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庭大腺炎34例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uangwu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庭大腺位于女性外阴两侧大阴唇后部,有球海绵体肌覆盖,在无感染时如黄豆大小,左右各一。腺管开口于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因其解剖部位特殊,在性交、分娩、经期均可因卫生不良或损伤而被病原体污染,病原体入侵后引起炎症。常见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及肠球菌等混合感染。当炎症急性发作时首先腺管肿胀、阻塞,使脓液不能外流而积存,造成前庭大腺脓肿。2009-06~2010-09,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前庭大腺炎34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4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19~41岁;病程3日~3年;20例为经产妇,其中阴道分娩18例,均为会阴左侧侧切;22例已婚,其余12例均有性生活史。临床表现一侧大阴唇后部红肿、疼痛、行走不便。21例见于左侧,9例见于右侧,4例有两侧交替发作史。
  1.2 分期辨证
  1.2.1 早期(16例) 外阴红肿疼痛、坠胀、灼热,甚至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行走不便,尚为酿脓期。
  1.2.2 中期(13例) 包块中部变软、边界清楚,疼痛缓解以胀为主,前庭大腺开口红肿,挤压有时溢脓。
  1.2.3 晚期(5例) 包块局限,无明显发红,肿胀不甚,但较对侧增大有压痛或不适,时轻时重,月经前后发作。
  1.3 治疗方法
  1.3.1 早期 重用清热解毒,凉血利湿,化瘀散结。方用五味消毒饮(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各15g,紫背天葵子6g)加连翘、桃仁、牡丹皮、山慈姑、青黛各10g,败酱草20g。温水浸泡30min,中火煎25min,滤出。二煎加开水。共煎3次,头煎与二煎混合分3次饭后服用,三煎坐浴15min。每日1剂。或用仙方活命饮(白芷、贝母、防风、
  赤芍药、当归、甘草、炒皂角刺、制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各10g,金银花15g,陈皮6g,白酒5ml),既可活血散结止痛,又可使脓外溃。如用药得当,患者体质尚好,正气充盛者,一部分患者可红肿减轻,疼痛减弱,包块逐渐消退,另一部分可因热盛肉腐,酿蒸成脓,当脓成但底盘较大,局限不良疼痛明显时选用仙方活命饮加红藤30g,冬瓜籽、桔梗各10g,夏枯草15g,等透脓外出,此时治疗当内服与外洗同时应用,适当配合抗生素如琥乙红霉素0.5g或诺氟沙星0.2g,每日3次口服。增加营养,多饮水。
  1.3.2 中期 准备20ml注射器1具,庆大霉素针剂8~16万单位,0.5%甲硝唑250ml。外阴常规消毒,从脓肿顶端变软部位进针,无需麻醉,当有落空感时抽吸脓液,如脓液过稠时可少量椎入甲硝唑注射液稀释后再抽吸,如脓肿较大一次无法吸完可将针头留于局部,退下注射器,推出吸出液(有条件可送药物敏感试验或涂片)再次抽吸,当脓肿变小时随时调整针头方向和深度,待脓液基本抽净时注入甲硝唑液冲洗(推入后再吸出),反复3次后抽出液清澈或为淡红色,此时注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或丁胺卡那霉素0.2g,拔出针头,压迫局部片刻以止血,观察20min,局部无活动性出血、穿刺部位无增大(无内出血)时局部处理完毕。口服托里消毒散:人参6g,川芎、当归、白芍药、白术、茯苓、白芷、皂角刺、甘草各10g,金银花15 g,桔梗9g,生黄芪30g。温水浸泡30min,中火煎25min,滤出。二煎加开水,共煎2次。一煎与二煎混合分3次饭后服用。以解毒、托脓、生肌收口。24h后加用清热解毒、化瘀止痛、祛湿排脓之剂(土茯苓、蒲公英各20 g,白鲜皮、地肤子、黄柏、苍术、赤芍药、丹参、露蜂房各15 g,仙鹤草30g,纱布包煎,每剂煎2遍,用2日)坐浴,每日1次,每次15 min。以求彻底治愈。此期大部分患者无须服用抗生素。
  1.3.3 晚期 因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弱致使结节时大时小,劳累过度、月经前后反复发作,此时当根据具体情况和症状按早、中、晚期采取措施辨证治疗,外洗方(土茯苓、蒲公英各20g,白鲜皮、地肤子、赤芍药、丹参、露蜂房各15g,仙鹤草30g,制乳香、制没药各10g,夏枯草20g,牡蛎20so纱布包煎,每剂煎2遍)适当加用补益药物健脾丸(或补中益气丸)半量,及活血散结之品如三七粉、丹参片,以扶正祛邪,化痰软坚,化瘀散结。
  1.4 疗程 5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5 治愈标准
  早期服药5日局部红肿热痛减轻,10日消退;中期穿刺1~2次,服药5日包块明显减小,10日消退;晚期用药5日肿块减小,10日消失且无复发。
  2 结 果
  34例除1例放弃本法转诊外,其余均在1周明显减轻,10日左右治愈。随访有4例6个月后复发再次用上法治愈。
  3 典型病例
  梅某,女,29岁。2009-07-08初诊。已婚经产妇。左侧大阴唇后下方肿痛1周,伴有恶寒头痛,纳食不香,坐卧不安,行走不便,尿黄便于,外院静脉滴注青霉素、替硝唑7日。查:局部皮色红,皮温高,触痛明显。肿大约4cm×4cm×4cm,质硬,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予仙方活命饮加味:金银花15g,防风10g,制乳香6g,制没药6g,白芷10g,当归10g,赤芍药10g,浙贝母10g,天花粉10g,陈皮10g,甘草10g,炙穿山甲(先煎)10g,皂角刺10g,蒲公英20g,柴胡10g,白酒5ml。日1剂,水煎,服2剂。第2日晚痛减胀甚,食欲及全身状况明显好转,第3日晨复诊时红肿减轻,皮温略高,顶部变软。辨为脓已成。即用20ml注射器常规消毒后穿刺抽脓,但因脓液黏稠只好扩大针孔,挤压后大约有30ml黄绿色稠脓,用替硝唑灌注冲洗后注入庆大霉素针剂8万单位,压迫局部无出血时离院。2日后三诊,局部肿痛消失。随访3年无复发。
  4 体 会
  前庭大腺炎属于中医妇科杂病阴疮范畴。其因可由肝气郁结犯脾,湿邪壅而化热,肝经绕阴器,湿热湿毒之邪下注所发。也可因经期产后体虚之时,湿热、湿毒之邪直中阴器所致。在临床治疗时首先在红肿发生而未成脓时,按初期辨证论治,方取五味消毒饮以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为主,可加入凉血活血之品,此时饮食宜清淡禁辛辣发物。脓虽成但不全,或阴部红肿灼痛,伴有身热微恶寒时,当选仙方活命饮,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的功效。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疮肿为治痈要药;辅以当归尾、赤芍药、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止痛,陈皮理气行滞以消肿,防风、白芷畅行营卫,疏风散结以消肿,浙贝母、天花粉清 热排脓以散结,穿山甲、皂角刺解毒透络以消肿溃坚,甘草清热解毒,共为佐使。脓未成者,服之可消散,脓已成者,服之可外溃。本方加酒煎服,是因酒行善走,既能活血又可引诸药直达病所。选择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及肠球菌有效的广谱抗生素以缩短疗程,减轻全身症状。
