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唯“读”不破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leehp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时代久远,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则都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学生在理解古诗词大意、想象画面、体悟情感时就会遇到较大的障碍。于是,不少教师认为古典诗词的教学颇具难度,其实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词的教学应该从“读”中寻找突破,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读”,达成不同的教学效果,达成古诗模型的建构,为学生核心能力生长服务教师可采取放开声音朗读,读出诗词的内在意蕴;激活思维品读,读出诗词的鲜活画面;强化体验诵读,读出诗词的丰盈情感;深入探究研读,读出诗词的独特诗味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古典诗词;深入她就;激活体验;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0-0071-02
  古典诗词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文体。由于时代久远,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则都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学生在理解诗词大意、想象画面、体悟情感时都会遇到较大的障碍。于是,不少教师认为古典诗词的教学颇具难度,其实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词的教学应该从“读”中寻找突破,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读”,达成不同的教学效果,达成古诗模型的建构,为学生核心能力生长服务。现以统编版教材《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为例,笔者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放开声音朗读,读出诗词的内在意蕴
  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自主的时间和空间来理解诗词的大意,自行消除诗歌朗读和理解的障碍。同时,要密切关注诗词文体的特点,准确划分诗词朗读的节奏感,并通过朗读实践,感知诗词内在独有的韵律。教师要在范读的基础上,多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展示,并相机进行点拨引领。
  如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篇古词时,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了四个程度的朗读:一读摸底,指名学生自主朗读,让学生暴露出朗读的问题,然后采用针对性的教学,解决朗读暴露出来的问题;二读正确,带着第一步的教学成果,鼓励学生放声朗读,力争做到将古词读正确;三读节奏,根据古词长短句的特点,正确划分内在节奏,从朗读中感受诗词独有的韵律感;四读韵味,教师通过配乐的方式,通过情境的渲染,组织学生进行诗词的整体性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并释放古词独有的内在韵律。
  经历了如此循环往复的实践表达,学生从读正确直到最后读出韵味,将诗词内在的意蕴和内涵逐步揭示出来,在放声朗读中一步一步走进了诗词内核,为后续的深入朗读奠定了基础。
  二、激活思维品读,读出诗词的鲜活画面
  读出诗歌的鲜活画面,首先要从理解诗词大意人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揣摩诗词语言的意思,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然后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让诗词中所描摹的画面逐步浮出水面。
  首先,从诗词的语言实写中想象。以《清平乐·村居》为例,辛弃疾所运用的这些看似零散的词语“茅檐”“溪上”“青青草”,其实在实写背后却蕴藏着丰富的价值意蕴,教师就着力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这些看似割裂的事物统整起来,串联成一幅色彩鲜明的面面;其次,从诗词未尽之处进行想象。古典诗词中的留白现象司空见惯,这就给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切入口。教师就需要在学生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激活自身的思维,为学生深入有效地品读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为了展现村居画面的温馨与和谐,辛弃疾在有限的篇幅中前后刻画了五个人物之多,每个人物都是以最为简练的一句话进行了白描,但这些实写背后其实有很多丰富的内容被词人智慧化、艺术化地省略了,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紧扣这些言意未尽之处进行品读想象,翁媪两人可能会说些什么?大儿在锄豆时会想些什么?中儿在织鸡笼时会说些什么?小儿在“剥莲蓬”时具体的动作细节是怎样的?
  这种品读中的想象,是对诗词内容的有益地拓展与补充,是与自身的生活体验的有机融合,深化了学生对诗词的感知与体验。
  三、强化体验诵读,读出诗词的丰盈情感
  教师不仅要通过品读的形式开掘诗词中真挚而丰盈的情感,还需要借助有感情地诵读将学生的情感释放出来。
  还以这首《清平乐·村居》为例,辛弃疾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愫勾勒出一幅温馨而和谐的“村居”画面,诗词中流淌着辛弃疾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与向往。怎样才能将这种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真挚的情感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突破:第一,从语言文字的内涵中突破。整首词以一个“醉”字为词眼,引领学生从这个“醉”字人手,统整整首词,梳理出辛弃疾因自然环境之美而醉,因夫妇两人的相亲相爱而醉,因两位儿子的懂事能干而醉,也因小儿调皮可爱而醉,通过理解和感知将这种真挚的情感蓄积在内心,为有感情的诵读奠定基础。第二,结合创作背景突破。辛弃疾为什么会对这种平淡幽静的生活如此喜爱呢?原因就在于辛弃疾戎马一生,所处的时代风雨飘摇,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让辛弃疾对这种生活充满了向往。有了对创作背景的补充,学生诵读时情感的释放有了通道,对诗词也有了更为通透地直观认知。
  古典诗词的情感不仅需要蓄积与感知,更需要引领与实践。只有通过理解蓄积和表达释放的双重过程,学生的诵读才能真正达成应有的效果。
  四、深入探究研读,读出诗词的独特诗味
  诗词的表达有其独特的规律,由于篇幅受限,作者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策略的选择、言语风格的铸造,都是经过细细斟酌的。因此,教学古诗词不能停留在读正确、释大意、悟情感的层次上,更需要将学生思维的触角伸向诗词的表达层面。
