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与中国民族韵味的融合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l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是古老的艺术,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但是传统音乐正在衰落。传统音乐的复兴就需要借助西方的先进的音乐理念和音乐技术,让西方先进的理念注入到中国文化的内核里,所以在钢琴表演中实现与民族韵味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一些在钢琴表演中实现与民族韵味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钢琴艺术;民族韵味;传统音乐
  引言: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从上古先民那种简单的无意识音乐到当下的传统余絮,音乐在发展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中国也是一个有着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史学与美学价值以及多元特征,为后人进行音乐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在目前的文化语境下,网上时不时的就会出现某种文化或者艺术形式传统面临绝迹的危险,面临找不到接班人的尴尬。因为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娱乐的时代,西方化的各种轻艺术,甚至是无聊的说唱,声嘶力竭的呐喊充斥在年轻一代的耳朵里。很多人觉得非常的土,或者非常的难学,难以像其他的钢琴那样时髦,拿不出台面来,所以就造成了民族音乐影响力衰微的局面。
  尽管很多的专家学者不断地呼吁要大力抢救,希望能改变现在传统音乐的局面,希望重现曾经有过的历史辉煌,但是作用不大。在目前的现状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比较好的策略就是借助西方的乐器,中国传统音乐的复兴就需要借助西方的先进的音乐理念和音乐技术,帮助中国的传统音乐注入新的表现因子,让西方先进的理念注入到中国文化的内核里,这样既帮助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复兴,也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所以在钢琴表演中实现与民族韵味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代钢琴表演艺术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艺术家在积极的实现钢琴作品改编,将中国音乐的民族特色融入西洋乐器钢琴之中,从而达到了沟通民族音乐与钢琴艺术重要目的。但是整个过程却是很复杂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既不是盲目地模仿西方钢琴音乐的作曲方法和演奏技巧,也不是完全的将民族音乐风格填充到乐器里,而是一个用心体会,经过艺术家独特的个性提炼之后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在钢琴音乐中体现民族气质与韵味。那么究竟该如何实现钢琴艺术与中国民族韵味的融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首先,要整体把握中国民族音乐的艺术思维方式。我们知道西方的音乐乐曲结构比较均衡、统一,追求宏达的整性原则,整个乐曲非常重视音乐的理性思维。这点和中国传统音乐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的。中国传统音乐思维偏重于感性思维,中国的传统音乐是遵循的就是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所遵循的所崇尚的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自己的主体的生命体验融入到自然之中,让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天与人达到统一,它贯穿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生命之间的彼此关系。像我们经常听的那些古曲的时候,更要屏气凝神,融入自己的心灵感悟和精神体验,接通那个时代的人文环境来寻找到乐曲真正的人文内涵。民族器乐演奏的古曲《高山流水》更是充斥着伯牙子期的那种“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流水”的隐士意境,作者对于山河壮美的感悟抒怀和体验那种天人合一的心灵境界,更好地激活我们自身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叹。所以传统音乐整个音乐段落上非常的自由,往往根据音乐的内容和情绪展开。从民族音乐曲式结构上看也是花样繁多,有的是联曲体、循环体、变奏体、综合体、多段体、集曲与连环曲等等。只有了解了这两种不同的音乐思维才能够更好的展现作品的内在意蕴。
