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诉调对接”机制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的应用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32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的日益普及以及非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逐年增多。为方便当事人诉讼,简化诉讼程序,妥善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宝应县人民法院驻县交警队交通巡回法庭积极探索运用“诉调对接”机制,化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该机制正式实施以来,取得了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化解民间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效果,为确保辖区交通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本文通过调研,谈谈应用“诉调对接”机制化解交通事故纠纷的经验总结及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交通事故 巡回法庭 诉调对接
  作者简介:贾玲,江苏省宝应县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3-076-02
  一、“诉调对接”的内涵及本质
  “诉调对接”并不是一个法学概念,而特指一种工作方法,理论上对“诉调对接”较为认可的定义是: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使诉讼调解与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这两种纠纷解决机制相互衔接,充分发挥诉讼调解与其他调解机制各自的优势,使司法审判与社会力量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促使纠纷以更加快速、高效地得到解决,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大力开展“诉前调解”机制可以钝化社会矛盾,做到案结事了,尤其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往往肇事方、受害者、保险公司三方当事人仅为某一方面就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起诉到法院后,矛盾依然很激烈。
  笔者认为,“诉调对接”作为一种综合协调解纷机制。从本质上来看,是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一种结合;从流程上来看,是对于起诉到法院的民事案件,法院在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后,将案件交由与案件有特定关系的调解组织或者个人调解,调解成功后,法院对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进行审核,依法律文书的形式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对于没有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则转入诉讼程序的一种机制。
  二、宝应法院交通巡回法庭应用“诉调对接”机制的开展情况
  (图一)是我县各类交通事故总数、重大交通事故数、法院受理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一组统计数据。
  由此可以看出,2008年以来我县境里发生的各类交通事故总数,以及伤亡一人以上的重大交通事故数逐年大幅度上升,由此导致我院道路交通损害赔偿案件逐年上升。交通巡回法庭运行半年以来,共受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819件,审结819件,结案率100%,涉案标的3000余万元,全部以调解方式结案,自动履行率为100%。无反悔,无拒绝履行,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截止2012年底,我院道路交通巡回法庭应用“诉调对接”机制除成功调解纠纷案件819件外,还指导县交警大队调解案件139件,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案件74件,指导调解成功率达100%。交通巡回法庭成立以来,有效整合了司法、行政、社会资源,提高了审判质量和效率,为化解当前日益突出的人案矛盾、构建和谐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处理机制,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使大量有可能进入普通诉讼程序的交通事故纠纷在诉前得以化解,进入诉讼程序的纠纷也最终以调解的形式结案,为当事人提供了快速、高效、便捷、公正的法律审判服务。
  县交警大队大队长孙海峰向笔者介绍说,“县法院交通巡回法庭正式开展以来,应用“诉调对接”机制化解矛盾纠纷,交警大队交通事故纠纷投诉信访案件明显下降,公安交警遇到重大交通事故突发事件、矛盾冲突激烈、调解难度大、易引起群体性纠纷案件巡回法庭法官第一时间主动介入,通过法官的现场释明,该类案件处理比以往有了比较大的突破,既大大缩短了案件处理周期,又引导当事人积极达成调解协议。希望下一阶段县法院交通巡回法庭继续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热情的工作作风,将交通巡回法庭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诉调对接”机制通过合法简化程序、降低诉讼门槛,提供全方位式服务等便民、利民措施,妥善解决了案件处理周期长、赔偿调解效率低、受害人投入成本大、判决生效后执行难等问题,充分体现了“公开、公正、效率”等原则,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充分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法院、交警及事故两方当事人而言,这无疑是一项共赢的举措。
  三、宝应法院交通巡回法庭应用“诉调对接”机制的经验总结
  (一)注重一个“好”字,确保案件审理质量
  我院巡回法庭始终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注重因案而异,根据双方当事人性格、文化程度等的差异,因势利导,掌握当事人的心理预期,不轻易放过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的机会,寻找双方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的平衡点,灵活运用调解方式、方法,根据双方对案件的争议焦点,切入要害,通过针对性进行调解,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运用“诉调对接”机制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75%以上的案件当天立案、当天审理、当天结案,近90%的案件当事人及时履行了赔偿义务,同时10%的受害方持生效的裁判文书实现了保险理赔,努力做到即立即审即结即执,实现了良后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确保案件审理质量。
  (二)注重一个“便”字,坚持能动司法
  由于部分当事人证据意识薄弱,法律知识欠缺,巡回法庭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当事人加强诉讼指导,设计专门的格式化诉状以及证据清单样本,便于当事人进行诉讼,引导双方当事人正确行使诉权。每天均安排一名法官专门接待来访群众,就案件的赔偿标准,事故的责任认定提供法律咨询,让来访群众对诉讼的奉献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为案件的成功调解打下基础。巡回法庭通过简化案件受理手续,为当事人提供切实有效地服务,本着高效快速审结案件的原则,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
  (三)注重一个“快”字,提升案件处理效率
  巡回法庭、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均设立在县交警大队,三部门在同一办公地点。以往由于法院和交警大队相距较远,当事人往往要来回两头跑,且该类案件诉讼程序相对复杂,案件结案周期长,案件处理效率低。通过三部门的合署办公,有效解决了以上难题。通过设立戗牌标识将法官联系方式告知当事人,提供提前预约法官,当事人也可直接通过口头起诉、现场受理,从而快速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案件处理效率。   (四)注重一个“联”字,促进诉调对接畅通
