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你的盖头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w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写出一篇有创新价值的作文,是每个应考考生孜孜以求的目标,本文论述了构建考场创新作文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以期对学生的应考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创新作文 考试 方法 思维能力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这是高考对考生作文的创新要求。考生该如何释放自己的个性,展现创新的风采呢?
  
  一、发散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大文豪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对庐山进行了“立体式”的观察,即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看的角度不同,得到的认识亦不同。这种多角度、多层面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即发散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作文时,同学们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打破思维定势,有意扩宽思维空间,变一元立意为多元立意,变直观思维为立体思维,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使自己思路开阔,文如泉涌。
  请看2007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目: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800以上。
  除提示的立意外,我们还可运用发散思维,提炼出其它立意:(1)赞扬不为人所知或不张扬的品质、品德、修养等;(2)人不能主观臆断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否;(3)留心观察,从中受益;(4)对客观事物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5)批评或否定古代文人的消极情趣,……其中(5)的立意较为新颖。古代文人士大夫“湿衣”却“不见”,“落地”却“无声”,对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中学生而言,这显然是不被接受的,故有的考生想人之未想,写人之未写,批判古代文人的消极情趣,使文章新颖深刻。
  
  二、逆向思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反其道而思之”,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当学生为千人一面的作文发愁,或者陷入思维的死角不能自拔,或是盲目模仿而无新意时,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法。
  请看2006年福建以“留下一点空白”为话题的满分卷《拒绝空白》的精彩内容:
  我有理想,我愿尽我所能为人类社会注入前进的一丝力量。我愿做到“仁者爱人”、“仁者无不爱”、“泛爱众”的博爱。我愿如“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平;我愿如“凭轩涕泗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杜子美;我愿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我愿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所以我拒绝空白,拒绝“穷则独善其身”。我有毅力,有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坚毅,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有沙漠中胡杨的坚韧。我,要用我的理想和毅力,去拒绝空白,去追求我热烈的人生。
  考生对话题作逆向思维,把题目写成《拒绝空白》,然后插上创新的翅膀,对“空白”注入独特的审美思辨和想像,将常规理解的“空白”的意思巧妙解释为“生命中的空白”,进而沿着生命的轨迹,坚定的“去追求我热烈的人生”,给人清新激扬之感。
  逆向思维就其实质而言,是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在思维领域中的反映。平时学生可从一些观点、俗语、成语入手训练。如“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常规观点,而“失败未必是成功之母”是逆向观点;“班门不敢弄斧”是常规观点,而“班门勇于弄斧”是逆向观点。我们一般认为“欲速则不达”,但换个角度,我们会发现“不速则不达”。“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但当用来指人们不满足现状,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时,它的意思就新颖了。这种双向思维的训练,尤其从反面考虑问题的训练,不仅拓宽了学生思维的渠道,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而且点燃了学生逆向创作的激情,写出“新、活、深”的佳作妙文。
  
