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人、财、物、时四个方面论述了后勤管理的基本要素。1、人员。2、经费。3、校产。4、时间。
[关键词]后勘管理;预算;学校;计划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明它内在的客观规律,明确其基本要素,就可以提高工作效能,使后勤工作更好地为构建集约性和谐校园做贡献。特别是像我们这些新创办的学校实施高起点、高层次、高品位的办学方略,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那么,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呢?笔者通过几年的后勤管理体验,认为人财、物、时是后勤管理的四大基本要素。也就是说,搞好后勤工作必须在用人、理财、管物、惜时四个方面上下功夫。下面笔者就这四个基本要素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基本要素之——人员
学校的后勤工作,既是一项理财管物,收收发发的事务性工作,又是一项执行财务制度,维护财政纪律的政策性、原則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缺乏廉洁奉公党性原则的人,是难以胜任的。况且,这项工作具有“一多”,“二广”,“三难”的特点。即;师生员工人人与后勤部门有关,涉及人员特别多,校内校外联系面广,教学生活要求工作面也广,在物质条件与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不适应,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尚未根本好转的地方和单位,做好后勤工作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有任劳任怨,甘为孺子牛精神的人,后勤工作是干得好的。还应当指出的是学校后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维护国家有关财经政策、财务制度和纪律的执行。同时像我们寄宿制学校还有着管理上的特殊性,全校大部分的师生在学校里用餐,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寄宿、生活在在学校里,对他们来说学校就是一个家,除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外,学校全部管理工作包括后勤工作在内,诸如生活、学习环境的布置,设备的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和行为习惯等,都有着直接的教育作用,有的甚至超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以终身的影响。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因此,学校对后勤人员的要求应是高的,对后勤人员的挑选应该是有条件的。笔者以为,根据学校性质和后勤工作任务的要求,后勤工作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首先,思想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后勤工作,有立足本职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热情和决心。
其次,作风上要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
第三,工作上认真负责,爱校如家,办事热心、细心、耐心、不安于现状、勇于改革,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勇于坚持原则。
第四,要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熟悉教育方针和国家规定的有关本职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虚心好学,认真掌握一定的有关后勤管理的知识和自己本职工作的专业技能。
二、基本要素之二——经费
后勤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把好学校全部经费收支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教育经费,确实难于办好后勤,这是起码的常识。但是在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能方面,却有高低之分,大有潜力可挖。为什么有的学校少花钱可以多办事,办好事,有的学校却花大钱办小事.甚至办不成事?这里关键就在于后勤部门是否合理地、科学地安排和使用了有限的教育经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承认管好经费,用好经费是检验学校后勤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
后勤工作要做到办事有计划,拨款有预算,收支有标准,管理有制度,分析有资料,监督有要求。首先必须抓好计划。明确规定工作目标及次序,重视经费的预测、预算工作,严格按照预算办事。编制预算应当注意: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照顾一般。既要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又要考虑经费的可能,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既要保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少花钱多办事。此外,还应坚持弹性原则,留有余地,控制一定的机动数。为了有计划地使用预算资金,在上级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学校还要根据计划进度,季度变化及可能的支出,分别轻重缓急,编报全年、季度、月份用款计划,作为上级计划拨款的参考,以避免现在一些学校常见的用钱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现象。
其次必须抓实施。加强财务工作的监督和控制,必须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坚持做到在决策中抓预先控制,在实施中抓现场控制,在结算时抓反馈控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经费审批制度,财会人员分工制度,报销验收制度,检查监督和民主理财制度,坚持“一支笔”审批的原则;保证专款专用,接受群众监督。
