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婚礼进行曲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cy456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萨克人的婚礼是在歌声中举行的,从定亲到迎亲,无处不伴随着歌声。如果您有幸碰见哈萨克族结婚的仪式,一定要从头到尾地参加,您不仅能分享他们的幸福,更会为他们的歌声所陶醉……
  哈萨克族的婚礼与其他民族不同,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一系列仪式,哈萨克族称为“托依”。这类仪式在女方家举办4次,即说亲、订婚、送彩礼和出嫁仪式;在男方家举行2次,即吉尔提斯仪式和迎亲仪式。这些仪式的规模大小,主要根据男女双方的经济状况而定。


  说亲仪式
  说亲时,儿子不去,只有男方父母或亲朋好友携带礼物前往女家。如女方有意,则收下礼物,并宴请男方客人;如果双方都满意,即商定订婚日期。
  订婚仪式
  这是婚礼中的重要仪式之一,在女方家举行。是日,男方父母及近亲带上一匹马和其他一些礼品到女方家,女方家邀请亲戚朋友和邻居参加。女方家接受了男方父母送来的马和衣料等物品,就表示定了亲。
  订婚之日,女方家要宰羊款待。一般要挑选红毛白头或黄毛白头羊宰杀,切忌宰胸部有黑毛的羊。宰杀红毛白头羊或黄毛白头羊,表示以赤诚、纯洁无瑕的心来定亲。


  送彩礼仪式
  在送彩礼的这一天,未婚夫在一位小伙子的陪同下,驮着彩礼前往女方家。男方父母及姑、舅、姨等近亲同往。在离女方家三五百米的地方时,未婚夫要下马回避,不能随父母及亲戚一同进女方家的门。这时,女方前来迎接的年轻人接过未婚夫的乘骑,驮着彩礼向女方家飞奔而去。女方的姑母、亲朋在毡房外,热情地迎接男方来客。女方姑娘的嫂子(亲嫂或堂嫂)就带领一伙年轻女性一路嬉笑着去迎接未婚夫。未婚夫在女方妇女的陪同下来到女方家门口时,女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妇女向新郎身上撒“喜食”(哈萨克语称“沙修”,即糖果、包吾尔沙克、奶疙瘩等食物),在场观看的小孩和青年男女抢着去捡抛在地上的食品。撒“沙修”是表示向新郎祝贺,祝愿新郎生活幸福美满。然后女方主人把新郎领进事先安排好的小毡房里招待。这一天,女方家宰杀羊只招待所有来客和未来的女婿。宴席间,弹唱冬不拉、对歌、跳舞,欢庆一番。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女方选两三位有经验的妇女,打开男方送来物品展现在女方父母亲友的面前,任凭大家观赏,评论这些彩礼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符合男方的经济情况。如果彩礼不够理想或不够齐全的话,她们就代表女方家向男方家提出补充彩礼的要求。哈萨克人把这一仪式叫做“吉尔提斯阿修”,即“验收彩礼”之意。另外,男方还要给女方的父母、兄弟、姐妹等近亲赠送衣服、衣料等礼品,同时要给女方的母亲支付一笔喂奶费,一般以牲畜计算,多少视经济状况而定,还要带来举行婚礼时女方招待宴客的羊只等。
  这一天,未婚夫与青年男女在另一毡房欢聚(也可与父母亲友同在一处),但未婚夫与未婚妻彼此不能说话、接触,只能互相默默对视。晚上留宿时,未婚夫单独在一顶毡房里就寝,当夜深人静时,人们都安寝后,姑娘由嫂子陪伴着来到未婚夫就寝的毡房,未婚夫有权享受“恰西赛帕他尔”,意即“可以成婚同房”。这时,未婚夫要向嫂子赠以厚礼答谢她成全之意。
  送彩礼仪式后不久,姑娘便远嫁他方。


  出嫁仪式