  巡回法庭定期与人民调解委员会,交警大队召开案件协调联系会议,交警与法官之间可以针对不同案情进行讨论沟通。法官对事故认定的事实部分,针对事故细节,勘察笔录,事故现场图请教交警,针对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规定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时与交警沟通交流;交警在办案中适用法律有疑问,也可以随时向法官咨询。特别是在当事人信访维权时,法庭与交警大队密切配合,做好信访人的释法答疑以及思想疏导工作。相关部门的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实现了“诉调”机制的无缝“对接”,有效打造了高效审理交通事故的处理平台。
  四、“诉调对接”的几点思考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诉调对接机制构建了案件快速处理的新方式,最大程度地简化了诉讼程序,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但在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该机制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加强与保险公司沟通对接
  目前,宝应的保险公司大都由省、市保险公司管理,本县分公司在理赔上的权限很小,不太愿意参与调解工作,提出的理赔方案比较苛刻。对此,法院和交警部门可通过与省市级保险公司积极沟通,将保险公司尽快纳入“诉调对接”机制内,促使保险公司进一步细化保险理赔标准、赔偿方式等,协助参保车主做好事故理赔调解工作。
  (二)统一案件处理标准
  处理同一类型案件时,对于赔偿金额,主次责任比例分担问题上,人民调解委员会、交警大队以及法院的主张往往不同,易激发当事人对于司法机关不信任情绪,增加了案件调解难度。要进一步加强三部门的沟通交流机制,统一案件处理尺度,发挥各自优势有效调解案件,及时高效解决纠纷。
  (三)加强相关法制宣传
  在诉调对接的推行过程中,要大力宣传和谐的法制文化,为“诉调对接”的实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譬如:宣传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知识,对于当事人错误的赔偿观念,交警或法官要及时予以纠正,并进行批评教育,为成功调解案件打下思想基础。
  (四)完善“诉调对接”体系
  积极探索完善“诉调对接”体系,充分动员法律工作者,群众性自治组织等民间力量的参与因案而异,因地、因时制宜,化解矛盾齐参与,形成合力快速化解纠纷;优化案件的接处、咨询、法律援助、快审快执等一站式网络服务体系,增强案件审理的公开性和工作透明度,形成交通事故纠纷审理“诉调对接”机制的新格局。
其他文献
摘 要 法律的生成应该是对社会生活形式的反映,社会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延异性是法治发生与成长的内在动力与根源。这本身是对植根于社会的法律的本性认识,那么法律的生活就应该首先是社会的秩序化生活。本文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来看待法律如何基于社会生活形式;从而将其与民意结合来分析法律制度的变革。  关键词 民意 社会生活形式 理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郜占川副教授主持的甘肃省2013年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摘 要 量刑规范化问题的实质是量刑裁量权的公正行使,规范之目的在于确保量刑裁判的准确性的同时,维护其正义性。确立完善而又明细的量刑规则和构建合适的量刑程序,是量刑规范化的两条相辅之路径,后者更为前者落实之保障。从程序功能主义的视角观察,量刑规范所欲达致的量刑公正之目的,唯在一个恰当的程序中方能实现。本文之趣旨在于透过程序功能主义之视角,考察程序之于量刑规范的必要性,以期助益于量刑规范化问题的认识和
摘 要 在中国的某些地区,从古自今都存在着在有既定国家制定法为法律依据解决纠纷,但人们仍然适用当地约定俗成的习惯、习俗、规则来解决问题的现象,即法律规避现象。本文指出,在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视法律规避现象的存在、客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寻法律规避给当代中国法制建设带来的积极启示。  关键词 法律规避 制定法 法制体系  作者简介:苏力,湘潭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
摘 要 社区养老是指以社区为依托,向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界于家庭养老及机构养老之间的养老方式。这一新型的养老方式不仅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是当今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城市社区养老穗港合作的实践点为例,对其运行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提出完善社区养老的对策。  关键词 福利多元主义 社区养老 穗港合作  基金项目:本研究是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砚湖学人科研立项《多元福利
摘 要 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个概念范畴,意义重大。之前在党的代表大会和各类重要文件中,富强是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出现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富强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富强是人民永恒的追求,然而,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从个体角度而言,盲目地追求“富强”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如忽视个体、个人片面追求成功等。本文试图从个体思想层面探析走向“富强”必须解决的观念性问题、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问题
摘 要 近年来农村留守女童遭遇性侵的案件频频发生,尽管已有相关措施陆续实施,此类现象却屡禁不止。其实,行之有效的对策必须建立对其成因有较为全面清晰的认识的基础上,农村留守女童频遭性侵的根本原因自然是现代性入侵乡村的结果。本文将从安全监管的缺位和性教育的缺失这两方面对其成因进行具体的探究,试为社会各界人士建构对策方案时提供一份有效的参考资料,以便“对症下药”。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女童 性侵  作者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我国文化的精髓,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党的十八大概括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将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进行了简洁、扼要和全面的总结。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勾勒了我国的社会发展蓝图,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基本特点,而且是其本质所在。  关键词 自
摘 要 司法实践案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案件在定性时存在争议,本文中案件争议焦点就在于张某利用其在流水线上担任操作工的便利条件盗取公司财物的行为是利用了工作上的方便条件还是职务上的便利,这对区分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盗窃罪 职务侵占罪 便利  作者简介:孙颖,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7-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构架出其治国理政的思想精蕴,本文结合对《习近平用典》一书的学习和理解,以检察人员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切入点,对检察人员应如何应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行探讨,为提升检察人员综合素质、建设高质量检察队伍提供建议。  关键词 习近平用典 法律监督职能 检察队伍  作者简介:张蕾,中南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与此伴生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日益显现和爆发,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东台市审时适变,以构建“六诊六式”服务机制为主要抓手,积极创新社会矛盾调处体制机制,有效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纠纷,有力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 社会矛盾 人民调解 调解超市 六诊六式  作者简介:卞海霞,中共盐城市委党校副教授、盐城市委党校乡村治理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