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01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作文是中考作文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初中生比较头疼的作文类型。因为材料作文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审读材料,确定立意,构思成文,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构思能力都是考验。学生一旦不能准确把握材料主题,写出的文章就会偏题或者离题,得不到高分。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对材料作文写作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材料,准确审题立意,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心应手。下面就针对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指导方法进行分析探究。
  一、初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材料作文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文字、图画或者其他形式的材料)审题立意,理解材料内涵后作文。这样的题目学生很难把控,因为材料多种多样,即便只有一个材料,其含义或写作角度也可能有几个,由此可见材料作文具有一定难度。但是有人觉得这样的考核方式严重束缚了考生的手脚,因为一旦给定了材料,学生就必须根据材料确定主题,思维被套上了沉重的镣铐。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现在的材料作文弥补了以往的不足,在以往的基础上又可以让学生“立意自定以及题目自拟和文体自选”。为此,学生要想写出优秀的材料作文,就需要准确审题立意。
  二、初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指导方法
  1.学习立意技巧,掌握审题要点
  因为命题作文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材料作文立意自由,因此深受出题老师的喜爱,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新宠。但材料作文含义丰富,内容具有多向性,因此很多学生很难准确把握材料主题,导致无法下笔。因此,指导学生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成为了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这样能保证写出的文章不偏离材料。关键词大多出现在一些转折词之后,还有些关键词会在材料中反复出现,正所谓反复强调的是重点,重点就是考点。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对于审题立意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其次,还要注意材料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或者情态动词等能够传达情感的词语。也就是让学生明确褒贬,在材料中找出表明立场或者观点的词语,这些词语有正面的有负面的,学生可以根据这些词语揣摩出题人的意图,明确出题人到底是想褒还是贬,从而确立作文的立意。比如以“武汉大学樱花开放时,有游人穿和服拍照”为材料的作文题,对所给材料认真揣摩后可以发现,材料传达的是中国青年对于穿和服拍照行为的不满,表明出题人想表达对崇洋媚外以及对于国家观念淡薄行为的批判和谴责,因此,学生就该围绕这样的情感立意。但是有很多学生想独出心裁,认为应该和国外友人友好相处,应该积极吸收外来文化,这样的立意就和出题人的想法背道而驰,严重偏离题意。
  2.从阅读中积累经验,从生活中寻找材料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审题技巧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技巧进行练习。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任何方法技巧都需要反复训练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要想让学生熟练地将审题技巧运用到写作中,教师要让学生勤加练习,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练习的机会,还要利用好课下时间。在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看看其他优秀材料作文,让学生积累素材。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社会生活,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课本知识毕竟有限,生活是蕴含无穷无尽知识的课本,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获得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虽说书是获取知识的捷径,但学生还应多关注生活中的人和事。生活中,我们经常忽视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往往蕴含着哲理,折射着人性,或者反映社会现实。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吸收知识,感受生活;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生活,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另一方面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学生遇到一件事时,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好友、老师以及家长及时沟通,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事物的本质,还有助于学生归纳出更加准确的观点。材料来源于生活,想写好材料作文,就要体验生活,这样能更好地理解材料,更加准确地把握出题人的想法,从而对症下药,写出优秀的材料作文。
  3.多维审视,锁定关键词,整体把握,逆向切入
  有些材料会将叙事和议论结合起来,还有的会采用一些对话作为材料。面对这样的材料,学生应该感到开心,因为这样的材料往往都是以一个关键词作为线索整合起来的,也就是说这个词就是这段话的中心,抓住这个词就可以抓住整段话的主旨。因此,学生在审题立意时应该多维审视,锁定关键词,然后对关键词定点突破,仔细揣摩,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情感,顺着这条线自然而然就可以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还有的材料,经过深入分析会发现,短短的几行字其实蕴涵十分丰富,其中的思维发散点很多。对于这种材料,要做到先发散思维,从多个空间维度思考材料蕴含的内容,然后对从不同角度思考所得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也就是将这些判断集中起来,做到“面中选点,点上开花”。学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筛选适合本次写作的主题,从不同的判断中提取共同之处,再经过比较,提炼出独特、深刻并且有利于扬己之长的作文立意。
  總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准确审题立意对于写好材料作文的重要性,要积极探索作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面思考,整体审题,进而在写作过程中准确把握出题人的意图,写出优质作文。
其他文献
江苏省江阴市要塞中学  自我国新课改推行以来,以“自主、合作、探究”为表现形式的教改经验层现叠出,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了推进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的教学模式。这一新模式对推进初中作文教学,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探究初中作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实际意义  在传统作文教学下,学生对写作越来越害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根源有以下三点。  (一)写作是一种极个性化的语言活动  传统作文教学以
将从长春花中克隆的金属硫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DQ016341)构建到高效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并命名为pGEX-6P-1-CrMT,并对GST-CrMT融合蛋白的表达进行诱导和条件优化。对不同的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胚发育属茄型,其基细胞先行纵裂。胚柄基部发育迅速,具吸器作用,球形胚期胚柄最为发
采用碘量法对4种落叶松幼苗的过氧化氢酶(CAT)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pH7.0下,落叶松幼苗CAT活性为48.8~77.9U·g^-1FW;Km值为8.3×10^-2~2.38×10~mol·L^-1;V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离析和未离析的、成熟的和刚开始发育的银杏叶表皮进行了研究.表皮基本特征:两面生气孔型,但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上表皮气孔的数目和分
以刺五加腋芽为外植体,通过比较不同的基本培养基(WPM、MS、1/2MS、White)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6-BA、NAA、IAA、IBA)的组合对腋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来建立一套高效的离体芽再
【摘 要】  笔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整合的几种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不断完善新型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真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学科 整合 实践与反思  信息技术不仅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更是学生学习、交流的工具,它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形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变革。  一、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认识  传统的课堂
基于对秦岭山区濒危植物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分布群落的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秦岭冷杉群落中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结果
C语言作为一种实用性超强的编程语言,彰显其高效、灵活的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C语言既可以编制系统的相关程序,又可以编制相关的软件程序。中职C语言的排列问题的教学在C语
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不是-蹴而就的.仅凭语文老师每学期的几节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全面提高.本文就小学生习作教学初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