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法在小学篮球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gs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技术是小学生学习篮球的教学中的难点,有效提高篮球教学效果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在篮球技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篮球运动是同场对抗性的集体运动项目,具有较高的身体锻炼价值,同时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集体荣誉感、自我角色定位等非认知品质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合作学习在目标导向下,以组为单位进行的教学活动,评价各组完成任务过程中是以团队成绩为依据的活动。所以,在这里需要探讨一下合作学习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一、在篮球技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法所满足的基本条件
  1.在技术教学过程中分小组进行集体学习,合作对象是两人以上的小组或团队
  篮球是一项具有合作性的运动,需要两人以上的人集体学习,共同进步。需要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爆发力,才能提高篮球技能。
  2.小组成员达成共同认识,相互辩论,角色互换,交流练习体会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徒手练习、模仿练习和持球练习。具备帮助者与被帮助者、共同合作者、团队核心领导者等不同角色,小组每位成员积极努力,共同进步。一定时间后,教师再组织各组进行汇报练习,并要求各组同学运用所学技术和规则参加比赛,检验技能学习成果,考察小组合作能力与团队具备的精神面貌。
  二、合作学习法的教学设计
  1.构建合作学习情境
  在篮球技术教学时要积极构建合作学习情境,强调合作、竞争和个体化行为的相互兼容并存。在这三种情境中,合作性占主导地位,将竞争与个体在团队中的角色作用吸纳进来,共同促进技术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积极引导,形成组内积极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以团队整体的技术学习成效为组间竞争的根本目标,保证组内技术学习的正常进行。
  江苏某小学进行了组队篮球练习,在有合适体育场的前提下,具备了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教师分别对合作、竞争、个体化行为进行了解读,对合作技能进行着重教学,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营造组内互助的和谐关系,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合作学习改变了学生被动吸收式的获取篮球技能的方法。学生间通过帮助、交流、协作来共同学习,大胆探索学习心得,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消除不良情绪对技术学习的影响。因此,在构建合作学习情境时,教师积极主动剔除统治课堂气氛的惯性,敢于将技术学习的重难点任务抛给学生自己来解决,为学生合作学习制造合作任务,构建宽松、主动的合作学习情境。
  2.讲解示范设计
  篮球技术类型多,而且动作环节复杂,教师在教学中讲解示范的设计要符合合作学习的特点与要求,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来构思。讲解时力求语言简练、生动,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给学生学习留下充足的实践机会。示范动作标准、规范。教师把握好讲解示范的平台,与学生展开合作、探讨、互动,引导学生了解技术练习的方式、可行性操作手段。让学生在合作基础上对技术学习有一个探索、深化、提高的过程。
  某小学学校,由于教师的示范的失误,导致了两名同学的意外受伤,由于动作不规范,使其受伤,这也是表明了讲解示范设计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法中讲解示范的另一重要环节是引导技术水平好的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讲解、示范学习技术,帮助其他学生,因此教师对技术好的学生也要帮他们解析技术环节,探讨、分析如何更有效提高技术学习效果,在方法上、步骤上给予他们指导,使他们成为教师讲解示范的延伸。
  3.练习负荷、练习组织形式的干预
  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技术练习负荷、练习方式对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在技术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练习负荷、练习组织形式及时干预,可以根据各組的不同情况进行干预,不可使学生完全脱离教师的组织教学过程,导致合作混乱,组织练习无序,严重影响到学生技术学习目标的达成。练习密度小,运动负荷的量不足,对学生的技术学习难以产生刺激,教师就应该对练习负荷进行干预。
  某学校,通过干预对小组团队进行互动、引导,对单位时间内的练习次数或人均要达到的练习次数进行了提高,也利用了组间竞争比较的方式进行激励,在技术学习考核中以高分值奖励练习密度大、组织有序、合作顺畅的小组。通过这些干预方式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进行监控,同时有效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三、篮球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过程性评价
  与传统的评价方式不同,合作学习法将过程性评价纳入其中,即将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合作精神、进步程度、小组间的成绩纳入评价范围,以便全面反映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中技术掌握程度与情感、合作意识等非智力因素的目标达成情况。
  2.合作学习法与分层次教学法混淆
  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个体所具备的身体素质、技术基础、运动条件等进行分类或分组,组间技术水平差异大,各组的教学目标、要求均不同,主要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合作学习方法中,组内技术水平差异较大,教师对于各组的教学目标、要求是一致的,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相互协作、互助学习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和引导作用。
  3.学习自由化,成为放纵式教学
  由于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间的合作、帮助、引导在技术学习中表现更加突出,学生对自身学习行为与课堂学习过程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帮助教育。老师的教育占重要地位,千万不能为了省力而进行“放羊式”教学。
  小结:为有效提高篮球教学,就要进行合作学习法的传授,对其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解答,才会对教学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岸边泵房沉井结构的工程实例,对沉井结构设计和施工时关于沉井分段,浮力,下沉摩阻力的取值,流砂处理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通过某宾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开裂事故处理实例,论述了混凝土梁开裂的原因及加固方法。
介绍各种加层设计方法。以便在今后此类设计中能够优选方案一以较步、较合理的投资,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以及各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迫切呼唤着我国教育改革创新。数学教学本质上是思维活动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战场。小学阶段是学生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需要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
我们经常看到孩子这样的变化,一些孩子越来越喜欢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而另一些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对此有人做过专门的研究,发现这些变化背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课外阅读。阅读多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当他有意识地主动去学习的时候,丰富的语言和智力背景就来帮忙了,他较好的学习能力使他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能促使他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而阅读少的孩子语言和智力背景的苍白使他学习能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创新是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再一次把问题摆在教师面前,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
从新课程的实施伊始,至今我持续担任一至六年级的数学科教学,为此,我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有了更深的认识。之前的教材内容安排基本是以"例题、练习"的形式呈现的,有的老师让学生
一、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育学规律  (一)有利于为学生整个数学学习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从数学这门学科的特性上来讲,数学就是考察学习者的抽象学习能力以及综合想象能力的一门学科。换言之,在数学学习中,尤其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抽象思维以及综合学习数学的能力。首先,小学生正处于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小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中接触到的数学知识都是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数学知识。从学习规律上来讲,只有能够将最简单的知
俄罗斯知名的房地产咨询公司——不动产市场指数分析中心日前公布了最新一项调查结果.该调查显示,目前首都莫斯科的房地产价格已经创造历史最高纪录,房屋均价突破每平米2千美元
音乐作为人类美好的情操和智慧的结晶,是一种美的艺术。通过音乐欣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听觉敏锐性和发音的准确性,可以丰富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更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性情。  什么是审美情趣?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主观倾向,是人的审美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人的审美情感、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的综合表现。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主要的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打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