  一般选在秋天,仪式十分隆重。这种隆重的婚礼,往往成为整个氏族部落举行大规模文娱活动的机会。在举行出嫁仪式期间,要举行赛马、叼羊、姑娘追、阿肯弹唱等活动,热闹两三天。
  婚礼前一天的晚上,女方家宰杀准备好的羊只,招待宾客。晚上,一般举行对唱活动,对唱者一般是年轻妇女和年轻男子。两个妇女为一对,两个男子为一对,相对而唱。这样的对唱分为几组,同时进行。对唱的内容包罗万象,不拘一格,歌词即兴编唱,以问不倒为胜。有些则边弹边唱,气氛十分热闹。这种对唱,多通宵达旦。
  在举行仪式的第一天,女方父母要准备一顶新的小毡房,放上陪送的嫁妆,并请来部落中的一位年长而有声望的老人为新娘致祝辞,祝她婚姻美满幸福。新娘从这一天开始至离家出嫁,要和姑娘们围坐在一起,用幔帐遮挡面庞。
  当天,新娘的至亲密友用一种固定的“萨仁”曲调对新娘唱歌,歌词大意是夸赞新娘,劝新娘不要悲伤,男娶女嫁本是人生必经大事。
  一听到《萨仁歌》,出嫁的姑娘就坐在陪送的毡房里帷幔后面哭泣。唱《萨仁歌》的小伙子到新娘毡房门前下马,掀开毡房下毡的一角,转唱“加尔,加尔”(《劝嫁歌》)曲调。这种歌曲调轻松愉快,语言风趣诙谐,以劝说新娘为主要内容。歌词大意是


  我要用加尔——加尔来开头,
  加尔——加尔
  请你倾听我唱的加尔——加尔,
  加尔——加尔
  姑娘出嫁是祖先传下的规矩,
  加尔——加尔
  望安拉保佑你,
  加尔——加尔
  你像巢里白色的雏鹰,
  加尔——加尔
  你所去的地方幸福美满,
  加尔——加尔
  你的公婆是你今后生活的靠山,
  加尔——加尔
  唱到此时,站在门边听唱的老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双手搭胸,齐声祝福:“阿明,阿明,愿你的祝愿实现。”此后,陪新郎的小伙子可与毡房内的姑娘和年轻的妇女对唱。毡房内的年轻妇女可以代替将出嫁的姑娘用“毕克木”的曲调来对应。唱词每句的最后都有“毕克木”一词,回答小伙子在“加尔,加尔”歌中所提出的问题。歌词大意是:


  我的红披巾随风飘扬,毕克木,
  谁能理解我的心事和忧伤——毕克木。
  婆婆好了可以理解我,毕克木,
  否则会把我置于死地说是懒婆娘—毕克木。
  水里飘浮的柳条哪有重量,毕克木,
  我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成长——毕克木。
  虽说婆婆是他人的长辈也是我的长辈,毕克木,
  哪能比得上我的亲爱的父老尊长—毕克木。
  唱“加尔,加尔”的仪式结束后,新娘当天并不去婆家。新娘离开自己的家前由阿吾勒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婆婆,把唱《萨仁歌》时陪伴新娘坐在床幔前的4个媳妇或姑娘披戴过的头巾,盖在新娘的头上。新娘一戴上头巾,要立即独坐哭泣起来,不住地哭道:“再见啦,故乡!再见了,亲人们!”然后,新娘唱着《哭诉歌》,倾吐对亲人和故土的留恋,对未知的新生活的忧虑:
  我的新房将安置在什么地方?
  那里像不像这里水草丰旺?
  我就要离开生我养我的阿吾勒,
  去那人生地疏的异地他乡。
  愿未来的生活称心如意,
  可公婆怎能像亲生父母一样。
  何日再见你们慈祥的面庞。


  新娘快唱完《哭诉歌》时,由两个年轻媳妇搀扶着来到父母、兄弟、姐妹面前一一哭别,唱“阔尔斯”《哭别歌》,然后,新娘倚门哭泣,动身前还要向亲朋哭别。歌词大意:
  门前的小山坡啊,
  牛羊离不开你。
  可爱的故乡,亲爱的人们,
  我怎能忘记他们的情义。
  门前的柳树林啊,
  我常在你的绿阴下乘凉。
  我的好哥哥呀,
  你怎么忍心让我离去。
  天鹅被驱离了湖泊,
  马儿被赶离了草原。
  我的父兄们呀,
  怎么狠心把我换取金钱!
