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应对欧债危机背景下的就业问题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52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欧债危机接踵而至,国内通胀,企业盈利空间收窄的大背景下,提前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和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些建议,使其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探析金融危机下企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大学生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下的求职困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欧债危机;就业;综合素质;面试
  
  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发酵,欧债危机不断向纵深演变,国际贸易增速回落,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发展结构性调整面临诸多挑战,对外贸易增速回落,通胀压力冲击大众生活。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对高校毕业生特别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出了很大挑战。只有认清形势,才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一、准确把握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
  高校毕业生要想有一个好的就业前景,就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准确把握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深刻认清当前复杂的就业形势,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赢得先机。
  发达经济体陷入泥潭,新兴经济体也无法独善其身,全球经济正在“二次衰退”的悬崖边上徘徊, 世界经济已进入又一个危险期,欧洲明显已经陷入衰退,并部分扩散至不久前尚未受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和其他高收入国家。因此对于2012年的世界经济展望来看,其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更不容乐观了。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的需求增长速度远不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二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差距,三是大学生大多愿意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毕业生就业难是困扰学生、学校、政府的一个社会问题,其中蕴含着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就业需求严重不足。从社会对就业岗位的需求角度看,我国的就业弹性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弱;从近期的角度看,就业需求的增长极其缓慢,无法满足上述巨大的就业供给数量。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许多毕业生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只有那些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会更有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扎实打牢基础,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鉴于复杂的经济及就业形势,只有各方面素质过硬的毕业生才能得到企业的青睐。有资料显示,复杂的经济背景条件下,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企业更愿意招聘担任过学生干部或班级干部的大学生,企业需要引进有能力、优秀的人才来为自己工作。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可以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绩效。同时,这些学生更懂得换位思考,能站在领导者的立场想问题,减少抱怨,有利于上下级和谐相处,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团队的力量,为发扬良好企业文化的形象奠定基石。
  调查显示,企业最看重大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依次是: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当前部分企业倒闭是由于其不懂得自主创新,没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实力,导致在危机面前无能为力而倒闭,让现存的企业深刻了解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企业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企业更加看重大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否具备面对失败或挫折时表现出的坦然态度,是否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积极找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企业更加重视大学生的知识面,因为现代经济是全球经济,他们更需要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前经济形势的学生,大学生应该以所学主业为主,与其他相近专业的、有较大相互作用的知识作网状连接,形成“蜘蛛网”。企业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还有强调大学生的对企业忠诚度,企业需要的是能与企业共同努力度过难关,懂得发挥团队力量,不会随便跳槽的人才。拥有顽强毅力和拼搏精神的大学生,并有奉献精神的人才,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
  鉴于此,笔者认为各个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技能、素质等方面应该与社会、企业的需求尽可能保持一致,这是一项关系到毕业生今后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能否生存发展的重要工程。因此学校要提供广阔的平台来服务于学生。学生也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以下几方面努力提高自己,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
  (1)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从事一些能锻炼自己的兼职工作来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时,应该做好自我定位,清楚自己就业方向,到相关的行业领域实习,深入了解该行业从而提高自己实际操作能力。
  (2)积极参加学生干部的的竞选,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换位思考的能力等,很多企业招聘时都写明“学生干部优先考虑”的要求。
  (3)注重自己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勇于突破思想束缚,敢于挑战权威,培养严谨、科学的学习和思考习惯。
  (4)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了解世事,闲暇时学习一些财会、安全、商业、保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将会对自己受益匪浅。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敢于接受挑战和面对失败,并能积极地找出应对困难的方法,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
  (6)积极参加毕业实习实践。就目前总体趋势来看,在毕业实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上更具有优势。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可以获得社会知识、实践经验和生活体验,在教、学、练的过程中服务行业企业、服务社会,提高不同岗位的应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
  三、掌握策略技巧,积极应对面试关
  大学生应该善于表达自我,推销自我,要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破解就业难题还需有掌握一定的策略技巧,积极应对面试。
  1.求职不可脱离现实
  积极调整心态,合理就业定位,求职要立足现实去追求理想。没有理想,就会让人没有追求,碌碌无为,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一般会有较大悬殊。往往理想太远大,现实太残酷。所以找工作要切合实际做一个职业规划,要想做大牌,首先做小卒。调整心态,先从梦中醒来,认清职场形势,看到竞争的激烈残酷,让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软着陆,给自己重新定位。否则,就会犯水中捞月、雾里看花的错误。毕业生容易心浮气躁,“眼高手低”。企业希望员工具有勤奋,踏实,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求职者不要只注重“眼前”,而应着眼于“将来”,放低自己的身价。
  2.简历里面有文章
  写简历不可过度夸大,投简历要有的放矢。职场竞争太激烈,没有竞争意识是要吃亏的,所以,简历中,适当加点调料,能使自己的简历更有吸引力,但是切记不可胡编乱造,把不真实的经历描绘成天方夜潭,团花似锦,简历就会给你帮倒忙。企业在招人中更看重的是诚实可信、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精神、承受压力的能力、较高的情商等等,这些指标通常被归入综合素质一类,可不要让人给你综合素质差的结论。所以,写简历要掌握好这个度。
  投简历的时候,不能因为电子简历投起来方便,求职招聘网站多多,就到处播种,漫天撒网,结果白白浪费很多时间,却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必须与自己能力、专业有血缘和连带关系。
  3.面试过程技巧掌握七度
  第一度:仪态仪容要有度。服装挺括,得体大方又不要鲜艳时髦;袒胸露臂;装饰合理、搭配得当又不珠光宝器、画蛇添足;头发整齐、略带素妆又不油头粉面、浓妆艳抹;仪态大方、举止得体又不矫揉造作、故作姿态,要掌握好这些度。
  第二度:面试礼仪要有度。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风度代表了一个人的素质,是求职的法宝;但是如果装腔作势,唯唯诺诺,就显得不很得体,所以,要掌握好这个度。
  第三度:心理上要有个度。充满自信是必备条件,自信是敲门砖,自信是一种骨子里的东西,它是不言败的信心。但是自信不是自负,也不是自傲。自骄自傲、非我莫属,是求职的最大障碍,但是自卑自贬,忐忑不安,也是阻碍成功的最大敌人,二者的结果都是与机会插肩而过,失之交臂。所以,既要充满信心,又不要旁若无人,要掌握好这个度.心存疑惑,就会失败,相信胜利,必定成功。
  第四度:准备工作要有度。要参加面试,一定要作好面试前的全方位六大准备:物资准备、心理准备、研究准备、问题准备、仪表准备,礼仪准备,对面试中的每一个环节仔细分析,认真研究,充分的准备可以帮助镇定自己。打有把握之仗,自然心里有底,不慌不忙,充满信心。但不要诚惶诚恐,小题大做,物资准备过了头,显得很不成熟,问题准备过了头,结果,杂乱无章、理不出头绪。
  第五度:介绍优缺点要有度。优点也就是做出贡献、继续成长的要素,这种优势也是竞争的法宝。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的优点集合起来,一一列举。如果在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好,学校牌子硬,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此盲目自信,志得意满、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陶醉在已有的光环之中,在面试中流露出一副咄咄逼人、独占熬头的模样,那就过尤不及了。
  第六度:回答问题有度。在面试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回答面试人员的问题了。如果能够好好准备,加上临场镇定的表现和充分发挥,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要以不同的方式应答,灵活机动,就能有助于轻松过关,争取求职成功。语速不紧不慢,用词不温不火,表情不僵不狂,眼神不呆不滞、举止不浮不板,要掌握好这些度。
  第七度:观察问题要有度。对周围的环境、面试官的表情、态度毫无察觉,不能随机应变,不能灵活处理,面试注定失败。但是,也不能观察过度,甚至仔细分析、想入非非,结果,扰乱了回答问题的思路,甚至没有听到面试官的问话,那就自乱阵脚了。所以,观察也要有个度。
  四、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合力解决就业难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主要归因于其知识和技能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应从高等教育体制、实习制度、就业培训和中介服务等方面入手,提高人力资源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才能有效破解就业难题。
  
