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软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yw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提出的翻译理论中的两种基本方法。本文以中国日报双语栏目中有关世界杯的相关报道为例,从词汇,句型和修辞层面分析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方法,探讨如何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实现软新闻翻译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软新闻翻译;世界杯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85-02
  一、引言
  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了解其他地区发生的新闻。地域、语言、文化等差异已不能阻止人们了解世界。由此可见,新闻翻译的重要性。各类媒体都在引导新闻翻译的快速发展。
  所谓软新闻,即人情味较浓的社会新闻,如社会花边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等。因其文体特色,软新闻在中外信息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hina Daily(中国日报)网页的Bilingual News(双语新闻)栏目为我国的英语爱好者提供了学习语言及了解其他国家的信息平台。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出的文本也所有不同,对读者造成的影响也不同。本文拟对比分析纽马克所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探讨其对翻译结果的不同影响,并分析我国权威报刊中国日报网双语新闻栏目2010年6月期间有关世界杯报道的新闻语篇翻译,试分析如何运用两种方法达到理想翻译效果。
  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定义
  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1981年出版了《翻译问题探讨》一书,随后在1988年又出版了《翻译教程》。两本著作包含了大量的语言学理论与翻译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例子,被翻译人员培训课程广泛采用。纽马克认为取得对等效应是不可能的,继而摆脱了奈得以接受者为向导的翻译原则,在书中首次引入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个概念。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是一般性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Newmark,2002:22)“交际翻译试图使读者阅读译文所产生的效果尽可能地接近原语读者阅读原文所产生的效果。语义翻译则试图在合乎第二语言的语义和句法结构下,将原文的准确语境意义尽可能贴切地译出。”(Newmark,2002)换言之,语义翻译是以源语文本的语义为依据,强调的是原文信息的传递;而交际翻译以译文读者的理解和反应为中心,注重的是功能的传达。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对比分析
  通过纽马克给出的简单定义,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两者的差异。语义翻译着重探讨作者的思维过程,要求翻译者“忠于”原语文本作者,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因此目标语的文本形式就显得更复杂、累赘、详尽;而交际翻译则侧重目标语文本读者的反应,鼓励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其做适当的调整,使其目标语读者更好的感受理解文本含义。这样的目标语更流畅、简洁。语义翻译要求目标语必须尽可能的保留原语文本的文化因素;而交际翻译受要求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转入异域元素以使得目标语读者毫无障碍的理解语篇。语义翻译较客观,讲究原语文本重要性再现的准确性,这类翻译方法较适合与严肃文学、科技文献、重要的政治声明等将原文语言与内容视为同等重要的语篇文体;交际翻译较主观,注重目标语文本中传递原语文本讯息的准确性,这类翻译方法适合于绝大多数语篇,比如新闻报道、宣传广告、流行小说等非文学作品。
  从上述两种翻译策略的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两者各有利弊。语义翻译追求目标语准确的体现原语文本,这样往往会超额翻译。并且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发现没有一篇译文可以和原文对等,因为“一旦语篇脱离了目的语的空间和时间,就无法取得完全对等效应”。(杰里米·芒迪,2001)译作只能接近原作,若无限接近原作的过程中过分追求原作的美学效果而忽视了原文信息的传达,那么其译作也就失去了价值。交际翻译追求目标语准确传达原文信息,侧重对目标语文本读者的所起的效果,这样的译文往往会欠额翻译。若译文一味追求信息而忽视了原文的写作风格和修辞手法,较为随意的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来翻译。这样翻译出来的作品也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译文。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有许多的重合处,绝对不是完全排斥的。大多原文的内容和其表达信息同样重要,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这两种翻译策略,既遵循原作者又兼顾到了目标语读者的感受。纽马克翻译理论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为整体,根据原文对内容信息和表达信息侧重的不同,译者需要在这两者间权衡。
  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软新闻翻译中的应用分析
  软新闻包含的题材很广泛,体育新闻也是其中的一种。自2010年6月11日南非世界杯的开赛,吸引了全球各国球迷的关注,有关世界杯的新闻层出不穷。新闻转述,评点等在各大媒体以及互联网上都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除了有关赛事的具体报道,期间有许多有关世界杯的“花边新闻”同样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根据软新闻的语言特色和功能,本文从词汇、结构、和修辞方面分析所收集的双语资料,试探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运用。
  (一)词汇变化
  软新闻因其特色决定了文本的表达要通俗易懂,简单有趣,吸引读者的兴趣。但软新闻仍从属于纪实性新闻类文体,译者应该忠于突出原文主旨和原文风格。若翻译过程中原文的词汇很难在目标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或对应的词汇不能使目标语读者更好的理解其意,译者要侧重交际翻译方法通过转换词类等改写再创造。例如,
  (1)The players were due to fly back to a humiliated country……
  遭淘汰而打道回府的法国队令法国举国蒙羞……(选自索尼无头公鸡广告嘲笑法国世界杯出局)
  (2)In winter, fairy lights, powered by a generator, give it a festive glow.