  首先,探究古典诗词遣词造句的精妙。比如《清平乐·村居》描写小儿时,一个“卧”字可谓神来之笔,小儿调皮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教师可以运用置换对比的方式,引導学生感受这个“卧”字所达成的其他动词不能替代的表达效果。其次,探究古典诗词丰富独到的修辞。以《清平乐·村居》中开篇的景色描写为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作者采用了白描化的手法,从不同的层次、不用的视角、不同的维度展开了环境刻画,既有“青青”的鲜明色彩,又有“青草”的直观事物;既有仰视的“茅檐”,也有俯视的“溪上”,这些都是在白话文课文中所难以寻见的精妙手法,值得引领学生重点探究。最后,探究古典诗词表达方式的艺术性。古典诗词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很多。这首《清平乐·村居》最大的特质就在于“人景交融”的描写方式,没有了自然之景的衬托,人就成了真空之人,人的生命就没有情感的张力;没有了生活之人的点缀,景就成了机械之景,景色的美丽也就失去了生机。辛弃疾正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和谐画面的巧妙绘制,将一幅和谐美妙的村居图展现了出来,提升了这首词的表达境界。
  总而言之,古典诗词有着其自身的创作要求和规律,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从这样的创作规律和要求出发展开教学。从学生的对文本的接受情况来看,“读”是学生与语言材料进行深度链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生长的根基。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唯“读”不破。教师要借助形式多样的“读”,读出韵味、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读出诗味,提升古典诗词的整体性教学效益。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让学生习得“深厚的传统文化”,扎好“中国人的根”,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学《古诗三首》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写互动和适度拓展等策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设计;古诗词;文化味;诗人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
[摘 要]毕业赠言,是良师益友间毕业分别时的馈赠。它具有特殊的保存性、纪念性、鞭策性。赠言长短不一,风格多样,内容丰富,不拘一格,境界高雅,情深意长。用长短句的形式教学生写诗意毕业赠言,让赠言能表达真情实感又有一定的文采,更为主要的是让学生初步体会长短句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长短句 ;毕业赠言;真情实感;诗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要】在课堂变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当下,笔者所在学校参考宁波五乡中学的课堂模式,将学生分为6小组,每小组7—8人不等,形成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的制衡关系,有效激励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为主,让课于生,本文对分组讨论教学模式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分组讨论教学模式;学生;小组合作;学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假期一结束,任课老师惊觉教室的桌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新的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识字教学受到相当的重视,识字教学研究异常活跃,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涌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识字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各具特色,但其效果优劣不同,利弊共存。那么,如何在综合各家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识字方法的优势,进行优化组合,找到一条既能为不同层次、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所接受,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力的识
设计理念    《郑和远航》是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文章。本设计确立了“以文本为本,紧扣说写训练”的理念,凭借语言载体,读写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引领学生亲近文本,走近郑和。让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教学过程    一、回顾重点词语。概括“启航”  1.出示两组词语,检查认读。  身材魁梧 抱拳告别 镇定自若  人山人海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雄伟壮观 浩浩荡荡 破浪西行
[摘 要]在汉字书写弱化的背景之下,小学写字教学过程产生了一系列不和谐的现象。比如,书写硬件的选择问题,写字姿势亟待关注的问题,教学过程忽视学生审美情意发展的问题。只有反思种种,不断改进,汉字书写才能回归理性,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 汉字书写 传统 弊端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88  汉
遗失的记忆  父亲过世之后,8旬母亲独居故乡的老家,完全没有意愿离开随父亲一住30多年的老地方。  但从儿女的角度看,任由耄耋之年的母亲独居也不是办法。母亲的身体非常好,虽生得矮小,腰杆却不见弯曲,稍一活动即脸泛红光,一点儿也不像个高龄老太婆。不用戴眼镜就可以看报纸;臼齿虽然缺了一两颗,假牙却是一颗没装过。身体固然很健康,可是她从父亲去世前两三年开始,记忆力衰退得很厉害,同样一件事会一再重复说个不
[教材细读]    《爱如茉莉》是一个散发着茉莉般清香的真情故事,一处处感人的细节描写流淌着至真至美的爱,使人情不自禁地被感染、被打动。“我”——映儿,最初对淡如茉莉的爱不以为然。可是经历了妈妈生病住院这件事,特别是亲眼目睹了病房里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那一幕动人情景,内心受到震撼,再听到爸爸妈妈互相照顾的朴素话语,“我”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这条情感变化的线索串联了两个人物
过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为重视最隆重的时候,节前,农民工返乡大军如何回家已经成为媒体和社会热议、关注、追踪报道的重大题材。  回家、团聚、守岁、年礼,是每个回家探亲的人必须面对的,有人喜欢,千里万里我也要回家去;有人嫌烦,找各种理由躲“年”躲“礼”。
基本案情  2016年6月17日,慶阳市华池县法院接到华池县妇联的函称,本县柔远镇居民高某求助,她与丈夫李某共同生活期间,经常因家庭琐事而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以前小吵小闹,对丈夫偶尔的暴打均忍气吞声,沉默应对,现在丈夫变本加厉,殴打已成家常便饭。2016年6月3日,仅因她没有接听丈夫的电话便又再次遭到毒打。事发后,她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并向妇联请求援助,因伤情较重,在华池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妇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