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为例,剖析了小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思想渗透的先天属性、总体特征和路线轨迹,同时阐述了由此剖析产生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感悟和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思想;苏教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思想渗透的先天属性
传统文化,实质是指人类发展历程中流传下来的优秀遗产和先进足迹,是极具人文色彩的中华民族的瑰宝。传统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对小学语文而言最为能够体现传统文化传习的,莫过于对中华文字的学习,汉语言的学习赋予小学语文特有的先天的人文性,这让传统文化的渗透更加直接而深入。
小学语文课是从拼音字母的学习开始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贯穿识字和阅读,是最为基础的教育。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学语文本身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展示。
除了汉语言文字的学习这种直截了当的渗透方式外,小学语文还从传统文化内容和传统文化思想这两方面切入渗透。所谓内容,是指通过一些传统文化故事、人文作品等,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传统文化思想的渗透则是指在内容的基础上,传达某种优秀的人文精神、道德品质和主流的意识形态。在小学语文的课程学习编排上,往往是根据小学六个年级的年龄层次,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低年级更重内容性,高年级更重思想性。并且每个年龄层次之间的内容深度也有所不同,思想程度也大不一样。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为基础,着重从不同年级和年龄段的思想性这个角度来简单剖析其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二、小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思想渗透的总体特征
面对不同年级和年龄的学生,小学语文课编写了不同的适龄教材,但这些教材所传达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有其共性的一面,这也表明了小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思想的渗透具有一定的总体特征,这个特征表现在所有课程的编写都符合全体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所有课文、案例都契合了积极、进步、真善美的要求,都十分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学习。以苏教版为例,譬如一年级上册的课文《升国旗》《江南》《我叫神舟号》,想要萌发的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四年级上册的课文《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想要表达的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六年级上册的课文《钱学森》《詹天佑》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思想;苏教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思想渗透的先天属性
传统文化,实质是指人类发展历程中流传下来的优秀遗产和先进足迹,是极具人文色彩的中华民族的瑰宝。传统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对小学语文而言最为能够体现传统文化传习的,莫过于对中华文字的学习,汉语言的学习赋予小学语文特有的先天的人文性,这让传统文化的渗透更加直接而深入。
小学语文课是从拼音字母的学习开始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贯穿识字和阅读,是最为基础的教育。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学语文本身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展示。
除了汉语言文字的学习这种直截了当的渗透方式外,小学语文还从传统文化内容和传统文化思想这两方面切入渗透。所谓内容,是指通过一些传统文化故事、人文作品等,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传统文化思想的渗透则是指在内容的基础上,传达某种优秀的人文精神、道德品质和主流的意识形态。在小学语文的课程学习编排上,往往是根据小学六个年级的年龄层次,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低年级更重内容性,高年级更重思想性。并且每个年龄层次之间的内容深度也有所不同,思想程度也大不一样。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为基础,着重从不同年级和年龄段的思想性这个角度来简单剖析其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二、小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思想渗透的总体特征
面对不同年级和年龄的学生,小学语文课编写了不同的适龄教材,但这些教材所传达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有其共性的一面,这也表明了小学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思想的渗透具有一定的总体特征,这个特征表现在所有课程的编写都符合全体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所有课文、案例都契合了积极、进步、真善美的要求,都十分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学习。以苏教版为例,譬如一年级上册的课文《升国旗》《江南》《我叫神舟号》,想要萌发的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四年级上册的课文《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想要表达的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六年级上册的课文《钱学森》《詹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