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洪飞车搞机枪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列车开动 老洪上车
  “呜……”一声冗长的汽笛吼叫,车站上开动的机车嘶嘶喳喳地喘着气。接着老洪听到铁轨发出低低的轧轧的声响,那是远处的列车开动,车轮与铁轨摩擦传过来的声音。路基上的白霜,越变越白,隆隆的声音越来越大了,地面也开始抖动。当老洪抬头看时,火车带着一阵巨大的轰隆声风驰电掣地冲过来,机车喷出的一团白雾,罩住了小树丛,接着是震耳的机器摩擦声。从车底卷出的激风,吹得树丛在旋转,像要被拔起来似的。老洪挺挺的像铁人一样蹲在那里,眼睛直盯着驰过的车皮,一辆,两辆,三辆……当他往后看一下,看到后边只有三四节车的时候,他拨开树丛,窜上路基,迎着疾风,靠近铁轨下边的石子。只剩两节车了,他闪过第二节客车的首部,眼盯着过来的尾部的上车把子。当这弓形黄铜把子刚要到他身边,他抢上一把抓住,紧跟着几步,身子像一只瓶子一样挂上去。当飞动的车身和疾风迫使他的身子向后飘起的时候,他急迈右腿,往前一踏,右脚落在脚踏板上,身子才算恢复了平衡。
  (二)初遇铁闷子车
  老洪蹲在脚蹬上,从怀里掏出手枪,朝客车尾部走廊上望去,看看是否有乘客和鬼子。什么都没有,也许是夜深风凉吧!车窗都放下布帘,车门都紧紧关着。微黄的电灯光,向车外照着,照着最后一节铁闷子车的平平的铁板。铁闷子车的车门不像客车开在两头,而是开在车身中部两侧的。老洪看到没有人,把枪重新塞进怀里,迈上去,一只手握住客车尾部走廊的铁栏杆,一只脚踏着客车的车角,用另一条腿迈往铁闷子车的车角;左脚踏在车角一寸多的横棱上,用左手扒住铁闷子车的三棱车角。当那边站踏实之后,他迅速地把右手和右脚贴过去,像要抱住这宽大冰冷的铁车似的。他右手紧紧地抓住平伸出去的一个铁板衔接处上下立着的角棱,就这样,他四肢像个“大”字形紧紧地贴在车身上,他感到车身的颤抖。
  由于脚下的横棱只有寸把宽,说踏上倒不如说脚尖踮在上边,顶多使他滑不下去,可是要支持他全身的重量却不可能了。所以他把全部力气都使在两只手上,可是抓住的棱角又是那么窄,说抓住倒不如说钳住一点点,全身的重量不是集中到手部,而几乎是集中到十个手指头上。十个指头紧紧地钳住窄窄的铁棱,手指所用的力气,要是抓在土墙上,足可抓进去,穿上十个窟窿。但是,这是铁板,铁板坚硬地顶住他的指头,他的指甲像被顶进肉里去,痛得他心跳,但是他不能松手。疾风又像铁扫帚一样扫着他,像是要用力把他扯下去似的,下边是车轮和铁轨摩擦的刺耳的声音,只要他一松手,风就会立刻把他卷进车底,压成肉泥——甩到车外也会甩成肉饼。他拼命扒着,头上的汗在哗哗地流,他咬紧了牙根支持着。
  (三)跌进车门里
  当他的十指痛得发麻的时候,他向后转过头,看到右手再伸一臂远的地方,有拉车门的把手。他拼尽全力,再抓紧右手的铁棱,把左手移到一个螺丝钉上,再把身子向右手那边靠拢,猛力把左手移过来,也抓住右手抓住的角棱。这个角棱本来是“大”字身形的最右边,现在老洪已经在这条角棱上,把身形变为“1”字了,像挺立着勒一匹劣马的口缰。这时他騰出右手,向右边伸去,猛力一跃,抓住了把手,全身霎时感到一阵轻松,十指上聚集的血,顺着膀臂又周流到全身,他全身的重量,已从十指尖移到一个紧握把手的拳头和膀臂上了。这样,他就很容易地移过左手,也握住这个长长的把手,于是两只手支持身体,才感到轻快些了。他迅速地摸到关车门的铁鼻,用右手从腰里掏出老虎钳,钳住缠在上边的粗铁丝。由于手痛,第一下没有钳断,他一急,拼全力一钳,铁丝“咔嚓”一声断了。打开了铁鼻,他双手抓紧车门的把手,用右脚蹬住车门梆,往后一拉,“刺啦”一声,车门裂开两尺宽的黑缝,他一转身,就钻进去了。只听“扑通”一声,他跌在车门里边,原来王强把机枪有意地放在门口,把老洪绊倒了。
  (四)机枪到手 列车进站
  老洪一摸是机枪,顺手抓起,就从车门掷出去,又摸到一个稻草捆,也丢出去。当他抱起第二捆,突然听到车头上汽笛的呜呜声,他知道快到王沟车站了,急忙掷下第二捆,再掷第三捆。火车的速度已明显放慢,他脚又绊着一个子弹箱,一脚踢下去。火车快到王沟车站扬旗了,车进站就麻烦了。他携住王强告诉他后边车门的那挺机枪,右手抓住车门,一个旋风似的跳下。在平时,这样跳下他可以很稳地落在地上站住,但这时由于天黑,又挟着一挺机关枪,脚落在路基斜坡上,竟使他翻了个筋斗。当他爬起来抬头看时,火车已离他很远,车头轰轰地驶过扬旗开进王沟车站了。
  (节选自刘知侠《铁道游击队》,有改动)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
期刊
有的同学选材料时,胆子太小,不敢选用自己的生活见闻当材料。每到习作时,总是用老师讲过的和书上看来的内容。自己亲身经历的材料,还原封不动地藏在脑子里,久而久之,慢慢地被淡忘了,写起作文来,就感到越来越困难了。选材,请记住下面四句话:  书上的材料要少用。书上的材料是别人的材料,这和别人的财产我们不能随便拿是一样的道理。更主要的是,书上的材料是别人已经通过脑子思考加工过,形成的现成书面语言,没有经过自
期刊
