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之区别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p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南朝谢灵运、谢跳以山水诗著称,陶渊明则以田园诗闻名。而盛唐形成的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较之前人,不再是一般地模山范水,而能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空灵超然、脱世拔俗而俊采职逸。在表现山水田园的自然美方面,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开拓和创新,把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和层次.但是,王维、孟浩然由于家庭出身、环境、经历,自身素质和创作风格的不同.诗风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王维十五岁便离开家乡赴长安谋求功名,并以自己的才能博得了上流社会的青睐。开元九年,中进第,为太乐丞,时年仅二十一岁。但是此后王维的仕途却坎坷不断、起起伏伏,尤其是安史之乱后的遭遇,使得王维对官场产生厌倦。开始了长期的亦官亦隐的生活,他曾隐居终南山。又购置辋川别业,在公余暇时游息其中。
  孟浩然出生于小地主家庭,自幼饱受正统的儒家教育。四十岁以前,他在家闭门苦读,隐居于距鹿门山附近。四十岁到长安应进士举,与王维、张九龄等人相交,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联名动京师.但却不幸落第,失落还乡。随后,满怀失意的他南下吴越,寄情山水,过起了游历的生活。后虽短暂入仕却终又离开,归乡终老。
  从王、孟的生平经历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二者同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但是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却存在在着很大的差异。而正是由于生活环境差异造就二人不同的性格气质,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王维与孟浩然也同样存在着差别。“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澹,而悠远深厚”(《麓堂诗话》)。“浩然清而旷“王维清而秀”(胡鹿麟《诗薮》)。具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王维受佛、禅影响较深,其山水田园诗常能揭示出大自然的幽静恬适之美,也表现山水的雄伟气魄,反映农村生活的情趣:孟浩然诗则以山水隐逸为主要题材,风格恬淡孤清。主要是写他村居生活的高雅行径与闲情逸致。大多表现的是“高士孤怀、隐居幽寂、登临清兴、静夜相思”。
  其次,王维常刻画空寂的境界,寄怀山水以逃避现实;孟浩然对山水的描写,主观色彩甚浓,常融入游子的飘泊之感,在恬淡中缺乏热情。在政治上经历了张九龄罢相,安史之乱等一系列打击之后。王维的生活也由前期的积极出仕转变为后期的亦官亦隐,消极隐遁。这期间他寄怀山水以逃避现实,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隐居辋川、畅游山林、一心奉佛,唯以禅诵为事。因此他诗歌创作的基调也变为幽静恬淡,常常刻画空寂的境界。而孟浩然的山水诗则多写在落地离开长安之后,漫游秦中、吴越之时,因考试落第、求仕不得的抑郁心情和烦闷激愤。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羁旅的乡愁和仕途的失意,流露出游子的飘泊之感。由于心情孤寂,山水也不免染上一层冷清的色彩。
  再次,工维的山水田园诗善于创造意境,“诗中有画”;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清新秀丽.风格较为疏淡.“淡到看不到诗”。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诗中有画”是说王维的诗善于创造意境,能通过无形的语言,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有形的图画。闻一多曾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哩,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是真正的孟浩然的诗。”孟浩然的山水诗都写得清新淡远,别具幽情。他在艺术上有较高造诣,善于采用朴素语言和白描手法,既不施浓彩重墨,也不求精雕细刻,淡淡写来,毫不费力,创造出清新秀丽的意境。
  王维和孟浩然在意境上都追求一种浑然一体,孟浩然喜用简淡的笔墨,随意点染的手法,而王维则讲究构图布局,选辞着色,经常以彩绘的笔触传达清丽丰润的美感。所以他们的山水田园诗在风格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谓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王维擅长各种体裁,题材较广,孟浩然专精五言,内容较单薄。王维的诗纯写景而情融其中者,较之孟浩然为多。王维的诗歌律、绝、古、排均有佳作。王维的七言古体,格整而气敛,虽然也有纵横变化,但从广度和深度来讲,不及李白、杜甫,然而他的七古“使事典雅、属对工稳”,为后人学习的典范。而王维的五言律雅淡之中高华精警、清丽丰润。王维的五言律有工丽、闲淡两种不同的风格,风华俊逸、疏散闲淡各不相让,绮丽精工与沈佺期、宋之间不谋而合;幽闲古淡与储光羲、孟浩然如出一辙。王维的七言律有三种,都宏赡雄丽,华藻秀雅,淘洗澄净。由此可见,王维众体皆工,题材广泛,能够涉猎杜会生活、山水田园的方方面面,熔自然、社会、人生、山水、田园为一炉,博大恢宏、洋洋大观.而同为山水园诗派诗人并与之齐名的孟浩然则专精五言、题材狭窄、内容单薄,而纯写景情融其中者,则更少。正如五士源在《孟精然集序》 中所说的‘学不攻儒,务掇精华;
  孟浩然创作体裁的狭窄是造成其诗歌内容单薄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那种以淡雅之笔,摄取淡月、疏雨、古木、白云、寒江、幽钟等景物,状疏远清净之景,表达旷放闲适之情的创作方法,也造成了他纯写景而融乎情的作品较少。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皆有画意,而融画法于诗孟浩然有所不及。王维诗书画乐兼通,他以诗人的敏感摄取与主观感情相契合的景物,组成清幽演远空灵的意境。他善于表现景物的空间层次,每每通过一些点睛之笔写出错落有致的纵深感和立体感。他还善于敷彩,这些色彩并非单纯消极地涂饰,而是活跃地晕染着整个画面,清新鲜润,给人以愉悦之感。王维还在动态中捕捉光与色变幻不定的组合,还善于捕捉音响,有机地契入景色之中.孟浩然融画法于诗的方法较狭窄,但是应该指出,孟浩然是通过对自然山水的禅悟、临幕而写成的,而不是融画意于诗中造就的。正所谓“境清人画,趣多禅悦”此诗便是很好的例证。
