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铜走软市场担心需求增长前景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kie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间推移,供应量将大幅增长,预计10月以后上涨难度将会加大,9月份应是反弹行情的最佳契机,后市谨慎对待反弹行情
  
  9月2日,因美国劳动节长假日影响,LME基金属市场交易清淡,市场缺乏明确指引,期铜收跌115点报7390美元。技术上,价格未跌破前期下跌阻力线;交投情绪显得茫然、不确定,多空投资者均有顾忌,消费旺季的良性预期夹杂着中期宏观形势的忧虑,市场难做抉择。
  伦敦金属交易所基本金属昨日全线下跌,期铜早盘下跌,场内交易中振荡,终盘报收于7385美元,下跌了75美元,成交量为47460;期铝早盘也下跌,场内交易中扩大跌幅,终盘报收于2475美元,下跌了69美元,成交量为99712;期锌追随期铜走势,早盘下跌,场内交易中振荡,终盘报收于3040美元,下跌了70美元,成交量为17884。
  周二美国公布8月制造业活动报告和美联储周三公布褐皮书,欧洲央行(ECB)将于周四公布利率决定,美国将于周五公布月度就业报告。
  在宏观经济数据出台前铜市场成交清淡收跌,显示了市场的着眼点还在宏观经济的前景。期货人士认为,当前世界经济还没有衰退的迹象,将要公布的数据不会很糟。
  “目前国内随着消费旺季的来临,向下调整空间应该不大”。长江期货分析师薛辉表示。
  
  铜价支撑因素
  
  2002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复苏和“中国因素”造就了本轮有色金属大牛市。从IMF最新对世界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来看,2007年~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仍将维持几十年来罕见的高增速,足以维持有色金属价格在高位振荡。
  从5月份开始,中国铜月进口量环比就在递减:5月精炼铜进口为11.67万吨,远不及4月份的18.6万吨。6月精炼铜进口为10.81万吨,较5月继续下降。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1~6月份累计国内精铜产量为156.62万吨,同比增加了12.9%。
  随着近几个月国内铜精矿和废杂铜进口量的加大,预计未来国内精铜产量的增长趋势还将得以保持,这就使得国内的供应依然较为宽裕。此外,目前已经进入空调制冷行业的用铜淡季,加剧国内铜供应过剩的局面。尽管目前LME铜库存位于较低水平,但未来中国的进口量减少可能给铜价带来很大的压力。
  从世界经济发展这一宏观角度来看,期货人士认为,本轮经济调整很可能以温和的方式延续并结束,2007年~2008年金属价格维持在高位仍然可以期待,这是由中印等国家新经济活跃起来后,全球经济驱动力多样化、基础更加雄厚的新格局所决定。
  对于目前国内A股市场45倍的整体估值水平,市场人士认为,不论其本身是否合理,但很明显,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的提升已构成了有色板块整体估值水平的一个安全边际,吸引投资资金再度涌入。
  