再次必须抓好总结,认真搞好经费的决算。决算是学校预算执行的年终总结,也是学校财务活动为教学为师生生活福利服务的最后检查。经费决算的编制以每月每季的会计账薄记载和有关会计报表资料为基础,由会计人员按实际支出的项目数额核算,实事求是地编制。通过数字核算,找出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制订下一年度的预算。
三、基本要素之三——校产
学校后勤管理不但要重视开源,而且更应当注意节流,建立集约型和谐校园是学校后勤工作的基本方针。要提高已有经费的使用效益。这就要求一方面计划用钱,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必须重视节约物力,做好校产的保管.维修工作,大力提高校产的使用率,延长校产的使用年限,加速校产使用的周转率。
1 是校产管理
管好校产必须建立和健全各种财产管理的责任制。学校要制订校产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总帐和明细帐对所有校产都要建立账卡或登记簿,分门别类登记造册,进出库均应严格执行制度。同时对班级或个人使用校产要进行严格管理,做到期初有签收,期宋有盘点,力求帐物相符,杜绝贪污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2 是校产的修茸要杜绝学校一方面教学设备物资奇缺,另一方面却任意糟蹋设备和物品,存在着只管用不管修、只注重购买不注重保管的现象。
3 是加强爱护公共财物的思想教育把爱护公物纳入学校教育的内容中去,形成以爱护公物为荣的好风尚。引导教育广大师生,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做到爱惜公物,注意勤俭节约,杜绝浪费,自觉地做校产管理的主人,努力延长各种教学设备、生活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因使用不当或人为破坏而造成的不必要修理费用的开支,大力提高学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四、基本要素之四——时间
后勤管理活动诸要素中,时间不同于人、财、物可择优录用;也不象物资那样可以分配、调整等。时间的这种不可逆性,对管理活动是至为重要的。如何合理的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是后勤工作成败的关键。第一,要做时间的结合者。后勤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到今日之事今日毕,而且应该认识到,今天耗用时间不只是为完成正在做的工作,同时还得为明天将做的工作奠基,为未来作好准备。第二,要善于掌握自己的时间。后勤管理人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做好工作,提高工作效能。第三,要善于处理上下关系中的时间因素。一是布置任务时要有时限。二是约人谈话要把握时机。三是对待请示汇报要及时处理,完成工作不能拖拉。最重要的是要变被动服务为自觉主动服务。在学校各项工作开展之前提前做好后勤准备工作,如不等各部门的反馈,定期清查校产物品,有计划的检查、维修、维护各种设施;深入到师生中去,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征求意见等等,及时发现问题,把一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总之,只要坚持用好人,理好财,管好物,惜好时,就一定能做好学校后勤工作,使后勤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校构建集约型和谐校园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后勘管理;预算;学校;计划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明它内在的客观规律,明确其基本要素,就可以提高工作效能,使后勤工作更好地为构建集约性和谐校园做贡献。特别是像我们这些新创办的学校实施高起点、高层次、高品位的办学方略,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那么,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呢?笔者通过几年的后勤管理体验,认为人财、物、时是后勤管理的四大基本要素。也就是说,搞好后勤工作必须在用人、理财、管物、惜时四个方面上下功夫。下面笔者就这四个基本要素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基本要素之——人员
学校的后勤工作,既是一项理财管物,收收发发的事务性工作,又是一项执行财务制度,维护财政纪律的政策性、原則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缺乏廉洁奉公党性原则的人,是难以胜任的。况且,这项工作具有“一多”,“二广”,“三难”的特点。即;师生员工人人与后勤部门有关,涉及人员特别多,校内校外联系面广,教学生活要求工作面也广,在物质条件与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不适应,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尚未根本好转的地方和单位,做好后勤工作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有任劳任怨,甘为孺子牛精神的人,后勤工作是干得好的。还应当指出的是学校后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维护国家有关财经政策、财务制度和纪律的执行。同时像我们寄宿制学校还有着管理上的特殊性,全校大部分的师生在学校里用餐,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寄宿、生活在在学校里,对他们来说学校就是一个家,除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外,学校全部管理工作包括后勤工作在内,诸如生活、学习环境的布置,设备的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和行为习惯等,都有着直接的教育作用,有的甚至超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以终身的影响。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因此,学校对后勤人员的要求应是高的,对后勤人员的挑选应该是有条件的。笔者以为,根据学校性质和后勤工作任务的要求,后勤工作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首先,思想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后勤工作,有立足本职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热情和决心。
其次,作风上要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