  参考文献
  [1]周济.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2006.《教育部通报》(01).
  [2]杨立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思路探微[J].现代企业教育,2007(10).
  [3]杨东进.从高职就业情况反思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07(04).
  
  作者简介:陈丹(1983—),女,武汉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院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典型特点,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学生素质、教学目标的定位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自身的特点等对其实效性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该从环境、教师、教学、课程建设、师生关系多个方面共同展开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师;师生关系    职业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开展是提高职业院校青年学生思想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要关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减少,更要关注广大学生一些积极心理品质的增加;随着生命教育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出现整合与提升的发展趋势;生命教育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拓展与延伸,我们要建构从心理健康教育到生命教育的模式,既化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又化解大学生的生命困顿的问题,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與延伸    一、问题的提出:心理角度与生命角度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语言交际的教学活动,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在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符合当前英语教学的实际,在诸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它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它有助于课堂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
期刊
【摘要】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经济增长乏力,国际经贸形势复杂,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放缓,国际贸易专业学生面临就业的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地方商科院校本着服务地方经济的要求,必须转变专业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做到重基础、宽口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经济危机;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转型;市场适应性    一、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国贸专业学生就
期刊
【摘要】研究选择美国篮球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切入,辨析了当代美国学校篮球开展存在的诸多复杂的问题,追溯其问题本质原因,发现竞技体育与教育培养目标的矛盾是造成诸多问题的本源。当代美国篮球的发展出现的问题是美国特有的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发展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美国学校篮球;体教结合;培养目标    作为世界上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体育联盟之一,美国NBA篮球联盟其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并以此为媒,大
期刊
【摘要】生源问题是困扰中职学校的首要问题,亦是影响中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了解中职学校的生源结构是扩大中职教育规模、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研究表明,秦皇岛市中职学校学生主要来自社会中下阶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业成绩不佳迫使他们选择了中职,消极归因、缺乏自信、前途渺茫导致他们无法安心学习;卑微的身份、低廉的工资使其惧怕进入就业市场。  【关键词】中职教育;生源结构;生涯规划    近年来,
期刊
【摘要】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证。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同时也是毕业生大省,因此,解决河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重要。当前,无论对于政府来说,还是对于毕业生自身来说,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本文希冀通过分析来自河南省四所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问卷,正确认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来源,并努力找出解决河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社会适应问题的途径,从而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更好地适应
期刊
【摘要】高校扩大招生模式使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面对社会剧烈的竞争和严峻的社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而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付诸实践,使大学生能更好的就业。本文阐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调适路径,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调适路径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个人和
期刊
科研经费监管和学校其他监管工作一样,都是通过规范化管理防止资源或权力的异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机制上,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科研经费监督机制,科研、财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坚持“一岗双责”,在履行好管理职责的同时,做好所负责部门工作人员的廉洁工作,并将“一岗双责”的要求扩展至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要对科研经费的合理合规合法使用负责,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落实和追究,促进
期刊
【摘要】考研热持续升温,考研热也越来越影响大学生选择,课题组通过调查大学是考研行为,剖析本科生的考研情况,同时对大学考研提供相关指导意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选择。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考研;就业    1.现状分析  1.1 准备考研情况  课题组选择南昌航空大学的在校生进行调查,采用无记名纸质稿方式,调查对象为本科一、二、三年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33分,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20份,一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