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教育部门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越来越深刻,各科教学中也开始慢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差异化教学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关键。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然后探究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初中数学;教学运用
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往往习惯运用统一教学方式实施教学活动。但是,每一个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不同,自身理解能力与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将会有很大的差异。在这种明显的个体差异当中,同一种教学方式显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差异化教学,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当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初中生自学能力比较差。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与技能,自身主观能动性比较差,从而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学习目的、重点、难点等都没有完全的了解和掌握,学习过程中,难以发现问题,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其二,不能清楚的认识到基本概念与基本定理。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有很多抽象性的概念与定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但是,由于自身基础知识掌握的局限性,很多学生难以透彻的理解一些关键词,更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将学习过的定理与概念描述起来。部分学生甚至在课前课后都没有阅读课本的习惯,导致对基本的概念与定理没有清晰的认识与了解,直接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其三,学生很难过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初中数学相对难度比较高,想要学好数学,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思考,从而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与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主动探究意识比较薄弱,上课不专心,缺乏思考,过于关注答案而忽略了技巧与方法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将会大打折扣,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
2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1学生情况差异化
学生是所有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想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首先应该注重学生情况的差异化。每一位学生由于自身成长环境的不同,各项素质、基本能力、性格等均会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在这种明显的差异当中,学生呈现出个性化发展趋势。所以,教师需要积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让学生共同进步。
例如:在北师大版《勾股定理》一章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自探究勾股定理的合理性,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差异性也会明显的表现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方式,让理解能力与操作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学生进行数据极端,而理解能力与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要求他们根据数据的变化找出规律,并且进行思维拓展。
2.2教学目标差异化
教学目标是所有教学活动的根本,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只有制定好相应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差异化教学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将教学目标差异化。首先,教师需要明確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能偏离主题。其次,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目标可以稍微基础一些,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概念与定理即可。而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学目标则可以适当的拔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通过教学目标的差异化,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与进步。
例如:在北师大版《全等三角形》一课教学当中,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求其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并且能够证明一些较为简单的三角形全等即可。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证明过程,适当提高题目难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要求学生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解题,并且学活灵活运用与变通。
2.3教学评价差异化
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往往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容易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在差异化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采用差异化的教学评价。除了数学成绩以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步情况、卷面书写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积极鼓励学生,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北师大版《反比例函数》一课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当中,充分把握题目的难易程度,成绩较好的学生解答难度较高的题目,而成绩一般的学生则解答较为基础的题目,并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如果学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也可以用委婉的方式为学生指出。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是初中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采用差异化教学方式是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表面。在差异化教学当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更具针对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进一步提升,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提升自信,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蔡文攀.初中数学教学中差异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6,15(23):68-68.
[2]李晓飞,李三平.浅谈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青年,2016,25(21):27,26.
[3]苗荣青.高效课堂下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差异化探析[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27(4):33-35.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初中数学;教学运用
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往往习惯运用统一教学方式实施教学活动。但是,每一个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不同,自身理解能力与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将会有很大的差异。在这种明显的个体差异当中,同一种教学方式显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差异化教学,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当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初中生自学能力比较差。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与技能,自身主观能动性比较差,从而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学习目的、重点、难点等都没有完全的了解和掌握,学习过程中,难以发现问题,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其二,不能清楚的认识到基本概念与基本定理。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有很多抽象性的概念与定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但是,由于自身基础知识掌握的局限性,很多学生难以透彻的理解一些关键词,更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将学习过的定理与概念描述起来。部分学生甚至在课前课后都没有阅读课本的习惯,导致对基本的概念与定理没有清晰的认识与了解,直接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其三,学生很难过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初中数学相对难度比较高,想要学好数学,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思考,从而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与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主动探究意识比较薄弱,上课不专心,缺乏思考,过于关注答案而忽略了技巧与方法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将会大打折扣,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
2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1学生情况差异化
学生是所有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想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首先应该注重学生情况的差异化。每一位学生由于自身成长环境的不同,各项素质、基本能力、性格等均会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在这种明显的差异当中,学生呈现出个性化发展趋势。所以,教师需要积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让学生共同进步。
例如:在北师大版《勾股定理》一章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自探究勾股定理的合理性,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差异性也会明显的表现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方式,让理解能力与操作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学生进行数据极端,而理解能力与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要求他们根据数据的变化找出规律,并且进行思维拓展。
2.2教学目标差异化
教学目标是所有教学活动的根本,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只有制定好相应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差异化教学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将教学目标差异化。首先,教师需要明確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能偏离主题。其次,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目标可以稍微基础一些,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概念与定理即可。而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学目标则可以适当的拔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通过教学目标的差异化,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与进步。
例如:在北师大版《全等三角形》一课教学当中,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求其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并且能够证明一些较为简单的三角形全等即可。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证明过程,适当提高题目难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要求学生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解题,并且学活灵活运用与变通。
2.3教学评价差异化
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往往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容易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在差异化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采用差异化的教学评价。除了数学成绩以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步情况、卷面书写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积极鼓励学生,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北师大版《反比例函数》一课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当中,充分把握题目的难易程度,成绩较好的学生解答难度较高的题目,而成绩一般的学生则解答较为基础的题目,并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如果学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也可以用委婉的方式为学生指出。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是初中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采用差异化教学方式是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表面。在差异化教学当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更具针对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进一步提升,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提升自信,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蔡文攀.初中数学教学中差异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6,15(23):68-68.
[2]李晓飞,李三平.浅谈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青年,2016,25(21):27,26.
[3]苗荣青.高效课堂下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差异化探析[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27(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