  其次,用钢琴演奏中国民族音乐作品是一个大的命题,要想很好地演奏中国的钢琴作品,首先在演奏之前应对作品进行分析,尽可能多地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创作思路,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音乐风格。根据作品的风格和主题,理清作品中哪些是需要不惜浓墨重彩来重点描绘和表现的,哪些是过渡句,在演奏中可以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的,并根据作品音乐的情绪走向,将看似复杂的音乐语句进行大语句的归并和划分,使作品的结构在头脑中变得清晰和简单,以便对作品音乐情绪与演奏方法进行合理的安排布局。特别是在阅读乐谱时,要注意留心寻找乐曲中适合发挥的“点”,并对需要发挥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及对表现作品韵味和意境的“特殊音”及装饰技巧进行很好的琢磨和选择。比如钢琴曲 《皮黄》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是以传统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展开的,在这个乐曲中就是借助了京剧中的板式作为结构,整个戏曲板式一波三折,中间没有分界,一气呵成,有点类似西方的变奏曲,描绘出一段段充满丰富情趣的中国戏曲场景。从整个乐曲中我们可看到,在中国的民族音乐的钢琴演奏中一定要有整体感,重视音乐内在的联系,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段落的性格特点。
  再次,注意对民族乐器音色的模仿。音色是突出中国风格钢琴作品韵味和意境的最重要因素,因为很多中国传统乐曲都是借助不同的音乐器材演奏的,有着不同的音色。钢琴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也在不断地模仿其他乐器音响,所以对钢琴来说,模拟传统器乐的音色并不在这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对于钢琴来说,对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的感性模仿也能够使得钢琴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发出不同于西方传统钢琴音色的音响效果,实现塑造中国风格钢琴作品音乐形象的灵魂的效果。在这点上我们可举出很多的例子进行论证。比如最为典型的当属著名音乐家王建中,他在钢琴改编曲中非常的善于处理特殊音色问题,充分发挥了钢琴的性能,对中国民族乐器的模仿是非常高的。他就善于模仿扬琴、唢呐、笙、筝、琵琶以及打击乐器等,根据不同情绪意境与风格韵味的需要及模拟作品,掌握音色联想,并进而支配手指距离键面,把握钢琴作品中善于运用“虚”、“实”两类音,以此来追求空旷、遥远、朦胧、虚无飘渺的音响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是一首信天游,作者善于模仿竹笛的颤音、打音、历音、滑音等产生的音色效果。整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借助弱音踏板,还需要在手指指面肉垫部分“抚摸”式触键这种特殊的触键方式。歌唱出明亮高亢的信天游曲调,让人不禁联想起了辽阔广裹的黄土高原,创作出不同于西方传统钢琴音色的,具有鲜明中华民族风格特征的钢琴音乐语言。   储望华先生的音乐改编中也非常弹奏圆润缠绵,民族风格独特,韵味十足,钢琴曲《筝箫吟》就是典型的代表。整个乐曲中,第一部分模拟箫的声音,左手通过和手腕积极配合指肚部分慢而深地触键,不断地转移手臂力量以此实现了音与音之间的连接,更好地模拟出箫悠扬的音色,使音响更加柔和深远。同时右手的演奏中模拟筝的音响和演奏手法,指尖却不能松懈,手掌稍稍放平,用手柔软地如“拂”,通过调控右手由下行的五声音阶构成的前倚音模拟出筝的音效,因而准确地展现中国音乐风格。
  第四,把握旋律表达上的民族韵味。作为传统音乐得以推陈出新与传承繁衍的主要根源,旋律一直是传统音乐基本的存在与陈述方式,一个钢琴演奏者要想实现富有民族韵味的旋律表达效果就应该注意传统音乐的句法结构语气、内涵、风格、音色等才能将乐曲的韵味和特色准确表达。传统音乐由演奏者心理或精神控制的,音乐创作者释放的是一种演奏者的生命活力。整个作品演奏就是为了实现“韵”,其音色、音势的动态变化所蕴含的特殊韵味,正是一种民族审美定势的反映。如《梅花三弄》中为模仿古琴抹弦滑,不仅手指不离键,气息更要贯穿于音流之中,重音随韵随气自如挥洒。《彩云追月》在气韵上,在弹奏连断音时,应充分表现出这个附点节奏音型的弹性感,要有“声断气不断”的感觉。“中国钢琴音乐的旋律中单音本身具有高低曲折的变化,著名音乐学家沈恰先生将这种音高的变化现象称为‘音腔’。这种旋律音的曲折,犹如书法中抑扬顿挫、虚实结合的笔法和绘画中各种抽象的点、线、渲、皱、擦等手法一样,表现了中国音乐特有的韵味。”[1]所以在演奏传统音乐的时候就需要我们注意,突出旋律的线条,注意歌唱性的触键,声音的层次和音的虚实浓淡的变化,通过这些方式来传递出中国音乐特殊的韵味。
  最后,注意踏板的合理应用。在钢琴曲的演奏中,踏板的应用直接影响音乐的风格,有时甚至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运用中却是存在着很多的难点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怎样与作品风格吻合。我们知道钢琴依靠槌击发声,往往在发音之后就无法改变了。但是通过踏板的调控作用,可以很好地改变音色,延长声音,这也是钢琴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具体的演奏中可以多变化、多层次的运用踏板来演奏出千变万化的音响。比如《筝箫吟》中的演奏者就是典型的运用连音踏板和弱音踏板,同时配合手上的细腻控制表演了这一华彩段落,在若有若无的音乐中营造出了一种飘逸悠远之美。随着音流的逐渐加强,左脚的弱音踏板逐渐放开,而右脚通过抖动延音踏板将音乐推向高潮;随后的音流慢慢走远,连音踏板再次配合以弱音踏板,声音由远而近再渐渐消失。这一系列的动作配合实现了民族音乐韵味的营造。整个乐曲是悠长、舒缓的,整个意境是绵长、空旷的。在实践中很多表演者也都认为中国钢琴音乐的五声性特点比较强强烈,为了防止色彩性冲淡了功能性,就需要根据节奏和和声、色彩和风格为依据来把握踏板的运用。“由于中国钢琴音乐传统意义上的五声化与现代意义上的音集化,踏板的使用成为极为奥妙的学问。从逻辑上说,凡属同音集的音全部可以踩在一起。但又可以各种方式换踏板。这就提供了使用踏板的极大变异性。”[2]
