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关闭19家券商治理收官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fongfong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31日,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接近尾声,在这个领域忙了三年的监管者终于可以稍稍喘口气。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纪鹏告诉记者:“2004年以来,我国证券业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清理整顿,在全面化解证券业金融风险的同时,也为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年治理
  
  2004年1月2日,南方证券问题暴露被行政接管,拉开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序幕,2004年8月,中国证监会在北京召开证券监管工作会议,专题研讨券商问题,在系统内明确了加强证券公司监管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配套措施和主要目标,全面部署和启动了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同时,证券公司的摸底核查工作启动,先由证券公司自查交底,然后由各地监管部门核查。
  2005年6月,顶风作案、蓄意违规的民安证券、五洲证券遭到了证监会的严厉处罚,被责令关闭。8月,武汉证券、甘肃证券被处置。随后,昆仑、西北、广东、天同等一系列公司因严重违法违规经营,且一直未采取措施整改自救,陆续被证监会依法撤销或关闭。
  2006年3月20日,证监会首次对经纪类券商天和、中期,综合类券商航空、健桥暂停部分业务资格,原因是未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归还挪用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净资本等财务指标不达标或是未收回股东侵占的资金。
  2006年4月27日,世纪证券、天元证券被暂停业务。这两家公司此后因整改屡次未能按期完成,还多次受到惩处,其中世纪证券被吊销部分业务牌照。
  2006年5月10日,联合证券因增资扩股资金未能按期到位,相关股东增资承诺未能兑现,仍然存在较大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缺口,也被限制业务。
  2007年3月,重整旗鼓的联合证券获评规范类券商。流失的人才开始回流,投行部门迅速壮大,至今已经超过200人。
  2007年6月,航天证券也通过发行次级债的方式,解决了净资本不足的问题。
  “2006年至今,证监会越来越准确有力地使用‘限制业务’、‘暂停业务’、‘吊销业务牌照’等常规监管武器,对大到券商总部、小到某个营业部的违规进行点对点狙击。”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券商的治理仅限于风险处置,即个案的整治,这是治标。但治标只是解决眼前的问题,不能解决长远的问题。为了使这个行业长治久安,就要治本,就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因而此次的治理是全面的、集中的综合治理。
  
  关闭19家公司
  
  8月31日,是检验监管部门劳动成果的日子。
  综合治理期间,全国共清理账户1153万个,31家高风险公司得到平稳处置的同时,监管部门指导其中27家风险公司实施了重组,使其达到持续经营的标准。
  截至目前共有19家证券公司因违法、违规行为被责令关闭,7家公司被撤销,4家公司被撤销业务许可,14家公司和9家营业部被暂停业务,5家公司的6名股东被限制权利或责令转让股权,95人次受到市场禁入、吊销从业资格、罚款等处罚;刑事追究方面,相关公司及其责任人员被刑事立案,78人已被判决,公安部门还追缴了大量的涉案资产。104家正常经营的公司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达标。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处在实施基础性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证券公司风险集中爆发,证监会对全行业进行了这次全面整顿和改革。
  他说,目前券商流动性缺口问题全部解决,账外经营已全部清理或纳入账内反映,证券公司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违规资产管理、挪用客户债券和股东占款、超比例持股等长期积累的巨大历史遗留风险在全行业得以化解。
  银河证券投行张啸梅对记者说:“在大规模处置风险证券公司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风险处置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多种方式防范和化解不稳定因素,整体工作顺利平稳,未发生重大群体事件和恶性案件,这也成为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工作的一大亮点。”
  中关村证券副总裁谢一平也强调:综合治理使行业状况明显改善,市场信心也得以恢复。同时,综合治理期间建立起来的新制度,可以有效地将公司风险与社会风险相隔离,减低了券商风险的社会危害性,为行业未来的开放提供了技术保障。
  
