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n1986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情、学习效率,以及个体差异,全方位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教学为有效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换位思考
  
  对于新时期的中学生而言,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他们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成为教育要达成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因此,在实施有效教学、高效教学的过程中,探究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全体学生全面而科学地发展,变得迫在眉睫。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阅读课教学更是陌生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努力改变过去“满堂灌”的现象,让阅读教学真正朝着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解读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努力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教学形势推动下,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有效教学的教育目标呢?
  一、明确阅读教学的前提
  素质教育推行的有效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教师若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阅读教学,就必须把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有效地学习作为前提。如果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仅为一小部分学生服务,课堂只是成为一部分优秀学生唱“独脚戏”的舞台,大部分学生的看台,这样教学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实现教育的有效性就只是口号,这种教育行为就是与教育部门推行的全面教育、素质教育的方针背道而驰的。所以,要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就要从学生的整体出发进行构思,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和兴趣的不同,他们对同一篇文章的体会和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像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挖掘学生的感悟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我们不能把课外阅读仅限定为课外时间的阅读,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真正的阅读天地,通向文学殿堂的重要桥梁。只有明确课堂有效教学的这一前提,真正的阅读教学的过程才会拉开序幕。
  二、关注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开展学生阅读教学的养成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内和课外阅读。教师在传授这些方法时要指导学生在具体开展阅读时不拘一格,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灵活运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具体方法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学习兴趣。农村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积累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有些同学的阅读量过少,使他们在课外阅读时易受情感的支配或出现一些情感倾向,或是有些学生的兴趣在于阅读一些不太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上,更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而缺乏课外阅读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引教育,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欣赏课、朗诵会、演讲赛等,以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平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动笔写体会,甚至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开展创作活动并进行评比竞赛,让学生领略到阅读作品带来的无限魅力。
  在进行课堂有效教学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程度提出相应的问题,要触及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深度,力求师生双方的思维活动同步协调进行。当然,在教案设计时也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因为我们的课堂互动随时会“节外生枝”。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情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本来或许单调枯燥的文字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显然,教师具备了全面而综合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将有效教学进行到底,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最大效率。
  三、注重阅读教学设计的换位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矛盾,问题设计的难易程度会制约课堂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师上课行云流水,学生听课轻松自在,但检测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准确作答。也许问题就出在教师对自己的思维角度定位得不够准确,设计问题没有从学生思维的角度出发,即没有还原自己的思维。这样,必然在课堂上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师除了要潜心钻研教材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充分的认识了解,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认识进行换位思考,不能想当然,更不能把活生生的课堂变成搭建“空中楼阁”的基地。
  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有启发性和针对性,那么学生就会主动思考,积极回答,对新知识的学习就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把复杂的书本知识传授变得简单明了,把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科学实用,需要的不是教师的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只要适合就是最好,只要把语文课上得精彩,学生学得轻松,也就达成了预期的学习效果。相反,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带有哗众取宠的意味,让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双边活动变成了简单的“木偶式游戏”,表面上这样的课堂热热闹闹,其实质却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把学生变成课堂游戏的玩偶。当然这样的教学过程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阅读一部好书,如同结交一位挚友,走近名著,与名著产生的心灵的碰撞、思想的交流、情感的融合,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道德品质的养成。如:阅读《离骚》,我们理解了屈原的爱国之心;读《三国演义》,我们佩服孔明舌战群儒的智慧与风采;读《西游记》,我们明白了人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谛;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在于面对困境而绝不轻言放弃。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也相应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要侧重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优化阅读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探索。当然,要将课堂阅读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仅仅靠课堂阅读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配合大量的阅读练习。与此同时,进行有效课堂阅读教学过程对教师自身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汲取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多观摩学习先进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但我们坚信付出就会有收获,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坚持不懈地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探索与训练,注重师生间的合作交流,语文学科的阅读质量就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其他文献
来稿撷英满足受众需要与引导受众湖南益阳日报王若武受众是新闻事业的主人,当然也就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对象。新闻传播者的所有传播活动都是以为受众服务为目的的。检验新闻传播
2004年本人进行了池塘鱼蚌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1.养殖池塘的准备选择用低洼田开挖的标准塘2只(已养鱼三年),面积共10.2公顷
标题出彩的总编辑李德存陈俊李德存是张家口日报和张家口晚报的总编辑。他的新闻标题制作叫响河北新闻界,已不是近几年的事了。在河北日报工作期间就有人总结说:“他标的标题形
摘 要: 新时期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成为职业教育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语文课堂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语文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职高语文课 思想道德教育 四条途径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职业学校担负着培养合格技术工人的重任,学校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德才兼备的国家建设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校德育教育是否重视。目前,职业学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只有将教材的创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三者沟通、融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使教学场景呈现出强烈的情感共鸣状态。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前提,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大内动力,更是语文课上师生共鸣的基础。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探求知识,
到底打了多少发信号弹打捞中山舰,世人瞩目。湖北省政府为此举行了隆重的出水庆典仪式,40多名中外记者云集金口镇,各显神通地对中山舰出水作了报道。笔者看过几家报纸的现场报道后
迎回归宣传要符合基本法随着香港回归日期的临近,一些新闻单位组织了有关香港的知识竞赛或诗词征文活动。群众的热情很高,积极参与。但是,在这些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提法不妥、用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说的是写文章时不能平铺直叙,要有曲折、有波澜,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有兴趣读下去.语文课堂也应如此,不能平平淡淡、千“课”一面,而
抓好三个拳头产品强化机关报权威性南方日报社委会多年来,南方日报比较重视典型报道、批评报道和触及热点问题的深度报道。1995年底,我们在部署1996年报纸改革方案时,明确提出,改革的难点
警惕“帕帕拉齐”侵入我国新闻界章佳斌8月30日午夜,当英国王妃戴安娜在巴黎遇车祸时,7名追逐拍照的摄影记者只顾拍照不去救人,反而干扰警方的救护工作。震惊之余,西方舆论专门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