  在冬季,车站内的装饰彩灯则由一台发电机供电,为车站增添了节日的气氛。(选自英国最豪华公交车站变装“世界杯”风格)   为了保持新闻的纪实特色,译文需要准确的向目标语读者传达原文信息。例(1)中,译者将名词“humiliated country”译成了动词词组“令法国举国蒙羞”,用词性的转变使得目标语流畅通顺,更易被读者所接受。同时,动词词性的使用将法国队的失利对整个法国的影响体现的淋漓尽致,符合软新闻的表达方式,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例(2)中,名词“glow”的字典含义是光,热或表示感情上的生气蓬勃。若译文使用这些含义,中国的读者会不理解其意思。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依据“glow”的本意,结合目标语文本的使用习惯既保持了原语言文本的形式同时也准确的传达了新闻的本意。正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结合运用使得译文达到理想效果。
  (二)句子结构转换
  由于受到不同语言规则的制约,句子结构的转换在翻译中较为常见。经对比分析所收集的软新闻翻译语篇发现,译文中除了有大量与原文文本形式相似的句子结构外,还出现了一些结构转换的句子。译者在转换句子结构时大多以交际翻译方法为主导,以期待译文对读者达到相应的表达效果。
  (3)In honor of the World Cup, Britain's most luxurious bus stop has been given a football-themed makeover.
  日前,英国一个最豪华的公交车站为庆祝世界杯,换上了足球主题装饰风格。(选自英国最豪华公交车站变装“世界杯”风格)
  (4)Every company needs to decide for itself "to what extent it can strike a balance with the broadcast of World Cup games and working hours".
  “但如何平衡看球和工作时间的问题”,还是由各公司自行决定。(选自德国雇主协会:员工上班可看世界杯)
  新闻作为功能性实用文体,其使用的目的是传递信息。例(3),若按照语义翻译方法,这句话完全可以翻译为“为庆祝世界杯,英国一个最豪华的公交车站换上了足球主题装饰风格。”,语言结构形式与原语文本一致。但译者转换了句子的结构,将“最豪华的公交车站”这个主语放到了句首。使读者第一眼就能看到“公交车站”,突出强调了这个对象,与标题的侧重点相同,符合中文的表达方式。这一转换使得译文更清晰、更直接,更能吸引中文读者。例(4)侧重强调了引号中的内容。同例(3)相同,翻译过程中较多侧重了交际翻译,信息重点突出并且更易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因软新闻特殊的文体特点,译者大多会根据信息功能传递的侧重点来转换句子的结构。
  (三)修辞应用
  新闻语篇中,原文作者可能会采用一些修辞来描述新闻事件或相关评论。同样译文应该保持原文的修辞手法并将其改成相应的中文修辞手法,从而达到忠于原语言文本的目的。此次收集的语篇中,也出现了少量的修辞手法。
  (5)……TV viewers saying the sound, much like a swarm of gigantic bees, is annoying.
  电视观众则称场上就像有一群马蜂在嗡嗡乱叫,令人心烦。(选自世界杯揭幕战 球迷“呜呜祖拉”气势如虹)
  (6)L'Equipe sports newspaper said last week that for failing to dump the national squad's coach Raymond Domenech……
  法国体育媒体《队报》于上周称,由于法国国家队主帅雷蒙德·多梅内克未被换下马……(选自索尼无头公鸡广告嘲笑法国队世界杯出局)
  例(5)原文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来形容赛场上的嘈杂,恰好原文采用的比喻在中文中有对应的,所以译文也保持了相同的比喻修辞。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综合使得此翻译既遵循原作者的语言文本,又使目标语读者对“a swarm of gigantic bees”的声音产生了与原语言读者同样的感受。但是,文化、语言和习俗等的不同使得大多的修辞没有相吻合的对应。如例(6),动词“dump”的基本含义为“倒垃圾;解雇”,在原文中此词带有较浓的贬义意义,直接影响了对整个语篇的理解。译者应该在译文中展现这种情感,翻译者使用了“换下马”这个较为常见的比喻词,使得目标语文本简洁流畅易懂。符合原语文本的同时达到了其信息功能传递的目的。
  四、结语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从内容和效果角度分析,语义翻译重内容交际翻译重效果 。因此针对不同的文本翻译,或同一文本的不同部分侧重使用的翻译方法不同。
  软新闻翻译中译者的目的并非只是忠实的传达原文的信息,而是在原文信息的基础上突出其对读者的娱乐性及趣味性,从而更好的服务于读者。软新闻翻译的特点决定了软新闻的翻译以交际翻译为主同时兼顾语义翻译。对所收集的双语新闻语篇分析发现,大多译文综合运用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因受其软新闻文体特点的限制,在句子结构转换中较多的侧重交际翻译。侧重不代表是替代,在翻译过程中两种通常交替使用。也只有综合的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才能使译文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真正的发挥软新闻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ongm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Harlow:Longman,1984.
