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设计课程“1+1+1”分阶段教学法的研究与探索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4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版面设计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对设计最终效果的好坏产生直接影响,本文着重于研究版面设计课程教学的新理念,并探索其可操作性。通过对“1+1+1”分阶段教学法的提出和研究,让学生能更快速的掌握版面设计的原理和方法,适应市场的节奏和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
  关键词:版面设计;分阶段教学;实效性;创新
  版面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必修的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版面创意思维能力和实际执行能力。后期的应用性专业课都是以版面设计的形式来对设计的创意与主题进行展开,以美观大方的版面视觉效果准确清晰地传达各种不同媒介的相关信息,最终实现具体设计的功能与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设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版面设计教学呈现出教学模式单一、与市场脱节、实效性差等众多问题。因此,版面设计的教学改革应该注重更好地避免课程内容与课程训练中存在的局限性,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侧重务实效果,达到版面设计教学科学性、艺术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准则,注重学生理解、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什么是“1+1+1”分阶段教学法
  “1+1+1”分阶段教学法是将版面设计理论知识、导入市场项目设计和印前技术三者之间进行结合,从而进行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学针对性,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教学思路。
  该教学法大体归纳为:教师讲授演示——作业练习(导入市场实际项目)——教师与设计公司专业人士进行针对性辅导,结合市场现状分析问题——印前知识讲授——学生实地(印刷厂、输出制作室)体验理解、结合实际掌握相关知识——学生完善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项目提案,归纳总结。
  2“1+1+1”分阶段教学法的优势与特色
  “1+1+1”分阶段教学法能结合市场实际、充分遵循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任务,从而形成版面设计完整教学体系,其优势表现为:(1)在教学中能够进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引导,提升版面设计教学实效性;(2)能够结合有利市场资源,把真实项目案例引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优秀作业能直接被市场认可,具备商业价值,从而促进课堂教学发展;(3)注重将印刷前期知识技术与版面设计课程进行相互衔接,注重实际设计成品生产需求,教学不空泛脱节,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艺术专业高水平应用性人才。
  “1+1+1”分阶段教学法的思路与传统的版面设计教学上有很大的不同,在保留传统教学知识点的系统性、严密性等优点上,与市场和生产需求进行接轨,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其特色为:(1)打破传统教学格局下只有任课教师进行授课的模式,在教学中将知名设计公司里的商业设计师与印刷厂技师请到版面设计课堂中来,根据其不同的专业优势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2)在训练方法上,改变以往假定的作业形式,引入实际的市场设计项目,让学生在前期思考——执行——后期制作的过程中能够与实际市场需求紧密相连,加强版面设计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3)通过“1+1+1”分阶段教学法的开展,学生完成后的优秀作品可以通过设计公司或企业推向市场,从而实现商业价值轉化;设计公司或企业也可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考评,让学生明确问题所在,知晓改善措施,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版面设计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就具有“商业设计师”的身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使命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动手能力。
  3“1+1+1”分阶段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在版面设计课程准备阶段,必须对授课对象大致特点和整体水平情况做一定的了解,从而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程节奏做针对性的调整,注重因材施教,能够促使在个性化教学中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应该与设计公司、印刷厂、输出工作室在本次教学改革实践内容上达成共识,最终研究出合理的教学方案。
  经过课程前期准备之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版面设计专业知识与技巧讲授。结合运用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法等让学生掌握更为实用和具体的版面设计知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更新,可以选择典型性的优秀案例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实际案例。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来达成最佳的设计效果。