  有望稳步走强
  
   铜作为商品期货品种一直以市场流动性强、价格发现功能良好的特点而受到投资者关注。近来,受美国次级债危机持续影响,铜价波动频繁,市场风险不断加剧。
  投资银行高盛将今年三月期铜价预测从7500美元/吨上调至8500美元/吨;标准银行集团预测今年9—12月期间平均铜价将达到7500美元/吨;波兰金属集团KGHM预期到年底之前铜价将维持在大约7000美元/吨水平;麦格理银行“温和”上调2007年铜价至3.31美元/磅。传统铜消费旺季临近, 探寻铜期货价格变化的规律。
  从现在实际情况看,就库存而言,各类数据都表明铜基本面趋紧。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在最新的月度报告称,今年1—5月全球精炼铜消费量超过产量30万吨,去年同期供需短缺6000吨;全球金属统计局(WBMS)公布数据显示,全球今年前6个月铜市供应短缺216000吨,去年同期为7.4万吨。
  随着中国消费旺季的临近,铜消费需求(约占25%全球消费)预期看好,全球总库存趋于下降。而由于受次级房贷危机的持续影响,美国铜消费(约占15%全球消费)将受到一定的压制,但达到2006年交易所总库存水平是可能的,对铜价会产生200美元幅度左右的支撑。CRB指数目前呈现下降趋势,突破今年新低的可能性不大,近期处于反弹之中,但上方压力依然很重,因此CRB整体对铜价的影响有限。
  就美元而言,美国贸易收支继续保持庞大逆差,日元、欧元持续走强,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状况不会有大的改观,美元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不会出现。然而美元已出现见底迹象,美元指数突破20年新低80点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美元汇率对铜期货价格的支撑作用不大。
  历史数据看,如果今年9—12月各主要影响指标达到2005年的均值水平,铜期货平均价格为7580美元,若达到2006年9—12月的均值水平,铜期货平均价格为7250美元。
  期货人士认为,随着时间推移,供应量将大幅增长,预计10月以后上涨难度将会加大,9月份应是反弹行情的最佳契机,若反弹失利,后市行情很难乐观。后市谨慎对待反弹行情。从影响铜价的主要因素看(没包括非量化的因素),预期今年9—12月平均铜价将会达到7600美元左右。
其他文献
进入2007年夏天的中国股市,正呈现前所未有的炽热。在股指所向披靡之际,在“一夜致富”的各路神话背后,一场股市“瘟疫”也在日益蔓延。  9月5日, 中国证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范福春在证监系统内部培训班讲话中指出,近一段时期以来,证券市场十分活跃,违法违规现象有所抬头,内幕交易案件增多,操纵手段花样翻新,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广大投资者利益。  来自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监测报告显示,当前证券市场
期刊
“国美正在与山东三联集团洽谈收购,目标是三联旗下的上市公司三联商社(600898)。”9月5日,有投行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国美有意收购三联商社的所有超市网点,并计划将其更名为国美控股。”  本报记者就此传言展开调查,5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鹏润大厦的国美总部,国美婉拒了记者的采访。随后,记者致电山东三联商社,但有关负责人不予置评。  回归A股,一直是在香港上市的国美电器的宿愿。此前,坊间曾
期刊
投资收益和主营业务增长比翼齐飞当然是最好的,”证券分析师叶剑表示,“但投资收益多了也不是什么坏事情,至少在2年内,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在资金方面所有推动,有利于其主营业务的提升。    沪深交易所近日发布了有关报告,通报了2007年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总体情况,两市主板公司中报净利增长近7成。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市公司总体业绩实现了跳跃性增长,深交所仍提醒投资者警惕业绩剧增背后的隐忧。投资收益、资产注入
期刊
国家发改委4日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称,预计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任务,将需总投资约2万亿元。《规划》指出,要逐步提高优质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右,到2020年达到15%左右。目前,可再生能源规模只有8%。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资源潜力大
期刊
“如不出意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投公司”)将在本月底挂牌,楼继伟、高西庆、张弘力、谢平、胡祖六等人将组成豪华的管理阵容。”9月5日,有接近筹备小组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即将成立的中投公司的投资方向也已基本敲定。“一手抓股权,一手抓资源”,将成为这家新生公司投资的主题。  此外,本报获悉,央行副行长苏宁也可能加盟中投。入股已确定的16家大型央企作为其战略投资者,助力其海外投资只是其庞大投资的一
期刊
“99%的投资者还没有认识到新天国际(600084)的价值。新天5年后会超过张裕,它在国内最有条件做高端酒。”北京一位机构投资者信心十足。  *ST新天于8月30日起停牌,直至相关事项明确后刊登公告复牌。“大股东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估计都将参与增发,而此前刚刚登门造访的光明食品集团和刚与新天方面合资成立新公司的温州财团也可能认购股份,此外,国内几家知名酒业也有意成为战略投资者。”
期刊
2007年8月31日,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接近尾声,在这个领域忙了三年的监管者终于可以稍稍喘口气。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纪鹏告诉记者:“2004年以来,我国证券业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清理整顿,在全面化解证券业金融风险的同时,也为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年治理    2004年1月2日,南方证券问题暴露被行政接管,拉开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序幕,2004年8月,中国证监会
期刊
“我们将‘白加黑’出售给拜耳医药一事,商务部透露说最近可能就会批复,但具体的情况我们也不知道。”9月4日,东盛集团内部人士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在此之前,东盛集团将旗下*ST潜药(600568.SH)出售给了珠海中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珠股份”)。8月22日,*ST潜药接到控股股东东盛集团的股权转让通知。  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表示,此次出售给中珠股份的潜药股权收入将全部打入上市公司,用来偿还债
期刊
看中国  《每日电讯报》   全球变暖威胁“中国制造”    邻近香港的广东在过去三十年里,曾领导着中国的制造业走向繁荣。但科学家警告,到2050年,海平面会上升30厘米。这可能导致该省超过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遭淹没。最受影响的将是省会广州、靠近澳门的珠海、有大量工厂的佛山——这里正是创造了“中国制造”经济神话的巨大工业区。  这    《朝鲜日报》  中国网络游戏追赶韩国    一直以“网络游
期刊
万科增发首日大跌     圈钱魔咒,圈地怪圈万科被紧紧套牢。  9月5日,万科A增发股正式上市交易。在大量抛盘压力下,万科股价从开盘34.14元一路下跌至32.15元,收于33.08元,跌幅一度超过5.8%。  在万科增发表现萎靡的影响下,两市其他地产龙头股也全线飘绿,最终深成指下跌0.27%。  今年以来,地产商拿地成本大幅攀升。在疯狂圈地的同时,公司现金流和融资能力受到挑战。  分析师指出,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