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置情景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ts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置情景是语文教学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手段。
  早在一千多年前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提法。
  清代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有“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的论述。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二十韵》中也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名言。
  这些精辟的论述为我们点明了文与道,境与情,语文文字训练与情感意志陶冶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成为我们情景教学的依据。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把课教‘活’的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让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景,使学生的情景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
  创设一种情感情景,有利于推动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谊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本文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通过创设情境,使课堂与生活相联系,读者与作者的感情相互碰撞,激起火花,引起共鸣。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回到课内,对文本融会贯通。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联系生活,创设一种生活情境
  学生都喜欢和自己生活有关的文章,因此,联系生活创设一种生活情境,让学生跳出课堂,使学生振动飞向生活的翅膀,能够消除学生对课文的厌烦情绪,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学习。
  比如在《挖荠菜》一课中,教师可以请同学们去寻找自己吃过的野菜,带到课堂上,讲述自己挖野菜吃野菜的感受,然后让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作者挖野菜的描述,和自己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
  在《我的老师》一课中,可先请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老师形象,真诚地邀请学生给自己提出意见和不足,教师坦诚地进行自我批评,然后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来一位好老师,请同学们和心中的老师做个比较,阅读课文后告诉大家课文中的老师好在哪里。这些情节的创设,让生活的真、课文的真、学生情感的真交融在一起,学生在真善美中受到熏陶与教育。
  “生活进课堂,课堂融生活”是情境创设的不同方式,它的最终目的是搭建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的桥梁,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运用直观展示、实验演示创设情境
  通过直观展示、实验演示创设情境会更多地体现本学科的文学性、形象性,增强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课文的把握。课堂演示情境创设,使学生产生了阅读这篇课文的兴趣,对这篇课文的深入理解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认识客观事物最快捷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是最合适不过的。
  如学习冰心的《纸船》这篇课文时,情至深处,教师亲手折上一只纸船,一定会起到不错的教学效果。学习《小橘灯》时,顺手用橘子做一盏小橘灯,定会让学生从现实走进文本,体味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有的时候,一个有趣的小实验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讲授八年级语文《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我在讲台上放了一只盛满水的杯子,一杯食盐一个鸡蛋。把鸡蛋放进盛满水的杯子,鸡蛋下沉至底。老师给学生设计的问题是:谁能让杯子中的鸡蛋漂浮起来?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课文中寻找答案,最后学生发现把盐溶解到水里,鸡蛋终于浮了起来。通过一个有趣的小实验,使那些学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内容具体鲜活了起来,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主动去寻找答案,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情境
  如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桂林山水的风景,让学生徜徉并陶醉于“那美丽的山、美丽的水、美丽的迷蒙云雾、美丽的绿树江花……”一幅幅迷人的画卷,定会让学生向往那神奇秀丽的桂林山水,并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凝聚起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让自然中的桂林山水映入学生的脑海,让不曾去过桂林的学生领略了它的秀美。学生带着对桂林山水美的感受去朗读课文,就会读出一种美的意境、美的滋味。
  教学《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人劳作,孩童玩耍,阳光下飘动的风筝等画面,同时伴以优美的《春之声》音乐,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欣欣向荣的大自然氛围之中,感受到春的气息。然后,播放配乐朗诵:“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带给学生的是视觉的享受,听觉的享受,轻松而愉快。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许多,如讲故事创设情境,模拟表演创设情境,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等。通过创设符合课文内容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快乐、轻松地学习语文,感受语言,感悟生活,切切实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 要:每一学科的学习都必须进行复习,上好复习课是学习成绩提高必要的手段,复习课中改变课堂结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上好复习课的关键  关键词:学生演讲导入 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归纳重点  复习课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然而,教师为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节约时间,往往采用“容器灌注”的方法,既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时间,也把学生置于被动学习的境地,
期刊
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后进生一直都是最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我国的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今天,如何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就成为教师的一大难题,结合本人多年在农村小学任教的经验,我主要从形成后进生的主要原因和如何转化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形成后进生的主要原因  1.家庭的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给孩子最原始的、最有利的说教,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才能培养出健全的人来,而家庭尤其重要,
期刊
摘 要:面对新世纪以来各种低俗文化的冲击,当前部分中学生存在无纪律、无道德、集体观念淡薄、法制意识弱化的现象。而作为担负教育祖国未来希望的教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内心深处提高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是十分有必要而又刻不容缓的。而历史教学更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该文从挖掘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容、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三个方面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究。  关键词:历史教学 爱国主
期刊
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  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轻松、愉快地导入  上课开始,教师先让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由好奇开始,然后慢慢发展成兴趣,整个感到有趣的过程就很吸引住我们。我们会兴致勃勃进入状态,也因此觉得愉快和满足。近年来,我在教学中,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运用课件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情感。教学要落实知识与情感体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作为高中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众多方面影响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高考成绩的好坏。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而复习课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本文通过简单讲述复习课对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提高复习课效率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教学 复习课
期刊
高中数学对话教学是指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师生为理解教学文本的语言因素、情感因素、主旨因素等而展开的交流,究其实质是师生在真正民主、平等、宽容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体验、反思等对话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的教学形态。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对话必须有学生、教师、文本的参与,三者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高中数学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  一、什么是高中数学对话教
期刊
摘 要:进入到高中阶段,有的学生很难把初中的知识自如地应用在新内容中,教师不了解学生掌握的学习情况,造成高中化学难教难学。处理不好时,会导致学生学习上有很多困难,会失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甚至出现怕学厌学心理。因此搞好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并在教学组织、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习惯等方面总结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初高中 化学课程 衔接  初高中化学教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教学阶段,其衔接问题
期刊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其它学科的语言文字基础,同时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弊端,教师在教学时,只是机械地把一篇文章的段落大意、主题思想、语言特点等等,一一抄给学生,并且把教师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这样,教学效果收效甚微,达不到教学目标,更起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和目的,另一方面,也给学生造
期刊
“生态教学观来自于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认识,旨在调动各种教学生态因素,促使课堂教学各因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教师与学生和谐共进,人与环境相互应答,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生命个体的进步与发展。而生活是课堂教学生态的源泉,基于高中政治新课程“贴近生活”的设计原则,我们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将教学内容寓于生动活泼的探究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  一、在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