第三,工作上认真负责,爱校如家,办事热心、细心、耐心、不安于现状、勇于改革,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勇于坚持原则。
第四,要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熟悉教育方针和国家规定的有关本职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虚心好学,认真掌握一定的有关后勤管理的知识和自己本职工作的专业技能。
二、基本要素之二——经费
后勤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把好学校全部经费收支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教育经费,确实难于办好后勤,这是起码的常识。但是在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能方面,却有高低之分,大有潜力可挖。为什么有的学校少花钱可以多办事,办好事,有的学校却花大钱办小事.甚至办不成事?这里关键就在于后勤部门是否合理地、科学地安排和使用了有限的教育经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承认管好经费,用好经费是检验学校后勤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
后勤工作要做到办事有计划,拨款有预算,收支有标准,管理有制度,分析有资料,监督有要求。首先必须抓好计划。明确规定工作目标及次序,重视经费的预测、预算工作,严格按照预算办事。编制预算应当注意: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照顾一般。既要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又要考虑经费的可能,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既要保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少花钱多办事。此外,还应坚持弹性原则,留有余地,控制一定的机动数。为了有计划地使用预算资金,在上级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学校还要根据计划进度,季度变化及可能的支出,分别轻重缓急,编报全年、季度、月份用款计划,作为上级计划拨款的参考,以避免现在一些学校常见的用钱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现象。
其次必须抓实施。加强财务工作的监督和控制,必须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坚持做到在决策中抓预先控制,在实施中抓现场控制,在结算时抓反馈控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经费审批制度,财会人员分工制度,报销验收制度,检查监督和民主理财制度,坚持“一支笔”审批的原则;保证专款专用,接受群众监督。
再次必须抓好总结,认真搞好经费的决算。决算是学校预算执行的年终总结,也是学校财务活动为教学为师生生活福利服务的最后检查。经费决算的编制以每月每季的会计账薄记载和有关会计报表资料为基础,由会计人员按实际支出的项目数额核算,实事求是地编制。通过数字核算,找出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制订下一年度的预算。
三、基本要素之三——校产
学校后勤管理不但要重视开源,而且更应当注意节流,建立集约型和谐校园是学校后勤工作的基本方针。要提高已有经费的使用效益。这就要求一方面计划用钱,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必须重视节约物力,做好校产的保管.维修工作,大力提高校产的使用率,延长校产的使用年限,加速校产使用的周转率。
1 是校产管理
管好校产必须建立和健全各种财产管理的责任制。学校要制订校产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总帐和明细帐对所有校产都要建立账卡或登记簿,分门别类登记造册,进出库均应严格执行制度。同时对班级或个人使用校产要进行严格管理,做到期初有签收,期宋有盘点,力求帐物相符,杜绝贪污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2 是校产的修茸要杜绝学校一方面教学设备物资奇缺,另一方面却任意糟蹋设备和物品,存在着只管用不管修、只注重购买不注重保管的现象。
3 是加强爱护公共财物的思想教育把爱护公物纳入学校教育的内容中去,形成以爱护公物为荣的好风尚。引导教育广大师生,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做到爱惜公物,注意勤俭节约,杜绝浪费,自觉地做校产管理的主人,努力延长各种教学设备、生活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因使用不当或人为破坏而造成的不必要修理费用的开支,大力提高学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四、基本要素之四——时间
后勤管理活动诸要素中,时间不同于人、财、物可择优录用;也不象物资那样可以分配、调整等。时间的这种不可逆性,对管理活动是至为重要的。如何合理的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是后勤工作成败的关键。第一,要做时间的结合者。后勤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到今日之事今日毕,而且应该认识到,今天耗用时间不只是为完成正在做的工作,同时还得为明天将做的工作奠基,为未来作好准备。第二,要善于掌握自己的时间。后勤管理人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做好工作,提高工作效能。第三,要善于处理上下关系中的时间因素。一是布置任务时要有时限。二是约人谈话要把握时机。三是对待请示汇报要及时处理,完成工作不能拖拉。最重要的是要变被动服务为自觉主动服务。在学校各项工作开展之前提前做好后勤准备工作,如不等各部门的反馈,定期清查校产物品,有计划的检查、维修、维护各种设施;深入到师生中去,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征求意见等等,及时发现问题,把一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总之,只要坚持用好人,理好财,管好物,惜好时,就一定能做好学校后勤工作,使后勤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校构建集约型和谐校园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