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6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的深入以及《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学习中遇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然而,课程改革过程中,更多侧重于文化本身的知识性研究,却鲜少从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差异来深入探讨少数民族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本文以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为重点,探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高中毕业生在预科阶段大学语文学习中遇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并阐明大学语文教学中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为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迪。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32-01
  大学语文作为人文教育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学的主干课程之一。少数民族学生经历了中小学阶段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学习后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少数民族学生预科阶段的大学语文应更多侧重于汉语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再训练。
  笔者通过对预科阶段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大学语文时遇到的问题做了深入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同的隐性障碍是跨文化交际的适应性问题。于是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原因,并试图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减少其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从而使其更好地达到本科各专业对语文能力及素质的要求。
  一、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跨文化交际情况的调查
  作为全国的少数民族预科基地,今年招收的2015级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占学校新生总数的50%以上,拥有近40个少数民族,主要包括:藏族、满族、壮族、苗族、白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彝族等。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聚集在一起,使校园增添了不少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气息,使人赞叹各民族文化交融时亲密融洽的关系。
  但是在访谈近百位不同民族的学生在文化交融与语文学习的感想后,发现许多学生虽然能够包容不同于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但在学习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主要包括由语言文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禁忌等方面的差异带来一系列的困惑。
  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跨文化交际问题成因分析
  通过对近百位学生的文化差异的调查,归纳出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跨文化交际障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宏观方面:包括社会文化因素,诸如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
  (二)微观方面:包括个体因素,如人格特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和忍耐度等)、汉语熟练程度、语言文化能力、对其他文化的了解程度等;人口统计学变量等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适应状况。
  (三)个体与其他文化环境互动方面:包括与其他民族文化接触的程度、时间长度以及社会支持因素等。
  以上分析发现,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由于各自民族所处的经济文化类型、宗教信仰、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发展历史、与其他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背景等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障碍也是不同的。
  (一)民族交流发展的历史不同。由于各民族自身发展程度、地域差别、语言差异及文化历史发展的差异,导致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发展的程度是不同的。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传播通过各种方式包括为改变生活环境所进行的迁徙和经济贸易往来等方式得以完成。另外,在民族大融合中由各代王朝政治文化的统治和发动的战争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受地域的影响,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中内蒙古和东北各少数民族之间、南方各少数民族之间交往都日渐相对密切。相比之下,西北地区由于地域位置的特殊性,一般为草原、高原、沙漠、盆地,再加上交通不便,不同民族之间政治经济交流较少,而且发展的历史比较短,所以各民族之间的融合相对较晚,导致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明显。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因各民族交流发展程度不同,各民族文化差异和心理程度也是不同的。
  (二)经济发展的方式不同。从古至今,各少数民族生活在经济文化类型各异的地区,受外界物质环境条件的限制,形成了不同的性格、行为、心理、观点和生活方式。一般住在草原牧场的少数民族的一般具有无拘无束、自信、直率、自由、坚强的性格,但最不耐烦。而在平原地区,受农耕经济文化的影响,各少数民族相对比较细腻、开朗。一般在山林耕猎经济文化类型中成长的少数民族相对比较传统、含蓄和保守。
  (三)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同。我国民族众多,自古以来,汉族就是一个大民族。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不断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受汉族强大文化的影响,有些与汉族交往相甚密的少数民族也渐渐地吸收了汉族的儒道文化来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同时,汉族的先进生产力对各少数民族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凡是与汉族文化差异较小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其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就比较少。
  三、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
  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解决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教学过程合理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一门学问。
  第一,于高校而言,要努力营造文化软环境,体现文化的推广性,鼓励实践创新。为了减少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困惑,建议民族预科阶段可设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公共课。同时,创建多元文化校园与多元文化课堂,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多民族共存和多元文化的意识。
  第二,于教师而言,在文化教学中,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地文化传播工作,让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现代经济生活的每个角落,注重文化的潜意识教育方式。将学校的教学内容与少数民族的实际紧密相连,注重釆用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教学模式,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更好地丰富少数民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
  第三,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应积极主动地理解多元文化,注重培养自己对跨文化交际的包容性和敏感性,善于用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武装自己。同时,注重训练自己从本民族文化的角度和他民族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其他文化的能力,同时摒弃单一的文化理念,以多元文化的视角来接纳其他民族文化,从而形成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模式。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26—28.
  [3]顾力行.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版社,2007.
  [4]张爱琳.跨文化交际[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5]王魁京.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问题的多面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
  作者简介:肖珍珍(1990—),女,汉族,江西吉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其他文献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的确感到自豪,因为这里能为他们提供最有效的医疗保障。无论报纸、广播还是电视,药品广告随处可见,从高大的写字楼到低矮的平房乃至厕所,各种建筑物
期刊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侵袭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少数民族大多聚居于山区、牧区、林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受特定的地理和气象因素影响,农业自然灾害的多
中国城市偏向问题的形成,可以借用西方学者所提出的“发展战略说”和“城市一农村二元利益集团压力说”两种解释模式并加以中国化的解释给出说明。相应地,走出城市偏向实现城乡
长期以来,英语写作一直被广大的英语教师和学生视为英语教学与学习中的难点,同时也是衡量英语学习者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中,尽管相当多的考生在听力理
摘要:中西方两种社会制度下的人本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存在着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所有制关系和社会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造成的。  关键词:以人为本;管理;差异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60-01  管理既包括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组织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与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相联系的反映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内容。
研究分析当前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及粮食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确保实现全年目标,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与保障措施。下面,我重点讲三个问题。
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文言文教学,运用有效教学的理论,指出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确“文言文是认识工具而非实践工具”。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提出文言文有效
伴随着中学物理教学的改革,合作探究式教学逐渐成为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热点。本文就物理课堂教学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探究式教学的误区、探究式教学的模式及课堂实施等进
<正> 莎士比亚的一句“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弱者”,曾令多少巾帼红颜忿忿不平。但从生理角度而言,女人依然是弱者!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科学统计,都显示出这样的事实:女人抱怨不适
要解决“三农”问题。首先需要解决好农业问题。农业是“三农”问题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粮食安全的保证,是优质初级生产原料的重要供给源。农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