  也有的歌词唱出了与父母及亲人依依难舍的情景。
  新娘唱完“阔尔斯”后,即在伴娘的搀扶之下,在妇女们的簇拥之下,和父老兄弟及亲人们一一拥抱,挥泪告别。当姑娘每和一个亲人拥抱时就要对他(她)唱一段“阔什塔斯”(《告别歌》),歌词大意是:愿山梁上空春常在,愿父老乡亲皆平安,愿密林流水永常在,愿草原上的部落无灾难。以此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父母也向女儿唱《送别歌》。
  然后新娘即由哥哥或弟弟扶上马,送行。姐夫和新娘同乘一骑,送一程后姐夫再回。新娘上马后,一般不让哭唱,不让多停留,也不让再回头看,意思是不让新娘过于眷恋家乡,要一心一意跟随丈夫生活。
  驮嫁妆的骆驼的缰绳上,要拴两块色布,这叫“图叶姆尔恩克”。路上,经过某个阿吾勒,这个阿吾勒的妇女要从家里端出食物和饮料,请陪新娘的人们吃后,才能再上路。在半路上,还会有人拉起绳子挡路对唱,索要喜品。新娘一行唱完歌,馈赠了喜品,才可放行。
  迎亲仪式
  在男方家举行,即为迎接新娘而举行的仪式。
  新娘到新郎家里,新郎家要举行迎娶仪式。新娘被送进公婆家门时,由一个胳膊上系有各色布、手持嫩树枝的人唱“别他夏尔”歌,即《揭面纱》歌。歌唱完后揭开新娘的面纱,向众人介绍,并且向新娘劝诫、忠告。新娘向公婆等行礼,向炉火内倒油。油燃起时在座的人都口念“火娘娘,油娘娘,给我们把福降。”以此祝福新婚夫妇幸福。此时,人们争相观看和嬉逗新娘,新郎的母亲拿出带颜色的布块,撕成宽窄不等的布条,分给前来贺喜的人们。新婚夫妇合饮一碗由毛拉念过经的圣水,或由老人给新娘倒碗茶,并做“巴塔”(祝福)。
  接着,新娘坐在刚宰的羊的羊皮上(哈萨克人认为坐在这种羊皮上生育顺利),主人给新娘端来一盘特意准备的羊肉,新娘先把盛羊肉的盘奉送给公公、婆婆,先请长辈吃肉,并屈膝施礼。得到公婆允许后,才能吃肉和喝茶,吃喝完,老人要给新娘做“巴塔”,然后举行各种活动,如叼羊、姑娘追、赛马、摔跤等。
  晚上,为祝贺新娘的到来新郎家要举行晚会,盛情款待宾客。阿肯们弹起冬不拉,一边为新人祝福.一边歌唱新生活,赞歌一直唱到第二天破晓。
其他文献
巴音布鲁克夏季多雨,雨过天晴,草原上便会出现一个个神秘的圆圈,直径小则十几米,大则上百米,周围的牧草呈现出深浅不同的颜色。走近看,那圈子是由带着水珠的黑蘑菇或白蘑菇组成。一望无际的巴音布鲁克草原,牧草丰美,牛羊肥壮,牧草和畜粪腐烂后形成的大量腐殖物质,适于蘑菇生长。野生蘑菇遍地丛生,肥壮鲜嫩,香浓色丽,形美味正,润滑爽口,素被称为“草原珍馐”。  景色宜人的高山草原  我敢肯定地说,只要去过那里的
期刊
摄影/赵刘帅  对于喀什,我有一种天然的认知,这里是一个有关古代西域记忆的活态基因库,至今依然屹立着的高台民居呈现出了这种记忆的顽强。看着店门口摆的各式各样的土陶制品,禁不住感叹:经过岁月的流逝,这些古老的手工艺依然有着如此坚韧的生命力。现在,手工技艺已经不单单是谋生和生活的依赖,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动符号。  初次看到高台民居时,对于我的视觉是深度震撼的。深黄色的夯土还原了
期刊
雪谷里的村庄  这是隐于深山腹地的原始文明,多年以来,美在斯,情在斯,人生于此,人老于此,保留着数以百年的生存状态,仿佛以另一类的文明形式、另一种生存的方式,与山外面的纷繁世界相对而立地抗衡着。  感谢旅游,它以人类握手时相互认识的方式,使禾木走出了与世隔绝的状态,也让现代文明在惊讶之间,包容和接纳了图瓦文化的清透和活力。    初入禾木  在中国版图上,有一个鸡尾巴的地方,纷纷扬扬地下起了200
期刊
2014年8月2日早上,晓亮夫妇二人和我家三口,离开枸杞之乡——新疆精河,驱车前往100多公里外的赛里木湖。一路上海拔在不断地上升,超过了2 000米,气温也在不断地下降,还清晰记得去年7月份住在湖边的蒙古包里半夜曾被冻醒。到入口处买了门票,我们迫不及待地向湖飞奔过去。  眼前是一个碧蓝碧蓝的湖,无比的开阔,静静地躺在雪山的环抱之中。安静,冷艳,不沾染一丝尘土。远处的雪峰倒映在湖中,天上的白云倒映