东北铁锅炖  不吃铁锅炖,就不算到过哈尔滨。东北的炖菜在全国是出了名的,比如小鸡炖蘑菇和猪肉炖粉条。这些名字我早已烂熟于心,却从没品尝过。从雪乡返回哈尔滨的第一件事就是品尝著名的铁锅炖。三口大铁锅摆在我们面前,我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大的灶台上放着这么几口大锅,那架势一看就很豪迈。锅里分别炖着土豆烧鸡、红烧鱼、粉条炖排骨等常见的农家菜,锅壁上还贴着一圈的玉米馍馍。饿急了眼的我们也不挑肥拣瘦,一阵狼吞虎咽
期刊
【阅读提示】  人们常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单说民居特点,许多地方也是各有特色,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内蒙古的蒙古包,土家族的吊脚楼,东北的马架房,上海的“石库门”房子,等等。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陕北地区典型的民居——窑洞。  《陕北的窑洞》一文以“事理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首先介绍了陕北窑洞的环境和条件,然后说明窑洞冬暖夏凉、防火防盗、结实等优点,最后说明窑洞的类别和结构。  作者在描
期刊
吃过大年三十那顿年夜饭,我家就开始准备初一的饺子了。妈妈和面,爸爸剁肉和菜,我和妹妹也不闲着,打下手剥个葱、蒜,包饺子的工作就在这叮叮当当中拉开了序幕。调馅儿这么重要的工作是妈妈的,她会往馅儿里放好多东西,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个调味品——香油。紅通透亮的香油往馅儿上一淋,再用筷子一搅,肉馅儿的香味立刻充满了整个小屋。闻着满屋的香味,我和妹妹总会深吸几口气,忍不住下嘴尝尝这肉馅的味道。  接着便是
期刊
1949年10月1日,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红日,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伟大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传遍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看那滔滔长江,滚滚黄河;看那连绵不断的山峰,蜿蜒盘旋的长城;看那雄伟气派的园林,金碧辉煌的宫殿,都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的心与祖国相连。  历史不会忘记,1840年的虎门销烟;
期刊
星期六下午,我要去学素描。可是爸爸因为有事不能送我,我只好自己坐车去老师家。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坐公交车。  我从家里出来,左手提着素描工具袋,右手拿着公交卡,低着头飞快地向前走着。到了公交车站台,我发现等车的人真不少,每个人都探着身子盯着远处驶来的公交车。很多公交车都开过去了,我依然没有发现3路车的影子。我实在等不及了,便向站牌处走去,想看看有没有别的车也能到大唐庄。  正当我仔细寻找时,伴着发动
期刊
提起小学生活,我就会立刻想起刘香梅老师。她温柔善良的品行,宽宏大量的气度,始终温暖着我的记憶。  小时候,我家里穷。冬天,身上的棉袄破烂不堪,还生满了虱子。因此,班里的同学没一个人跟我玩儿。课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在教室外的墙角上蹭痒痒。于是,就有人给我起外号,喊我“王扛墙”。我那时生得瘦小,除了怒目而视,拿他们没有一点办法。我觉得全班同学都是我的敌人。  三年级时,班里的男生发疯一般开始玩水枪。说
期刊
包春卷是宁波人的习俗,春卷是我最爱吃的食物之一。  一大早,我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赶忙跑到厨房去看个究竟。哇!原来是外婆买好了春卷皮,做好了春卷馅,正准备包春卷呢!春卷皮是用面粉做的,又白又薄,和盘子差不多大;春卷馅是用荠菜、肉丝和笋丝做成的,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我向外婆提议:“外婆,让我和你一起包吧!”外婆再三考虑后,笑瞇眯地说:“好吧,你和我一起包。”  我拿起春卷皮,照着外婆的方法,先用
期刊
中国的美食数不胜数,充满了地域特色,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地方美食:北京的烤鸭、无锡的小笼包、陕西的凉皮、内蒙古的烤全羊、重庆的火锅,还有长沙的小龙虾、天津的麻花、湖北的热干面……在众多美食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上海的生煎。  上海生煎可谓名气十足。在古色古香的上海老街,总能发现一家老字号的生煎铺。别看铺子不大,里面可是坐满了人。铺子前每天都排着长龙似的队伍,有的时候即使排了队也不一定能买得到呢。要吃到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