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整合品德教学资源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ry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系列整合式的设计,让品德学科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有效地达成德育的三维目标,还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带来了学生素养综合化的提升。
  很多品德老师上课都犯愁:面对一本教材、一本教参,真的没什么可讲;学生也不领情,很快就对品德课失去了兴趣,不断出现纪律问题,老师要在维持课堂秩序上大费周折……于是,我们不得不思考:能抓住学生眼球的品德课堂需要什么呢?让德育回归生活,才能真正落实德育的价值。为此,我立足于自己的课堂,开展了整合式的教学改革探究。通过尝试在品德课堂发现并提取实现德育目标所需要的有效资源,并将这些零散的资源进行整合,应用到品德教学活动设计中,提高学生参与品德课堂活动的兴趣,提高品德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促使品德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一、品德教学与班级资源的整合
  班级生活是学生全部学校生活的核心与基础。身为教师,无论任教哪一学科,这一学科都只能是中介,而核心目标与价值体现,必须是学生发展。对于品德教师来说,班级建设绝不仅仅是课堂管理的构成,不仅仅是学生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不仅仅只涉及德育目标的达成,而是整体的、具体的人的发展。有了这一认识,就会发现,班级内可用于品德教学活动设计的资源太丰富了,班级里的小岗位建设、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等,都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形成与价值取向。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出板报的启示》一课时,我就参与了两个班十月份的出板报的全过程。活动设计为:每个班分成五个组,每个组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从板报的分工、互动建议、实施合作、小样评比,到最后进行板报布置的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为怎么分工为难过,为怎么寻求帮助头痛过,有失败的反思,也有成功的喜悦,更可贵的是在活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学到了制作板报的方法,还通过亲身经历体会到了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要关心集体并为集体的事情出力,知道了与人交流、合作的重要,学会了与人交流、合作的方法。
  二、品德教学与日常校园生活的整合
  走出班级,学生的校园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如我所在的石老人小学,去年开始实行课间操变革项目,改传统的做操、跳集体舞为“周级1 4模式”,即每周一为会操日,周二至周五为分区域分项目活动,这个改革项目既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取向,又提高了课间锻炼的效能,也给学生的游戏活动提出了新挑战。二年级品德教学中,针对有些班级分组活动时,有些学生没人要、有些为玩什么浪费时间的现象,我在教《一起游戏快乐多》时,改变玩老师指定游戏的规则,将活动设计为课间操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学生分组、游戏选择、规则制定,最后到试玩后的反思修改。将玩的设计权、选择权、规定制定权都交给学生自己,他们自己选的组长自然受拥护、自己定的规则自然会遵守。并且,这个课间操活动方案不是设计出来束之高阁,而是天天要用的,使得品德课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品德课的成果再应用到学生的生活中,品德课中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活动中达成,并与自己设计的活动一起落实、渗透、固化到日常的游戏行为中了。《一起游戏快乐多》这一活动结束后,学生对课间游戏探究的兴趣越来越高,有些小组不断有新玩法新创意出现,应学生要求,我又增加了一个活动设计《我们的游戏创意多》,让小组间介绍游戏的新鲜做法与学习创新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三、品德学科内或跨学科的整合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山东美术版品德教材每册都是按内容分单元设置的,有的单元中,内容呈现为同一内容的不同维度;有的单元中,内容呈现为相同类别的不同内容。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彩的节日》中的三个课题就是并列式的不同节日。在教学时,我就整合了这一单元,采用了分组选择一个节日的方式,通过搜集、整理、汇报的活动环节来进行。学生们课前分组搜集整理资料,课上采用PPT、表演、演唱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分享交流,实现了不同组别之间的资源共享与资源补充,节省了时间,达成了教学目标。课后,采用手抄报的形式,学生们把对这一课的感受、要补充的内容或是课后与父母继续研究的节日内容,再进行梳理,展示在板报上,使课堂容量无限扩大,进一步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增长着学生的能力与见识。
  这个节日活动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品德学科内课程内容的整合,也包含有中国古典诗词、春联、傣族舞蹈等多种元素,有其他学科内容,同时也体现了跨学科的整合。
  四、教学活动中不同层面生活内容的整合
  有些品德课,一个主题下会经历不同生活层面,需有提升感和推进感的立式整合。从学生身边生活逐渐延伸至社会生活,需要在设计中关注场景与故事的转换与联系,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尝试用主题情境模式的方式串起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快速进入活动,加强情感体验,产生思想共鸣,达成教学目标。这一类的情境模式有很多,如“冬冬的一天”“快乐旅程”“国庆七天乐”等,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对这类的情境模式特别感兴趣。
  孩子的生活如同土壤,相对稳定,富有生长力;儿童良好的品德则如同花朵,只有将花的种子播撒在儿童的生活中,才能扎根、生长、开放。一系列整合式的设计,让品德学科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有效地达成德育的三维目标,还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带来了学生素养综合化的提升。现在的品德课堂呼唤能入心的教育和能扎根的教育,我们的品德老师应该从传统课堂中走出来,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去参与、研究、沟通,成为自己品德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路者、实践者,成为学生品德发展的引路人。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石老人小学】
  责任编辑/黄蜀红
其他文献
香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中国语文认知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于1998年11月26—30日假香港大学明华综合楼举办了一个以“中国语文认知一神经科学”为主题的高级讲习班(AdvancdStudyInstitute)。是次高级讲习班得到 搓基
我的《平话心理科学向何处去》的狂妄之作,承本刊在去年九月份发表以后,又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的心理学专题在同年十一月份转载,更引起我的担心。事实上,我早已料到它会引
除经济因素外, 心理困扰是制约高校特困生学业和成才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特困生存在着突出的忧郁情绪和窘迫感、自卑感、欠疚感、无奈感。本文在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 提出帮助
本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以自编的传统文化观念量表对本校三、五、七年制1~3年级大学生进行分析,表明具有儒家文化观念倾向的个性特征大多中间型及外倾型,说明当代大学生开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系统性工程,随着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已认定职业农民的管理服务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如何在完成当年培训任务的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电大开放教育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技能而开设的。在多年的教学和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对此课程的认识与
本文采用龚耀先等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师专生进行个性测查,了解男女生个性发展差异。结果表明,师专男生外倾向性强,情绪较稳定;女生内倾向性高,情绪稳定性较差。原因一
为加强职业农民技术交流、信息沟通和培训服务,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农广校成立了河东区新型职业农民联谊总会。联谊会通过组织职业农民开展联谊活动,加强了职业农民之间的联系,也激发了职业农民创业发展的愿望。区农广校依托这一平台,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完善利益联接机制,推动职业农民抱团发展,联合共赢,把新型职业农民打造成为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一、发挥骨干引领作用,成立职业农民联谊总会  河东区农广校
传统的课堂评价指标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方法恰当,结构紧凑,教学效果好等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好的语文课强调了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课堂中参与、交往、思维状态,注重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其实,无论是传统标准还是新课程改革,好的语文课都一定是学生喜欢的课堂,而要让我们的学生“更喜欢”我们的课,则向我们每个语文老师
美术是一门无声的艺术,而美术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想构建一堂优质高效的美术课,那就必须营造宽松、民主、开放、自由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欣赏,绘画美术的兴趣、情趣,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