《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领导和主持下,顺利地进行了换届交接,一批年富力强的专家学者充实到杂志的各个工作岗位.更有幸利用全国年度显微外科学术会议之机,召开此次编委会会议,共商杂志发展之大计,本人本欲参加会议,无奈年事已高,更兼夫人近日小有不适,需陪伴照护,故未能前来参加会议,请各位谅涵。
期刊
由佛山市中医院高峻青、李逸群、北京积水潭医院杨克非等教授主编的《手部肿瘤诊治图谱》于2012年5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数位从事手外科工作几十年的专家,以及佛山市中医院手外科、病理科和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的部分同志共同完成。全书为作者从多年积累的手部肿瘤诊治经验中取其有代表性的案例编写而成。本书简明扼要地说明手部肿瘤发生原因、临床症状、病理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并配有大量图像照片,图文并茂。
期刊
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中华医学会第10届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50周年庆典”已定于2013年1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市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承办,《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协办。
期刊
东莞市虎门医院位于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地——虎门镇,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是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及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临床培训基地。携手奋进50载,医院已逐步形成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分科精细的现代化医院新格局。
期刊
目的 探讨健侧胫后动脉穿支与膝降动脉隐支联合跨区供血骨(膜)皮瓣交腿桥式转移修复患侧胫骨缺损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以健侧胫后血管远端为蒂切取跨区供血胫骨骨(膜)皮瓣,皮瓣切取范围可为健侧胫后动脉供血区皮瓣和膝降动脉隐支供血区皮瓣之和,携带胫骨骨膜支血管,交腿桥式转移修复患侧胫骨长段骨缺损并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骨(膜)切取面积7 cm×12 cm~10 cm×16cm.
目的 为股外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5侧新鲜成人髋关节平面离断的下肢标本,经股动脉插管灌注红色乳胶,观测股外侧中、下部皮肤穿支数目、分布、蒂长与外径.结果 在股外侧中、下部共观测皮肤穿支19支,平均每侧(3.8±1.3)支.穿支主要来源于股深动脉第3穿动脉,部分来源于膝上外侧动脉及股深动脉第2、4穿动脉,股深动脉第3穿动脉皮穿支于腓骨小头上(13.8± 1.5)cm浅出深筋膜,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和急性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超急性期显微手术(发病后6h内)199例和急性期显微手术271例患者的康复情况. 结果超急性期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出院时GOS评分及中长期随访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均优于急性期手术者,其中344例随访6个月~5年,超急性期组恢复良好(ADL Ⅰ-Ⅱ级)为72.5%(111/153)
目的 探讨带神经的修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至2011年,采用修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缺损14例,其中男7例,女7例,年龄22~51岁,平均40.3岁,均为亚急诊期行移植手术.2例包裹脱套手指,10例覆盖手腕、掌部创面,2例覆盖第2~5指残段;皮瓣大小为5cm×10cm~13 cm×20 cm,均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术前多普勒探测确定穿支位置,术中仅保
在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CSTPCD)提供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本刊总被引频次排序一直位居前列。本刊2010年影响因子为0.7,居所有评价期刊1998种中第313位;
期刊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重建跟骨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足外伤并跟骨缺损、足弓消失的7例患者,均采用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游离移植,血管与胫后动脉端侧吻合,克氏针交叉固定髂骨重建跟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覆盖跟骨,重建足跟皮肤. 结果 随访9~30个月,平均19.5个月.足弓无变形,Bohler角保持在35°~ 45°之间,足弓无塌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