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学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3321y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国实施新课标以来,我校针对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1)新型课堂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根本。这是课堂改革的前提和根本出发点。(2)“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应成为评价新型课堂效果的基本标准。(3)新型课堂应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互动的场所,而不应是教师单独表演的舞台。(4)新型课堂应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天地,而不应是教師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构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格局,展示新的教学过程,形成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创造的主人,在课堂中通过引导、互动、探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品质人格、学科素养、学习能力都能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初中语文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语文学案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其学案教学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在初中语文学案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学案价值的最大发挥,逐步走向教条,走向僵化,初中语文语文课堂的丰富多样、动态生成、文本细读等受到限制,语文学案教学有效性在消弱。
  我校一些教师认为语文学案不过是教学内容习题化,在设计学案时没有经过认真研究,把学案变为教案的翻版,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织成一个个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连编排顺序都完全一样;也有些教师把学案变为试卷,收集与罗列大量的试题,大搞题海战术。最近,一些教师上课连语文课本也不带,只拿一张学案走进课堂,课堂上师生就一张学案进行教学,把学案变成“教材”,师生就一张学案进行学习,完全是讲解学案,不是“用教材教”,而是教“学案”。不少学案设计的问题显得过浅,过多,缺乏思考的力度,更缺乏思维的厚度和宽度,一张学案的文本解读都是一些问题的系列化,实际上这是“满堂问”的变种,学案教学存在严重的问题化。一些老师在学案的具体使用中,过分拘泥于学案的设计的要求和内容,固定、僵死的固守预设的学案,不能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变化,缺乏一种智慧生成的意识,使一些可贵的生成内容得不到重视,影响了学案教学的实际效果。
  由于我校学案不成系列,学生不仅要做学案上的内容,还要做《学用通》等教辅资料上的练习;单元测试也是不可少的,使用学案的那课学生的学习几乎就是课前“做习题”,课中交流“做题结果”,课后“再做习题”进行巩固,以及预习下一个“导学案”上的习题,就是不停“操练”,“导学案”成了“习题集”,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样的学习已经演变为“习题循环”,已经沦落为“习题操练”,与新课改及素质教育渐行渐远。
  教学活动虽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的学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学案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状态和认知水平。所设计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随意拔高。因为前者对激发学生思维,增加知识积累、提高问题能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和价值;而后者又会使学生望而生畏,降低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甚至于产生反感,止步不前。只有当问题难易适度而且由浅入深呈现梯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时,才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语文学案可按照识记重点字词(注意写字、解释语境中的词义),基本文学常识与文体知识等较为简单的内容到文意把握、写法探究、语言品味、收获启迪、最后由课内问课外迁移运用。这样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引发思考,促进理解的作用。
  学案既不同于教案,也不是预习提纲,我以为教学中的“学案”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构建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的知识结构、课文、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2)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4)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学案还要设计学生自学探索后的自查巩固。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本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这样我们教师的辛苦付出才能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体育游戏是按一定目的和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具有娱乐性、智力性,能够激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熏陶情操,开发智力,加强体质。本文阐述了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和体育游戏选择的办法,在此根底之上对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剖析和讨论。  一、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游戏可以激起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体育游戏因具有娱乐的特性,能够
“抑扬顿挫是教师语言的节奏美诙谐幽默是教师语言的机智美;声情并茂是教师语言的情感美;逻辑严密是教师语言的理性美;启迪心灵是教师语言的道德美。”这是郭元祥老师所著的《教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财政稳定是金融自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财政稳定性、资本外逃和货币替代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存在一定程度上财政不稳定性、资本外逃和货币替代等现象。为确保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成功,中国必须实施稳定财政政策。
东帝汶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举重运动员德阿劳佐:今天我举起的不仅仅是杠铃,而是我们的国家。美国拳击手格莱克在首场取胜后说:我还为我死去的小儿子悲痛,这件事一直让我
本森老师是天底下最善良、最可爱、最美丽的人,她是我二年级的老师。如果她能够等待的话,我长大后一定要和她结婚。本森老师上课的时候,有时我会整个上午在座位上扭来扭去,想
【摘 要】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唯一让孩子健康成长,拥有幸福的人生,是每个父母亲最纯真、最美好的心愿。  【关键词】孩子 自信心 家庭教育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惟一。让孩子健康成长,拥有幸福的人生,是每个父母亲最纯真、最美好的心愿。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未来的人才,必须有独立面对一切挑战的自信和能力,但综观幼儿的现状,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认为自己很笨。表
虽然我们知道自己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可你知道人类的起源究竟在哪里吗?古埃及最美貌的法老图坦卡蒙,他死后留下的诅咒为什么在盗墓者身上屡屡应验?恐怖的百慕大三角是无数飞机
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然而把12这个数字前后颠倒一下,就是国外一些国家的植树节。3月21日是世界林业节。这个节日是西班牙在欧洲农业联盟1971年召开的特内里弗岛大会倡议并
汉语组合灵活,句式变化多样。同一个句子往往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同一意思往往也可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为了收到表达的最佳效果,我们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善于变换句式,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