期刊
千层叠翠玛河峡谷  玛河大峡谷,即玛纳斯河大峡谷,位于玛纳斯河上游,属151团紫泥泉镇境内,在151团场东南方向,距市区约70公里,是玛纳斯河支流经岁月冲刷出来的一条锈红色的深沟,当地人称红沟。  石河子紫泥泉东南15公里的山野中,有个观音沟。相传,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经石河子南山时,人困马乏,口干舌燥。悟空远望方圆数百里无人烟,无奈找观音求助。观音手持净瓶,将甘露缓缓滴入唐僧口中,师徒恢复了体力
期刊
美丽的新娘坐在费拉城白色栏杆上眺望爱情海,眺望崭新的幸福生活。  费拉城的舞蹈  出发总是美丽的,尤其是在一个阳光普照的清晨出发去费拉城。  出发前,我、陶姐和小郑,三位女子已经在酒店旁的黑沙滩上跳过晨舞了。那晨舞包括迎着海上日出奔跑跳跃,在黑沙滩上面向爱琴海做瑜伽,在深褐色的礁石上挥舞红丝巾,在海岸边一排排棕榈遮阳伞下飞速旋转。  晨风轻轻地吹拂着,黑沙滩上不长一棵草,却自有它的喜悦。三个女子在
期刊
王刚(1964年1月出生),新疆乌鲁木齐市人,自幼酷爱绘画,从事过商标、广告设计、绘制等,在部队服役和多个单位工作中也一直发挥着自己的绘画特长,作品多次获得市、区比赛奖项。1984年,拜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王玉良夫妇为师学习工笔画;2008年,拜刘也平教授学习新疆山水和花鸟写意;2012年,进入清华美院高级研修班学习, 师从花鸟画大家霍春阳先生;得到郭石夫、吴悦石、史国良、宋唯源、刘贞麟等众多名家指
期刊
色,是一种情怀  正如婴儿最原始的本能,抓到喜欢的东西都要塞进嘴里去尝一尝,那是最原始的拥有意识,是“吃”的精神意义。抓饭以健康养生的理念而闻名新疆。美食哲学犹如其为人处世:不攀附,不纷争,只默默品悟人世间美的情怀,平平淡淡才是真。  游过天山南北,逛过西域山川,品过天下美食!唯独,天池天水最蓝,南山秋景最美,新疆抓饭最香。  新疆美食独具匠心,新疆美食最攒劲!  有人曾这样评价新疆的饮食:维吾尔
期刊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5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于8月7日在克拉玛依市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展会二道桥文化旅游集团新疆礼物二道桥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参展的“新疆礼物”商品达30多种。新疆二道桥1881新疆礼物上海展销中心被评为2015年度“新疆礼物”优秀运营商、“二道桥甄享金卡礼盒”荣获2015年度“新疆礼物”优秀包装设计奖。
期刊
近期,有关国际联合考察队在新疆哈巴河县发现远古飞行器岩画的报道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其实哈巴河县多尕特洞穴中的地外文明岩画并不是首次发现,早在18年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神秘文化学者张晖就曾前往哈巴河考察过当地的岩画,并发表文章论证哈巴河县发现远古飞机火箭飞碟神车异人岩画。正是由于张晖所具有的独特的反传统思维和文明观,其被人们称为“解码新疆秘符之人”。  由于哈巴河远古飞行器岩画再度引起世人惊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