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浇灌孩子的心灵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a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着很多优秀班主任老师的面谈经验,我感觉有些班门弄斧了,觉得自己没什么值得炫耀的经验,无非就是班级管理中的点点滴滴,下面我就说说我在管理班级中的几点
  1、用“心”关爱孩子。
  班主任的工作着实琐碎,然而琐碎就是我们的工作,每天除了给他们上课,还要关照他们的方方面面,如卫生了,纪律了,习惯了等等,甚至孩子的身体都要我们的细微呵护。在我们班有几个“病秧子”,如:梁某、张某、李某等。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一学期几乎在家或医院一多半的时间,即使来到学校,也神情恍惚,看到他们,又着急又心疼,通过和家长了解,这样的孩子都对吃饭存在障碍,为了改变孩子的身体状态,我决定发挥老师的威力,最初,谈话引导,让孩子好好吃饭,但是讲道理,孩子只是表面答应,几天甚至一天不到,孩子就不遵守承诺了。后来,又通过家长写纸条的办法,逼迫孩子吃饭,通过和家长沟通,家长很赞成这种做法,于是,每顿饭孩子吃饭情况都如实的用纸条汇报给我,针对孩子的吃饭情况再进行引导教育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吃饭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家长感激,更受益于孩子体质有了明显提高。老人家的话,人是铁,饭是钢,只要能把食物灌到身上,力量自然上来了,抵抗能力自然提高了。这样做的动机,来源于上课的感受,我自身感觉,只有孩子到全的时候,自己才能更有心情和激情上课,为了满足自己的这一嗜好,我首要保证孩子们全勤上课。或许,我们觉得自己仅僅做了自己该做的,但是从孩子而言,他切实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从家长而言,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用心在爱护关心他们的孩子,这种微妙的爱,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尊重。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更亲近信赖你,家长也相信支持你,相互的关爱,让我们工作愉快,身心愉快。
  2、用“读书”安定情绪,培养习惯。
  我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到高年级后,孩子们的课业多了,语文、英语需要充分的时间进行诵读,甚至背诵,于是,我把晨读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有选择的背读。甚至可以背诵科学、社会,反正走进教室必须是朗朗的读书声。还有大课间的时间,孩子们做完操后,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组织他们,他们乱跑乱闹很容易发生事故,于是,我便组织孩子们利用这段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孩子习惯了做完操回教室看书,情绪很快能稳定,避免了在教室的追逐打闹现象。最后一个集中看书的时间是下午来教室后,因为孩子们来的时间不是很统一,不便于一起组织活动,就培养孩子们坐到位子上就看书的习惯。现在我们班每个月,每个学生带两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放在教室轮流阅读。为了保证孩子拿来的书的质量,在班会上和学生交流商讨过,让学生知道拿好书,我们能读到好书,在家长会上强调过,让家长知道拿书对孩子的好处,一个孩子只拿两本书,但是在这一个月中,他可以从74本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进行阅读,通过这样的交流,孩子家长都非常赞同这一举措,也很支持。我还安排我们班王子文同学,当图书管理员,负责整理书籍并记录每个同学拿来什么书,每天每个同学会借阅什么书,在这种氛围中,孩子的读书热情很高,尤其在争阅的情况下,孩子们更是急切期待,甚至出现和同学预约借书的状况。读书习惯的培养不但让孩子学会了冷静,更培养了学生深思的习惯。
  3、培养有“责任心”的孩子。
  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我先从作业入手,从作业的放置位置上抓起,规定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必须放置在书包的最外面一个兜里,交作业必须一次拿出来,不允许在书包里翻找作业,为了落到实处,我让杨某某同学站在讲台上,监督每个交作业的同学,是不是一次把交的作业拿出,这一做法,还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要求孩子,必须自己整理书包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要求和监督,孩子们交作业快了,通过证实,绝大多数同学是自己整理,这样一旦忘了作业,就不会怪是家长忘了给他放上的现象了。通过打扫卫生把一些孩子的劣行暴露了出来,要不值日时故意迟到,要不就偷懒,要不就挑最轻松的,反正远离劳动就行,为了鼓励他们热爱劳动,在班会上强调过,也对个别小组提出表扬,也对个别组提出建议,但是对个别学生见效不大,为了彻底让这些孩子觉悟,就在本周,我对每个小组的部分同学进行了惩罚,有小组推荐不认真打扫的同学名单,再通过个别谈话证实情况的属实性,最后确定被惩罚学生名单,通过几天的观察,不管处于什么心情,孩子们打扫卫生的状态完全不一样,每个同学都能认真积极的打扫。对于责任的理解,孩子们可能认识不了那么深刻,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做自己该做的,在做中慢慢体会责任的现实意义。
  管理班级,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只有结合一个班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调控,但是无论如何调控,我们面对的是孩子,只有用我们的爱心浇灌,用责任的标尺去衡量,用满怀希望的眼睛赏识着我们的孩子,班级工作就不在是压力,每个班有每个班的情况,每个班主任有每个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希望通过我们的交流,学到更好的管理方法,有的放矢成就更优秀的班级,为学生创造更适宜的学习成长环境。