  王维、孟浩然作为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代诗人,在诗歌意境的刻画,语言的锤炼等到方面,尤其是田园山水题材作品的创作上,都或多或少受到王、孟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邮寄地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教育局教研室,收件人是:郝世茂,邮编:011600
其他文献
5月下旬,进课堂听随堂教学《麦哨》(义教课标版小四下),老师在课堂中将这篇描写美丽田园风光和乡村孩子的美好生活的略读课文活生生地上成精读课文,且课堂重点是放在对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了修辞讲解,读罢几遍,这节课便草草结束,整个课堂索然无味。从老师的课堂语言中听出这是第二课时,该老师还准备上一课时才结束。听完这节课后,笔者很是难受,教师的这种教法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践踏与蹂躏。听完这节课后,我们也在思考
【摘 要】身为高中藏语文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就要通过有效手段为学生打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针对如何提高高中藏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藏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教学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掌握课堂节奏,这是打造有效课堂的主要战场。课堂时间十分有限,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等等融入知识体系,为高中学生打造轻松愉
摘要:小学班主任工作属于小学教育的核心工作。一个成功的班主任,除了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有理想、爱学生、为学生的成长奉献身心等。本文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措施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小学班主任对小学生的学习及成长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小学生快乐成长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亲
目的:针对广西骨伤医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腰肌劳损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对腰部中药狗脊熏蒸治结合针灸治疗的疗效进行真实客观评价,并探讨腰部中药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和推广下,教育游戏被广泛的应用到小学教育当中。笔者认为教育游戏作为以游戏为形式,以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其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本文中就针对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教育游戏的推广和普及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育游戏;英语学科  引言: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
摘要:体育课是一门人文课,它有利于强化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有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成功和失败。体育课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体育课应该得到极大的重视。因此,探究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体育课给中学生带来的积极作用,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开设体育课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
摘要: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是高职语文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现今高职语文口语教学的效果却不尽人意。面对这种情况,本文在对高职语文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试着提出个人浅见。  关键词:高职语文;口语教学;对策  口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相比于颇受重视的读写能力,听说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亟待提高的方面。拟定“语文”科目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
摘要:全音阶以及建立在全音阶上的和声是印象主义大师德彪西重要的音乐语言之一,本文就德彪西钢琴前奏曲《帆》进行分析,探讨全音阶及其全音阶和声在作品中的运用。  关键词: 全音阶 全音阶和声 德彪西 《帆》  全音阶(Whole-tone scale),是在一个八度内,将十二平均律分为六个均等的全音而组成的六音音阶,音级之间都是全音关系,各音级间地位平等,没有主音,可以从任意音开始,只要相邻音级关系为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他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享用不尽。” 现就关于养成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目前中学生的行为规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