  结语:总之,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民族音乐丰富多彩,这是一个取之不竭的音乐宝库。相信,随着音乐事业的发展,随着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音乐文化是世界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要让中国的民族音乐走上世界音乐舞台,除了创作出极具民族特色而又技法先进的作品之外,作为演奏者,我们有必要借鉴西方音乐的演奏理论和演奏技法,充分发挥西洋乐器音域宽广、表现丰富、音色浑厚的优势,汲取西方钢琴表演艺术的精华,立足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实际,探索出一套既贯通中西,亦独具特性的钢琴演奏中国乐曲的理论和方法,在音乐舞台上将会出现更多的用西洋乐器演奏的中国民族音乐作品,这既是我们的期待,也更是我们的使命。这既有助于中国民族音乐立于世界之林,也是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补充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肖复兴.中国民族音乐美学三题[J].乐府新声,1985(1).
  [2]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图书出版公司,1999.
  作者简介: 丁娜(1979—),女,硕士,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讲师,主要从事钢琴演奏及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珠宝首饰是一种具有独特内涵的艺术化的商品,被赋予了太多的情感价值,本文将珠宝品牌传播过程中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从消费者的购物心里、消费行为以及选择行为的角度分析契约效应的产生的特点和原因,以及契约效应在珠宝行业竞争中为企业创造的巨大的无形价值从而得出契约效应在珠宝品牌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为企业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  关键词:契约;品牌;珠宝  契约的本质是含蓄但却是维系着产品与客户,客户与
文章通过对高校服装专业学生学习《服装效果图》的现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的设计能力,从其服饰消费心理入手,找出心理与行为的共性和差异,提出教学方法的新建议,为学生设计
摘要:众所周知,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利用音乐教育的手段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呢?本文从高校音乐现状及教学实践出发,系统论述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1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促进  (1)音乐教育有助于舒缓身心,建立良好的心理机制。音乐的发展有着古老的历史,被称作最早的艺术之一
摘 要:民族声乐首先强调的是民族性,也就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声乐演唱的独到之处和独到特点。对于一个民族的声乐发展,不断的创新创意,在自身的发展基础上取得突破是声乐发展的规律,固步自封的声乐发展模式固然在传统文化上的保留是比较完整的,但是这也意味着这个时期的声乐演唱不属于这个时代,我们仅仅是在模仿或者仅仅是在变化演绎,我们的时代需要创新,需要在声乐演唱领域内取得一个个的新成绩,更需要在声乐本身的发展上有
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残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残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莫西林
摘要:本文以10年宏村测绘写生为依据,针对宏村测绘的初步成果,研究总结了宏村测绘对我们环艺专业学习的辅助效果,以及不足之处。其次,对于风景园林、景观、建筑教学而言, 通过第一现场的测绘与绘图实习,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景观园林的空间、材质、意境等, 这无疑也是我们进入专业设计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宏村;古建;测绘;风景园林;景观环境测绘  历来的古典美学家都把建筑列入艺术种类的首位。德国哲学家
大学校园人文景观是各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规模及特色所提出景观概念。笔者将通过对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咸宁职院)人文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结合咸宁职院校园人文精神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选择与插画艺术家进行合作,在服装中运用插画元素进行设计。从社会文化环境来看,原因在于现代插画艺术具备了的“反标准”、“反冷漠”的后现代艺术
摘 要:否定是汉语中常常提到的一个概念。汉语中的否定有两种:一种是没有语法标记的;定,还有一种是含有语法标记的否定,如运用否定副词对说话内容进行否定。一般认为,否定副词“不、没、别”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否定。其中,“不”主要用于否定主观意愿,“没”主要用于对过去事件进行的否定。本文归纳出几种“不”的组合搭配,对否定副词“不”的语义分析总结出“不”的几种否定范畴。最后分析归纳“不”不适用的几种格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