其他文献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特别是课改以来,有许多语文教学改革实验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总得说来,语文课作为陶冶情操、激发思维、促进交流能力的工具性学科力量的发挥却还远不能尽如人意。因受传统观念和现行考试制度、评价方法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尚有诸多误区,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阻碍着语文课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作用的发挥。  误区一:语文课堂——“问题全解决了”  如果学生
期刊
摘要:激情是教师教学热情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条件,教师授课过程中如果没有激情,那么学生变没有兴趣,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汉语言文学课本就枯燥,教师更应该充满激情,用教学激情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我就激情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谈一下我的个人经验。  关键词:激情 汉语言文学 重要性  一、激情使讲课生动具有感染力  要使学生信任、佩服老师,那么讲课内容一定要能够吸
期刊
摘 要:激活语文课堂,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的情感渴望,点起孩子心灵的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成长的维生素。  关键词:有趣 乐趣 快乐  走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
期刊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
期刊
一、一节公开课的亮点  不久前听过一节公开课,内容是牛津初中英语(译林版)9A unit 5 Rbading Audrey Hepbum。授课老师构思新颖,设计巧妙,从赫本的早期生活到电影生涯再到慈善事业,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一步步引导学生去品读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提升人文素养。该课得到所有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期刊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从广义上来讲,教学资源可以指在教学过程中被教学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撑教学的、为教学服务的人、财、物、信息等。从狭义上来讲,教学资源(学习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及教学后援系统。有效教学资源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教学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各种教学组成要素,
期刊
每次期中、期末在看到试题后,先看有那些题没讲到,那一个知识点被遗忘或被忽視,很多时候自己的感受是都讲到了,有的题还不止讲过一遍,也不止做过一遍,可在改试卷的过程中或改完试卷后却常有这样的困惑:讲了不止一遍的题,数学成绩怎么会不理想,和自己想象的为什么出入较大,这已引起我的反思,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几个方面的反思,正在逐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例题教学和学生
期刊
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人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着变化。“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是叶澜教授建立的“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为此,我们迈开了“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的步子。  在新课改过程中,首先我们要转变备课的观念,变“教案”为“导学案”,变重备“教师教”为重备“学生学”,其次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期刊
汉字承载着数千年来的華夏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作为一名中国人,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汉字,语文学习才能够顺利地进行;而我们说一个人的语文功底不扎实,也往往是因为他的文字功底不扎实所致。  自古以来,中国的语文教育便十分注重识字教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教材,便是对蒙童进行识字教育。直至今日,这些经典著作仍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提高普通
期刊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改革课堂教学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有必要深入到教学的内部,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研究当今课堂教学的成败。  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学生、未来的需求,回顾课堂教学,感到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要想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正确分析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