  三、联想想像: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可以说想像是创造思维的翅膀,没有想像就没有创新。学生习作时,应插上联想想像的翅膀,飞进新颖独到的精彩世界。
  我们以2007年江苏卷《怀想天空》为例:
  陛下,您生活在空中,想必您的情况肯定也不会乐观吧。听天庭的御医说您和您的臣民们近来得了呼吸道疾病,恐怕是由于那高耸入云的一门门“高炮”不断向您天庭开炮的结果吧!他们发出的炮弹无色无味,没有什么其他缺点就是有毒,人闻之一定会死,若不是您神功护体,恐怕您早已躺在病床上了。
  陛下,小民听说,您不听那悦耳的鸟鸣声,您就会失眠。小民猜想您现在肯定经常失眠,因为人类已经将鸟族赶尽杀绝了,但人类会生产“鸟”,那“鸟”好大啊,听说还是用特殊的金属制成的,它可以由地面飞入空中,释放出一定的污染物,导致鸟儿不断地从空中往下落,……而且它释放出的气体可以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空洞,导致您和您的臣民饱受紫外线的困扰。
  考生基于对现实污染问题的忧虑,以传说中的玉帝为倾诉对象,想像至高无上的玉帝不仅对人类的污染束手无策,而且深受其害。想像大胆,奇特,耐人寻味。
  近年来,有些考生敢于挣脱思维定势的束缚,积极打开想像的阀门,让想像之水流淌在作文纸上,浇灌出了一朵朵争奇斗艳的骄花:如1999年的《人与狗的奇妙结合》、2001年满分作文《赤兔之死》、2004年的《〈孔雀东南飞〉新传》、2006的《无字碑歌》、2007的《无声的经典》等等。这类作文的想像,或新奇大胆,或意蕴深长,或巧妙绝伦,别有一番风味,彰显了考生较高的创新素养。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同学们在进行联想想像训练时,应展开想像的翅膀,以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为“展开点”,从丰富多彩的生活表象中提炼相似点,放飞自己的心灵,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四、小中见大: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现在很多学生阅历浅薄,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所见所闻大都是一些单调乏味的小事,但只要他们独具慧眼,善于对生活小事进行“提纯”,就会发现原来小也“连接着健康的生命”,小中亦闪耀大的光彩。鲁迅笔下的《一件小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来在人力车夫的实际教育中,“我”进行了自我剖析,从一件小事中悟出人力车夫是“我”须仰视才见且“时时记起”的人物。同学们应学习小中见大的写法,自觉把这种技巧迁移到作文中。
  我们以山东卷满分作文《母亲手中的稻草绳》的精彩片断为例:
  母亲啊,我就是您手中的草绳,从小编到大,……您那在门口编草绳的背影,那双一颠一颠的双手在我的记忆里永不褪色。
  后来求学的路上,我总不忘将一根草绳放在枕下,看到它,我就看到了您的身影,您那双永不停息的手,和那一颠一颠的稻草绳,走过了一年又一年,……您用那双手告诉了我什么是自强不息……
  我在您的那双手下成长,同稻草一样由草变绳,……您的那双手陪我走过了一夜又一夜,时间永远吹不落您手中的稻草绳,更吹不落那双一颠一颠的手……
  当很多考生把母爱雷同化、类型化、甚至虚假化时,该文作者打破常规,把“我”从小到大体会到的母爱聚焦在不起眼的“稻草绳”上,对“稻草绳”进行了加工提纯,剔除它渺小卑微的成因,赋予“稻草绳”在我的记忆里“永不褪色”的价值,使它具有母爱的高尚意义。
  小中见大的写法,既避免了文章的假、大、空现象,又使文章充实、独特、深刻。同学们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应精心从平常的人、事、景、物中选好切入点,进而从大处挖掘,对朴实的情感进行升华,使自己的文章见微知著,充满哲学的智慧之美。
  以上谈的是考场作文创新的一些技法,同学们在作文训练时要认真揣摩这些技法的妙处,做到活学巧用,推陈出新。但同学们不可东施效颦,为创新而创新,一不小心走进创新的死胡同,只能让人雾里看花,大跌眼镜。切记生活是创新的来源,思想是创新的基础,思维是创新的方法,同学们只有融入生活,从中提炼独特的见解,并且不断提升自己思维的品质,自己的笔下才能流溢出清新别致、人见人爱的文字。
  ★作者简介:高祀文,山东省胶州市第二中学教师;万美莉,山东省胶州市第二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确定恰当的教学重点,捕捉最能启迪学生思考的要素,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其次,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体验的过程,于不动声色之中点拨方法,拓宽视野,培养能力。  【关键词】以生为本 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重点 教学方式    2009年湖北省启动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经过一
【摘要】本文就李清照词作主题进行解读,揭示“愁”是其作品的最重要的主题,并从三个方面论述“愁”在词中是如何体现的,即用“愁”作词眼,巧选意象体现愁,善用联想和想像表现愁。  【关键词】愁;主题解读;李清照词作    李清照的主要成就是词作,《漱玉词》所收70多首词作,几乎篇篇佳美。李清照词作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作主要写她贵族少女、少妇的美满生活,表现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以
【摘 要】诗歌的外在形式带有时代的烙印,与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创作主体的创作特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形式美的人文内涵。本文从美学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形式美为研究对象,并以此为例,通过对诗歌的色彩、句式、押韵、节奏等外在形式的分析,探讨诗歌的形式所蕴涵的深厚韵味。  【关键词】形式美 色彩 句式 韵律    王国维说:“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形式美是指色、形、声等在整齐一律、平
【摘要】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之一,怎样继承和传播汉语,保持汉语独特的魅力,是每一位国人特别是担负传承任务的教育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使命。而语言的传承又离不开语法的指导,只有掌握了语法,学语言、教语言才会有章可循,运用语言才会正确规范。然而,中学语文教材几经改革,语法内容基本从教材中消失。学校不教语法,学生不学语法,造成语言不规范现象随处可见,造成的不良影响流毒深远。因此,复归语法教学势在必行。 
【摘 要】在中学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关于《采薇》这篇作品的文本解读存在着一些编排的疏漏,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与引文作者韦凤娟老师商榷。  【关键词】语文教材 教学用书 主题研究 《采薇》    教过《采薇》也听过年轻老师上公开课《采薇》,教后反思发现教师教学用书在编排和分析上存在下列问题:    一、前后编排矛盾不统一    编者在34页《采薇》讲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丰富、复杂,一方面写“思念故
【摘 要】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借项脊轩的兴废,着重抒发了对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怀念之情。在教学中如果能够运用文本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点化、朗读、理解、体味、感悟、引发联想想象等手法,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实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心灵和作者对语,并使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养成一种在经典文本中寻求情感的诉求与共鸣的精神和情怀,不失为散文教学的另一种成功。  【关键词】《项脊轩志》 女性形象 教学
【摘要】插图是语文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可以激发阅读兴趣、形象再现抽象文本、增强读者印象、深化文本内涵、促进情感教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插图教学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插图代替对文本的研读。  【关键词】插图教学资源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好的课文插图是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加强对读者的感染力,加深读者
【摘 要】优秀的古诗文是我们写作中重要的资源,如能将其恰如其分地用在点题上,则能一语中的、点明题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古诗文 点题 文学素养 文化底蕴    古诗文语言精练,言简意赅,意蕴深远,往往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就让人回味无穷,所谓“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如能将古诗文恰如其分地用在点题上,则能一语中的、点明题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用古诗文为
【摘要】审题是作文的关键,不同的作文类型,在审题上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命题作文的审题,就要从标题结构入手,切入标题的深层,分析标题词语的内涵、外延,分清词语间逻辑关系;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求我们根据所给材料,按提示中对于文体、篇幅等的要求自拟题目作文,所拟的文章标题、所写的文章内容,都必须同所给材料、提示有关联。只有对所给题目或所供材料深入理解,对具体要求细心推敲,在材料中找出体现主旨的关键事件、对
【摘 要】柳宗元的诗《江雪》和张志和的词《渔歌子》同为垂钓之作,但二人的钓趣和思想精神是截然不同的:一放贬角落与世抗俗,一放浪江湖与世无争;一悲愤难平,一心平气和。  【关键词】《江雪》 《渔歌子》 思想差异    唐朝诗人柳宗元的诗《江雪》和唐文人词张志和的《渔歌子》同为垂钓之作,但二人的钓趣和思想精神是截然不同的。  张志和(约730——约810),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县)人。唐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