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赖地,妈妈也赖地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flylov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宝不高兴的表现五花八门,例如哭泣、扔东西、打人、发脾气……还有一些宝宝一不高兴就会躺到地上,引来一群人围观,那场景必定让年轻的爸爸妈妈极为难堪。小小的孩子,怎么会如此刁蛮任性?这样下去,脾气会越来越坏吧,怎样做才能让宝宝改掉这个坏习惯呢?
  
  林林妈妈的烦恼
  
  林林今年3岁半,从小就很任性,只要不开心就会摔东西或者躺在地上。为此林林妈和他讲过道理,也没少打他,但都没用。本以为上了幼儿园,林林在外人面前会收敛些,没想到他非但没改,反而变本加厉,频频为难老师。
  这天,小朋友们都去睡午觉了,林林一个人坐在滑梯上就是不肯下来,老师答应他,再玩三次就去睡觉。滑完三次,当老师抱起他,准备去休息室时,林林不高兴了,说什么也不让老师抱,并使劲挣脱下来。当老师想再次抱他时,林林索性躺到地上,一面阻止老师碰他,一面嚷嚷着“我不睡觉”。任凭老师怎么劝、怎么哄,林林就是不肯起来,最后没办法,老师只好答应他继续玩滑梯,他才从地上爬起来。
  放学后,老师把林林中午的表现跟林林妈做了交流。才上幼儿园半年,这已经是第五次被老师反映儿子“赖地”的行为了。回家的路上,林林妈又是气急败坏地冲儿子一通批评。林林妈很烦恼,她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让儿子彻底改掉这个坏习惯。
  
  宝宝的小心思
  
  妈妈们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别人家的宝宝生气时也就是哭哭闹闹,自己家的宝宝却表现得如此激烈,又没有人给宝宝做示范,他怎么知道躺到地上反抗呢?
  每个宝宝个性气质不同,生活环境不同,表达情绪的方式当然会有所不同。宝宝在遇到问题时,会试图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可是因为年龄小,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实在有限,而且有的时候自己也没有话语权,于是干脆躺到地上,以这种特殊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那么,宝宝躺到地上,到底有什么小心思呢?
  要挟大人 宝宝一躺到地上,马上会有大人来围观,那样爸爸妈妈可能会因为尴尬而满足宝宝提出的要求。宝宝一定是尝到过这样做的甜头,他发现什么都不如躺下来对爸爸妈妈的影响大。所以才会一次次地躺下来,以示对爸爸妈妈的要挟。
  拖延行动 如果爸爸妈妈执意要让宝宝做一件事,宝宝本来不想做,又没有办法阻止爸爸妈妈的劝说行为,只好用躺下来的方式表示反抗。躺到地上感觉很舒服,既可以赖在原地不动,还可以借机休息一下。
  免受体罚 爸爸妈妈生气时一般会打宝宝身体不要紧的地方,例如屁股和腿,当宝宝察觉到爸爸妈妈的神情不对劲,尤其是已经发怒时,可能会立即躺下来。那样爸爸妈妈一打就打到危险的地方,往往就不再打了,宝宝也会逃过一次体罚。
  