  发展至中期时当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使脓液及时排出,全身与局部治疗相结合适时运用穿刺、抽脓、冲洗法,术后注意压迫止血。并口服托里消毒散,以补益气血、托毒消肿、透脓外达,根据病情运用党参或太子参替代方中人参。运用甲硝唑冲洗可杀菌、稀释脓液,注入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直接对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敏感。且穿刺较自溃疗程短,见效快。24h后加坐浴方药避免穿刺孔出血,并可加快炎性包块吸收、消散。
  晚期当扶正与祛邪同用。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者更应详辨虚实,并运用化痰散结、活血软坚之品内服与坐浴同时使用。局部肿块消退后,服用玉屏风散加味,以增强抵抗力,减少复发。
  本组临床观察表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分期治疗前庭大腺炎疗效确切,疗程短,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医院确诊为带状疱疹88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神经阻滞疗法、药物疗法及物理疗法。然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经综合治疗后,治愈患者有54例﹙占61.3%﹚,明显有效32例﹙36.4%﹚,无效2例(2.3%),总有效率为 97.7%。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其临床疗效好, 并且安全可靠,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消失,并能够恢复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均采用常规药物降糖、对症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心理承受能力、饮食自我管理、自测血糖、自注胰岛素方法的掌握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糖尿病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降糖、对症治疗及护理。对照
期刊
[摘 要] 随着留置导管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也随之增多,目前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一导管相关并发症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近年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归因死亡率、病原学、预防、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自体血回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9月对212例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进行自体血回输,记录术后回收量、回输量和各种不良反应,观察患者血压及脉搏情况。术前、术后1天及出院前检测患者血常规,记录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变化情况。结果 212例自体血回输血液均在术后六小时内输毕,患者术前HGB1平均128.25 g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患者焦虑程度和特点,为心理评估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对9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焦虑状态进行测评。结果 焦虑是食管癌手术患者主要的心理反应,且手术前后焦虑测出率亦不同,术前显著高于术后(P50作为判断焦虑症状的标准[1 ]。得分越高焦虑症状越重。  2 结 果  9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总均分:术前41.26+-9.37.,术后45+-8
期刊
[摘 要]目的 归纳总结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清创、创口的封闭、固定方式的选择及时间的长短对愈后的影响。方法 统计分析2007~2010年收治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及随访。结果 皮肤坏死占8.8%,化脓性感染占4%,骨髓炎占0.8%,延期愈合占5.6%,骨不连占2.4%,无并发症占78.4%。结论 早期彻底清创、创面的一期闭合、固定方法及固定时间是影响愈后的关键。  关键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大面积脑梗塞由于其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危重、致残率高,且有一定的死亡率,已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回顾性总结我院25例大面积脑梗塞病例的CT诊断,探究其对临床的实际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明确诊断为大面积脑梗塞的患者共25例,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抢救中的护理措施,以降低其死亡率。方法 患者来院后,在医生指导下,立即进行洗胃,排除毒物,防止毒物继续吸收,减轻对重要脏器及组织的损害;及时进行血液灌流,吸附血液中的毒物,净化血液,在血液灌流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消化道、口腔的护理,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根据病情变化,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成功救治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结论 在百草枯中毒的抢救中,护士
期刊
甲亢性心脏病(简称甲心病)是甲亢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占甲亢患者的10%~22%,是由于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引起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心脏病,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多以心律失常为主要症状。下面就对甲心病的心电图特征做一综述。  1 甲心病的诊断标准[2-3]  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及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测定,确诊为甲亢。在原有甲亢的基础上表现为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00 例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55 例,子宫内膜息肉25 例,子宫内膜炎30 例,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8 例,节育环异常20 例,妊娠物残留10 例。本组除20 例节育环异常未做病理检查。其余患者均行病理检查。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97% 。结论 采用宫腔镜检查可以直视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