  [2]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3]杰里米.芒迪,李德凤.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张美芳.翻译策略二分法透视[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其他文献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儿舞蹈艺术事业开始迅速的蓬勃发展,但如今优秀的少儿舞蹈作品仍然是屈指可数,故此,少儿舞蹈编创事业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的重视。少儿舞蹈有别于其他舞种,它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少儿舞蹈作品要想能够出彩、出奇,编创者除了切实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以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在编创手法上、形式上、题材上都要有所创新。  关键词:少儿舞蹈;编创;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J79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J.D塞林格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半个世纪过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依然在世界各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其艺术魅丽可谓经久不衰。不少评论家从主题,故事情节,人物造,语言特征等方面,挖掘这部作品的价值,让读者能更透彻地理解这部名著。本文将从叙事技巧方面剖析,书中小说技巧娴熟自如的运用,为当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很大贡献。  关键词:叙事技巧;第一人称不
期刊
摘 要:台区线损是配变管理中常见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降低线损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造成台区线损的原因很多,其管理工作十分困难。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在可视化的平台下,利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相结合,将台区线损进行精益化管理。  关键词:可视化;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06-02  一、引言  当前
期刊
摘 要:随着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浪潮的来临,政务系统的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大势所趋,目前,大多数政府机关都已经完成了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由于政务信息事关国家利益和安全,如何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高效运作,如何有效的保护政务系统相关数据的安全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现状的基础上,以时间维度为主线设计了一种数据库安全模型,从服务器环境、访问控制、加密机制、制度建设和
期刊
摘 要:本文试从诗歌反映的现实生活;对于古代叙事诗的意义;感情的表现特征,对于生命的深度思索;生动活泼的想象力和五言体、杂言体的使用等六个角度,论述了汉代乐府诗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日常生活;叙事诗;情感直露;杂言体;五言体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56-02  汉代乐府诗,作为在汉代非主流的民
期刊
摘 要:本文浅析了古代送别诗词中“柳”的意象。  关键词:柳;意象;构思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55-01  翻开卷帙浩繁的古代送别诗词,浓浓的“柳”香便扑面而来。柳以其独有的特质,点缀着古典诗词,尤其成为中国古代送别诗中一个重要意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如终是离情别绪中诗人最喜欢的一个重要意象。何谓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叙事人物刻画角度分析海明威《在异乡》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认为文中人物刻画方面很少运用直接形容和外貌描写展现主要通过环境描写、简洁的对话、心理活动、行为描写、类比象征等间接手法展现人物性格。  关键词:《在异乡》人物刻画;间接表现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54-01  一、引言  以往对《在异乡》的叙事分析,是从叙事声音
期刊
摘 要: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的小说《接骨师之女》运用了创伤写作的手法,采用创伤的回避、展演和安度的叙事线索成功地向人们揭示了主人公所经历的深刻家庭创伤和战争创伤。这种叙事方式与小说中人物冲突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茹灵从回避创伤到安度创伤的历程,也是小说中她和女儿露丝之间的主要冲突得到解决的过程。  关键词:谭恩美;《接骨师之女》;创伤;回避;展演;安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山区农村公路的具体特点,结合山区农村公路的地形条件,对小半径弯道、连续弯道、视距不良、长大纵坡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村公路的行车安全进行分析,并在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此外,本文也对险要的路侧环境对山区农村公路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农村公路;弯道半径;连续弯道;视距;长大纵坡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05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日常学习、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从定义、语言结构、上下文三方面切题,分析了“以”字介、连词性的归属问题,旨在对学习和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介词“以”;连词“以”;句法特征;语言结构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68-02  古汉语中的“以”兼类较多,用法颇活,特别是用作介词和连词时,争论较多。有时对同一类型句子中的
期刊