  妈妈的好办法
  
  宝宝躺在地上,妈妈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生气、愤怒,其实在了解了宝宝的意图后,妈妈大可不必那么激动。通过几个小方法,妈妈完全可以化解尴尬的局面,并且慢慢引导宝宝改掉这个坏习惯。
  装作没看见 聪明的妈妈可以观察一下,如果宝宝躺在地上后不理他,过不了多久他就会自己站起来,起来后也不会再继续胡闹。相反,妈妈越是关注宝宝的躺地行为,越会让宝宝感觉到他胜利了,宝宝以后还会多躺地。所以,如果想让宝宝躺地的行为减少,装作视而不见,应该是一个好办法。
  适当惩罚 妈妈对宝宝躺地行为,不但要不关注,还要不满足。宝宝越是想借此要挟,妈妈就越不能称宝宝的意,宝宝无法从躺地中获益,当然不会再重复这样的行为。除此之外,适当的惩罚也是应该的,比如可以暂时拿走宝宝喜欢玩的一样玩具。
  预先提醒 如果宝宝习惯生气后就躺到地上,妈妈可以在宝宝还站着的时候说,“如果你要躺到地上,我就走开”,宝宝会想一个人躺在地上也没什么意思,可能会选择不躺。
  悉心教导 告诉宝宝,不高兴了就躺到地上是不对的,不是好孩子的做法。妈妈可以让宝宝说说自己为什么不高兴?想要怎样?那样妈妈更容易接受宝宝的请求。如果宝宝这样做了,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并适当满足宝宝的请求。强化正面行为的同时,宝宝的负面行为自然会减少。
  模仿宝宝 有些时候,妈妈可以跟宝宝一起躺下,躺下后再与宝宝交流会很不一样哦。对5岁以下的宝宝来说,要把与宝宝的交流与教育游戏化,用像这样的语言:“如果你躺着,妈妈也只能躺着”,这样冲突很容易就化解了。
  做个记录 在家里显眼的地方挂个记事板,妈妈可以很有兴趣地记录宝宝躺下多少次,拍点照片,充满好奇与惊讶的评价宝宝的姿态与造型。当宝宝躺地的意义成了妈妈取悦与欢笑的谈资时,宝宝慢慢地就会懒得再躺了。
  编辑 朱璐zhulu83@126.com
其他文献
婴儿背带的使用,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双手从抱孩子的状况中解救出来。但美国联邦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却发出警告,婴儿背带、背巾可能导致婴儿窒息,需谨慎选择使用。  一般认为,4个月以下的宝宝,由于骨骼太软,最好不要用背带,否则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可以使用抱巾,采用前背式,让宝宝“躺”在抱巾上,父母用双手托住即可。这不仅能让宝宝更舒服,还能帮父母省力。  4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选择婴儿背带。但4-6个月的
期刊
我的父亲是一个身经战火,大起大落的人,但对孩子很温情,直到他去世的时候还说,他最难割舍的是和我母亲共同抚育我们的日子。在我小的时候,曾经一度认为父亲是个软弱的人。但其实他非常慈爱,很民主,教育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刚进小学时,我曾很抗拒学校教育,喜欢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所以常常从学校偷跑出来,在屋子后面的花园里鼓捣一些别的事,比如舀一勺蜂蜜洒在地上,聚集起几百上千只蚂蚁,然后全部圈起来。父亲劝
期刊
或许是由于书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对我有着别样的吸引,于是我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一次心灵的旅程。打开扉页,便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李跃儿。早有耳闻,该书作者李跃儿是国内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曾做客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七巧板》、12频道《心理访谈》等知名节目。然而,这些亮丽的光环并不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一句朴实的话“本书是被誉为‘上天送给孩子和家长的福音’的李跃儿所著”便在瞬间把我彻底征服了……  
期刊
杜荧:1987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现任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新闻夜宴》主持人。在她20多年的主持生涯中,主持过《江苏新闻》、《江苏新时空》、《1860新闻眼》、《人间》等各种类型的节目,并多次获得过国家级、省级新闻专题类奖项。  蒋卓吾:19岁,现在美国读艺术设计,曾获美国国家艺术奖。    ☆☆ 培养独立性 ☆☆    杜荧1987年分到江苏电视台,四年后她得到一个借调中央电视台的机
期刊
为什么不先洗澡再来打球    这是儿子上幼儿园小班时的一件事情。一天晚上,电视里直播大威廉姆斯的一场网球赛。儿子知道我喜欢网球,就和我一起坐在沙发上看。“妈妈,她是谁?”儿子指着电视里的选手问。“她叫大威廉姆斯,也叫大威,网球打得特别棒。她有个妹妹叫小威廉姆斯,也是打网球的。”“她们在太阳下面打球不热吗?”“喜欢运动的人是不怕热不怕辛苦不怕累的。”我回答说。儿子不再问了,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三分钟后
期刊
孩子说话迟,怎么办?  江苏南京市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儿子快两周岁了,说话迟,口头表达能力差。看着同龄孩子都会说很多话了,我心里很着急。另外,我家里人说好几种方言,我说南京话,孩子爸爸说带河南方言的普通话,爷爷奶奶却说地地道道的河南农村方言,保姆又是安徽人。孩子的语言发展会与这有关吗?  答:首先,孩子开口说话有早有迟,存在个体差异,这主要和遗传有关。在生活中,有的孩子开口很迟,一旦开口就滔滔不绝,
期刊
女儿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陆续在报刊上发表诗歌,许多人都问我怎么教的。其实我不会做诗,也并没有“教”女儿什么,但我有对孩子的爱,我引领孩子去充分体味周围的人和事,一草一木,我让孩子感受快乐,这应该是孩子不竭的创作源泉———快乐的孩子心里自然会流淌出快乐的诗歌来。  女儿不到3岁的时候,从幼儿园回到家里,就经常搞点“汇报演出”,平时嘴里也会时常冒出两三句儿歌来,开始我一直以为是在幼儿园学的,可后来听
期刊
朋友的儿子才读小学一年级,最近,这小子创造了一个该校若干年未曾出现的“纪录”,考了个零分。期中考试时,试卷上要求学生默写课文一、课文二的词语。老师当时是有明确要求的,而朋友对儿子只是要求会读、会写。考场上,孩子突然傻眼了,便转身看旁边一个同学的答题,老师及时予以警告。孩子其实写都会写,只是不知道有哪些词语,愣在那里,手足无措。过了一会,他又情不自禁地瞄了同桌一眼。这时,老师跑过来,气呼呼地拿走试卷
期刊
w    一个周末,我正督促6岁不到的女儿学习,要求她汉字描红两页。  我把她的小桌子安放好,自己也拿了书坐在旁边守着。没想到,女儿屁股上像长了针,才一坐下就又跑开了。一会儿去喝水,一会儿要尿尿,一会儿又抱起芭比。眼看我脸色越来越难看,她却像个没事人似的,居然还凑到我跟前问:“妈妈,这两个芭比换了那芭比的衣服好不好看?”  我几乎就要发作。但无奈平时总是诱导她要讲道理、要善于说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期刊
女儿小粉很让我省心,去幼儿园没有闹也没有哭,顺利地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小粉为此得过好几朵幼儿园的小红花。每当她的小额头粘有一朵小红花时,她的心情就特别好,在我接她回家的路上,她会兴奋得像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讲个不停,笑声连连。看到女儿重视荣誉,我感到欣慰,替她将朵朵小红花收藏到一个小盒子里。周末闲暇时,我和女儿再重新将小红花一朵朵地拿出来,摆在床上一排排地欣赏,引导女儿讲她获得小花的原因,以此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