  在教学训练中,考虑学生的现有基础,联动设计公司导入适合的具体市场项目,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训练形式上,可采用分组协作模式进行小组分配工作,学生模拟“设计师”身份,按照公司结构进行任务分配。提前让学生感受公司和企业运行机制情况,明确学习目的,也可以为今后职业规划作明确定位。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与设计公司专业人士遵循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前提,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要在学生实践中给出具体的建议和引导,让学生边动手、边观察、边分析,发挥其主观主动性;(2)在实施过程中,针对每一个环节中产生的集中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总结,让学生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同时邀请设计公司专业人士介入到课堂环节,结合市场项目实际需求进行指导,让学生对设计任务需求更为明确,做到有的放矢;(3)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来学院进行系列讲座,让学生学习借鉴好的思维意识和对设计语言的表达能力;对学生在项目操作过程中能够起到充分的引导作用。
  在课程的后期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印刷前期知识讲解和引导,让学生掌握理解设计与印刷的之间的联系、印刷的工艺原理、印刷文件的制作以及如何选择恰当的纸张和工艺等,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印前知识。之后带领学生观摩印刷厂、输出制作室和版房等实际工作环境,邀请印刷专业人士参与教学,导入生产实际环节教学,让版面设计教学更为有效,符合市场实际需要。
  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实地体验和感受印刷知识后,要求学生对设计稿进一步进行细化和完善,符合印刷制作要求,通过前期讲解——实地体验——调整设计稿后,让学生对印刷技巧和知识点理解的更为透彻,让版面设计执行与生产实际制作之间不脱节,让设计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
  在课程总结阶段,邀请相关企业和设计公司对本次项目实践进行考评,可以采取项目提案的方式让学生们进行互评和自评,优秀的作品成果直接推向市场实现它的市场价值,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和认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也能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最后教师应对教学中所产生的典型性问题进行分析归纳,让学生对版面设计技巧和方法加深理解和认识,为之后的专业课打好更稳固的基础。
  4总结
  版面设计课程存在和发展了上百年,应该与时俱进,以提升学生视觉美感、探寻版面规律性为基本点,重在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版面设计的改革应该需要更多和相关人士参与进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做出努力。
  作者简介:伍妍(1986—),女,湖北人,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
其他文献
摘 要:否定是汉语中常常提到的一个概念。汉语中的否定有两种:一种是没有语法标记的;定,还有一种是含有语法标记的否定,如运用否定副词对说话内容进行否定。一般认为,否定副词“不、没、别”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否定。其中,“不”主要用于否定主观意愿,“没”主要用于对过去事件进行的否定。本文归纳出几种“不”的组合搭配,对否定副词“不”的语义分析总结出“不”的几种否定范畴。最后分析归纳“不”不适用的几种格
摘 要: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是古老的艺术,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但是传统音乐正在衰落。传统音乐的复兴就需要借助西方的先进的音乐理念和音乐技术,让西方先进的理念注入到中国文化的内核里,所以在钢琴表演中实现与民族韵味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一些在钢琴表演中实现与民族韵味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钢琴艺术;民族韵味;传统音乐  引言: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现今高等师范院校所培养的舞蹈专业的基础教育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师范性”的培养,以及更加关注舞蹈
在高校公共音乐课中合唱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广大师生的喜欢,合唱是一门非常高雅的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艺术修养以及培养人的集体荣誉感。能够给人带来无限乐趣。合唱
摘 要:浙江筝派代表曲目《高山流水》在传承的过程中,演奏方法上相比乐曲问世之初产生了一些不同。本文通过对比浙筝传人王昌元先生的演奏版本及大陆现行演奏版本的不同之处,对该曲的演奏方法及风格特色做简要论述,并指出演奏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以供习筝者参考。  关键词:浙江筝派;高山流水;王昌元;演奏风格  “高山流水”这一典故在战国典籍中已有记载,如《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
摘 要:民歌作为传统文化艺术,民歌音乐的表演日渐风行,一方面是由于民族风格的崛起,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民族音乐在经历了现代化的整合和技术的发挥之下,形成了一股新的气象和风格,民歌音乐似乎从现代舞台表演和现实演绎表演中获得新的生命,我们遵循着美学原理和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这条路径,从诠释和表达两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在这种大环境和大背景下,民歌音乐所产生的新的变化,解读其背后的原因和具体的表演内涵。  关键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城市现代园林项目不断发展,园林绿化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标志。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也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放松场所。而随着园林项目的增加,其在管理和维护中产生的枯枝落叶成为园林景观的重要产物,如何对其进行合理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正式基于这个问题,在低碳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