  新的征程
  
  “从一项系统工程来说,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确实成效很大;从今后的监管工作来看,这项工作又只是一个基础,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风险很有可能将以新的方式出现,制度建设将随着市场的发展而面临新的任务。”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指出,券商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了监管工作的有效性,相关措施使券商全面树立了依法合规经营意识,经营行为基本规范,内控和风险管理能力普遍增强,券商信誉和形象极大改善,为证券公司进一步规范、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可以说,综合治理既是规范、监管,又是创新和发展。
  他还强调,这是一种令人欣慰的冷静和清醒。很显然,谁也不会奢望证券公司从此以后万事无忧,但只要有了对风险的高度警惕和应对办法,有了推动证券公司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和有效方式,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令人振奋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的征程已经开始。随着牛市的到来,券商整体实力增强。
  “通过综合治理,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进一步形成了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在日常监管中,监管部门要求中介机构在审计时如果发现问题或遇到阻碍,要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监管部门在对证券公司进行现场检查中,也往往利用中介机构的专业技术力量为其服务。”张啸梅如是说。
其他文献
房价虚高究竟有那些因素呢?究其根源:一是历史原因,政府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大量住房欠账,很多人“住房紧张甚至无房住”,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二是政府公共建设投入不足,使一些中低收入者至今仍无房、缺房;三是相关法律不健全,现有法律执法不严,造成许多法律空白,给一些不法人员可乘之机;四是土地政策多变,土地供应紧张,地价不断上涨,加大开发成本;五是金融信贷政策调整,房贷门槛加高、加息等一系列金融新政,造
期刊
好事多磨,港股直通车自宣布之后,迟迟不能开车,市场气氛受到明显影响。美股休市,外围没有方向,A股高位势危,多重因素影响港股上下震荡,维持整理格局。  港股继续在高位反覆,但恒指及国指皆曾试新高,虽然“港股直通车”仍未被正式启动,或多或少引起市场担心会否无疾而终,但以股市的整体表现推测,普遍投资者仍有信心港股直通车将在不久正式开行。  来自监管部门的权威人士4日表示,“港股直通车”业务近两月内有望推
期刊
尹中立  资产价格膨胀加剧流动性过剩    当前,在我国诸多影响金融体系的信用创造能力的因素中,资产价格成为变化最为剧烈的因素。资产价格(主要指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使我国的账面财富迅速增长。这些暴增的国民财富给经济及金融所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也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如果对此不加控制的话,股价及房价的上涨最终会冲击其他领域,它可能使经济出现新一轮通货膨胀,甚至是经济的全面泡沫化。    钟
期刊
停牌一个多月之后,中国远洋(601919)受非公开发行方案浮出水面。  2007年9月4日,中国远洋宣布,作为中远集团上市旗舰和资本平台,将通过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结合自有资金以及向金融机构借款等方式支付收购对价,用以向中远集团及其下属公司收购中远散运、青岛远洋、Golden View、深圳远洋100%股权。  中国远洋的强势复牌,平安证券企业并构部总经理陈郎平点评:“从买盘巨大,股价涨停的情况可
期刊
进入2007年夏天的中国股市,正呈现前所未有的炽热。在股指所向披靡之际,在“一夜致富”的各路神话背后,一场股市“瘟疫”也在日益蔓延。  9月5日, 中国证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范福春在证监系统内部培训班讲话中指出,近一段时期以来,证券市场十分活跃,违法违规现象有所抬头,内幕交易案件增多,操纵手段花样翻新,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广大投资者利益。  来自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监测报告显示,当前证券市场
期刊
“国美正在与山东三联集团洽谈收购,目标是三联旗下的上市公司三联商社(600898)。”9月5日,有投行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国美有意收购三联商社的所有超市网点,并计划将其更名为国美控股。”  本报记者就此传言展开调查,5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鹏润大厦的国美总部,国美婉拒了记者的采访。随后,记者致电山东三联商社,但有关负责人不予置评。  回归A股,一直是在香港上市的国美电器的宿愿。此前,坊间曾
期刊
投资收益和主营业务增长比翼齐飞当然是最好的,”证券分析师叶剑表示,“但投资收益多了也不是什么坏事情,至少在2年内,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在资金方面所有推动,有利于其主营业务的提升。    沪深交易所近日发布了有关报告,通报了2007年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总体情况,两市主板公司中报净利增长近7成。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市公司总体业绩实现了跳跃性增长,深交所仍提醒投资者警惕业绩剧增背后的隐忧。投资收益、资产注入
期刊
国家发改委4日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称,预计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任务,将需总投资约2万亿元。《规划》指出,要逐步提高优质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右,到2020年达到15%左右。目前,可再生能源规模只有8%。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资源潜力大
期刊
“如不出意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投公司”)将在本月底挂牌,楼继伟、高西庆、张弘力、谢平、胡祖六等人将组成豪华的管理阵容。”9月5日,有接近筹备小组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即将成立的中投公司的投资方向也已基本敲定。“一手抓股权,一手抓资源”,将成为这家新生公司投资的主题。  此外,本报获悉,央行副行长苏宁也可能加盟中投。入股已确定的16家大型央企作为其战略投资者,助力其海外投资只是其庞大投资的一
期刊
“99%的投资者还没有认识到新天国际(600084)的价值。新天5年后会超过张裕,它在国内最有条件做高端酒。”北京一位机构投资者信心十足。  *ST新天于8月30日起停牌,直至相关事项明确后刊登公告复牌。“大股东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估计都将参与增发,而此前刚刚登门造访的光明食品集团和刚与新天方面合资成立新公司的温州财团也可能认购股份,此外,国内几家知名酒业也有意成为战略投资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